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上世纪三十年代傣族人的生活情景,妇女劳动男人享清福

 泊木沐 2022-10-13 发布于辽宁

这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照片。这组老照片的拍摄者是著名民族学家江应樑教授。江应樑是云南大学教授,为了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习性和文化,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深入到傣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真实再现了当年傣族人的生活状况和日常生活情景。各位网友,一起来围观吧!

图为傣族妇女正在洗东西。从这张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正在用土陶罐装东西,注意看,这位妇女穿着黑衣服,上头缠着黑布,小腿上打着绑腿。这是结了婚的中年女性的装扮。一般来说,傣族妇女随着年龄增大,衣服的颜色便由浅变深。未结婚的少女,衣服都是白色。

图为正在田间劳动的傣族妇女。傣族是一个特别勤劳的民族。但是,有个有趣的现象,外出劳动的往往是傣族妇女,在家带孩子、喝酒的往往是男子。所以,从这些老照片上,我们看到很多在田间地头干重体力活的人,往往是妇女,而不是男子。

这是在街上摆小吃摊赚钱的傣族妇女。一张小桌子,几只小桶,简单的碗碟,再撑一把竹伞遮阳,一个简单的小食摊就摆好了。这些傣族妇女十分勤劳,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图为傣族街头的小吃摊。从照片上看,这样的小吃摊十分简陋,小屋是用茅草搭成的,地面凹凸不平。就是这样的小吃摊,就能支撑一个家庭的用度开支。

人们用两头水牛来运送木柴。水牛是用来耕地的。用两头水牛并排拖运东西,这种方法并不常见。

图为傣族人家正在杀猪。傣族人杀猪方法独特,他们把猪杀死之后,用茅草燃起一堆火,把猪身上的毛全部烧掉,之后再进行刮洗。这种方法,在今天的白族地区还能见到。

笔者感言:1937年,中国大地战火纷飞。但是,在西南边疆地区,由于这里山高林密,仿佛是世外之地,人们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是没有战火的侵扰,反倒使得这些地区的人生活在平静之中。各位网友,看了这些老照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