分享

清风明月我

 心然的原香 2022-10-13 发布于湖北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当这个秋天刚刚踏着季节的门槛,微一露头时,我心思雀跃,急于像大汗淋漓的人甩衣服那般洒脱地甩掉夏天。然后,我又一愣,在心里捕捉到这样的句子:

夏天走了,秋天就真的好吗?总是在对未来的畅想之中否定当下的好。人世间很多事情,是有时间和岁月的酝酿,才变美的。也就是说,你若只责怪时间无情,老去容颜,丢掉过往,那证明你还没有成熟,没有发现季节的美妙,时间的有情

当大家都在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开始反反复复地思考:每一天每一季,都有收获。而为何,只有秋天,被定成收获的季节……

秋天,最能发出声音的是落叶。窸窸窣窣,飘飘洒洒。秋天,最安然静美的是色彩。红绿黄橙,五彩斑斓 。秋天的风利,摧枯拉朽。秋天的雨小,缠绵悱恻。而这样的物象,其它季节也是有的呀!

眨眼间,又过了一年。这样的流年如光,在嘴边,或许就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可是掂起来看,四个季节的交替,365天的流淌。花开花谢,雨雪纷飞,叶长叶落,月缺月圆……沉甸甸的。

添了几根白发?刻了多少风霜?感伤,但无暇顾及。这是我无法左右的变迁。挣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是我的羞愧,自己尽力回避。我只能问,这一年里,自己收获了多少?像一位农夫,站在田边。

有时,我诅咒自己,写这些文字有什么用?它无语沉默。到了问收获的时候,总又是它,给我慰籍。文字里,明明白白的,是我的时光印记,是我的进步阶梯。有情感,有思想,有琐碎,有我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感悟到的一切。林林总总的叠加,就是这一年最好的收成。如同眼前的秋天,树林里飘来醇香,眼睛里掠过斑斓。景不醉,人自醉。

星星点灯,文字作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几天,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浮生六记》里的一句诗,沈复记录的,夫人陈芸的句子:“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秋风来了,吹走人体的水分。皮肤干枯,缩紧,如大自然一般萧条。秋天来了,头发脱落得厉害,头仿佛小了一圈。瑟瑟寒意,打个哆嗦,抱紧双臂。可不是吗?人小了一大圈。秋侵人影瘦。可见陈芸心思之细腻,胸中之风雅。

“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豆绿成荫。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

这是一首扁豆诗。开始,我不明白,夜夜寒虫,金石声,成一句话,是一种怎样的关联?早读欧阳修的《秋声赋》,明白了。夜里,秋风触物,铮铮咚咚,像是金属互相撞击。文里说,秋季,是大自然的执行法官,代表军事现象,在运行上配属于五行的金。

秋虫唧唧伴着秋风摧枯拉朽,一架扁豆开着花,散着叶,匍匐在房顶……

我猜测,这首诗的作者明人王稚登,一定很迷恋欧阳修的《秋声赋》,所以才有这样的意象搭配。

下午,突然想起家里有个短缺,得去一趟超市。

出门,路过五金店。几只小猫挤在高高堆着的货物上睡觉。突然记起凌晨的梦境。梦里,很多只小狗围着我。仅此。所谓的千古之谜,对于个人,也时时发生。

下雨了,撑起伞。伞下行走的我,自言自语起来:再富丽堂皇的家,也会躺着一把破伞。不是来不及更换,而是这伞破得太快。再谨小慎微的人,也会弄丢过伞。不是你不小心,而是它特别爱做客。

从超市回来,提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看见落叶,想起秋叶之静美。看见天空,想起人在高处的自由。遇见一个刚买了新房的熟人,对着他的背影,我偷偷说:一个人,并不是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玩好才幸福啊!

工作挣钱,买新衣服,买好吃的好玩的。到头来却发现,那最快乐的东西,根本不用钱买。若没发现这一点,就表示,你还没有享受到那极致的快乐。

对于我,极致的快乐就是苏子说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人生,其实就是忍受平凡琐屑的分分秒秒。所谓的幸福,极短极短。智慧,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忍受那些分秒。你若渴望身心整天饱胀幸福,那一定是个傻子。即使在最幸福最忘情的时刻,你其实也在感伤这种感觉渐渐逝去。

进家门,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千万别理我,我要记点东西。

像母鸡,夸张着身躯咯咯咯咯摆进家门,奶奶见了,撒一把米。它看一眼,顾不得吃,径直往鸡窝里跳。

“事如春梦了无痕。”记下刚刚在路上的所见所感,心里踏实了。

厨房里,我一边切菜。窗外,天色苍茫。不知怎么地,有几句关于生死的句子冒出来:我感觉,自己活着,却已经死了。我感觉,我拥抱着世界。而世界上没有我。

魂是一个人的内核,来无影去无踪。写字的人,可以表达灵魂。

我很清楚,这不是悲观,而是透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死是可以学的。多年的阅读和表达。我发现,自己在学着生,更在学着死。

秋光寂寂一个人翻着闲书,读读木心,想想尼采,看看川端康成,又读到希里思穆提。瞬间,觉得不对劲。拿开书本,打开衣柜,把里面的衣物翻出来。一件一件整理,叠好。

生活,既要在书本里寻找,也要在生活中苟且。远方和眼下,是联通的,如织布的梭头。

心思悄静下来,才发现了自己的矫情。很多观点,并不是绝对,而是主旋律,也或者“中庸”。虽然其它季节也有收获,但到底,秋天的收获最多最广。就像属于秋天的落叶,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等等意象,在秋天的大自然里,感触最深。

只是说,随着年龄渐增,对季节,不敢再有偏爱。而是,每一天,都好。

陈艳萍,笔名心然,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由写作者,出版了散文集《故乡的女儿》,有个人自媒体公众号《心然的原香》。一味写文章,也需谋生计。朋友们,需要写文章,需要写文案,需要写传记,需要心理咨询,需要购买《故乡的女儿》,可联系我。有合适的事情,可邀我合作。有很多文字,想要出版,愿意帮忙的朋友,请联系我。谢谢。电话:17762570121。微信号:心然,15818820884。

《故乡的女儿》是一本散文集,非常适合孩子阅读。既在孩子心里根植乡愁,也可作为写作文的素材。

全书分六个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全九十三篇文字。

我用谈家常式的行文风格,说故乡的风俗、风景、风物、食物、人情、地理。其实也没有分开,每一篇描写物的文字里都有人,每一篇描写人的文字里都有景 ,而情,那更是必须的,旋流在我的每一个文字里。

谁不念儿时?谁不忆故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