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乌军第36独立海军陆战旅遭俄军全歼,连正副旅长都做了俘虏,可谓名扬天下。一个多月后,乌军海军陆战队的另一支主力部队——第35独立旅也在所谓的赫尔松六月大反攻中再遭重创,被歼灭一个营,连旅长也引咎下狱。笔者今天就来介绍下这个番号比第36独立旅靠前,成立时间却晚了好几年的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 ![]() 身穿海军礼服的第35独立旅官兵 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于2018年5月24日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第D-322/1/9dsk号联合指令在敖德萨州的达赫内村组建,9月21日,新到岗的旅长米科拉·德米特罗维奇宫·波利斯(Микола Дмитрович Палас)签署了他的第一份在任行政命令——将当日列为该旅成立纪念日。波利斯上校出生于1980年,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中曾被俘,担任过第25空中突击旅副旅长。 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在原第137海军独立陆战营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并收编了原属的第18独立海军陆战营和第88独立空中突击营等部队。该营由参加过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种部队老战士克列普琴科上校组建于2015年11月,曾参加过多次欧美友邦组织的海上两栖联合军演,广受好评,但所谓中看不中用,其主力基本没怎么参加过实战考验。 ![]() 第137独立营官兵 第18独立海军陆战队营的前身则是成立于2014年5月的第18领土防卫营,主要由来自敖德萨地区的420名志愿者组成,当时装备有18辆装甲车。该营曾在马里乌波尔承担道路设卡检查和挖工事的任务,同样没有多少实战经验。2014年11月该营被第28独立机械化旅收编为独立摩步营,2018年又因地利优势被改组为海军陆战营,并加入第35独立旅的序列。 第88独立空中突击营的历史则十分复杂,其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943年12月的苏联红军第13近卫空降师,次年10月改称第98近卫空降师,二战结束后该师曾被部署到远东地区,1969年转移至乌克兰博尔格勒。苏联解体后,该师被俄罗斯、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瓜分,由乌克兰继承的该师残余单位曾拟于2010年组建第12独立机械化旅,但最终因预算不足而被缩编为一个空中突击营。 ![]() 第88独立营官兵 除了下辖的三个作战营外,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还拥有一个装备有T-80坦克的坦克营和一个混合炮兵集群,就装备上来看该旅要明显优于第36独立旅,说明乌克兰方面对其还是蛮给予厚望的。该旅成立后曾被派往马里乌波尔执行对峙任务,但没有参加什么战斗,只是与顿涅茨克武装进行了零星的互相炮击,两名年轻士兵在炮击中阵亡。 2020年8月,时任乌克兰总统泽联司机宣布授予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以“米哈伊洛·奥斯特罗拉茨基(Mykhailo Ostrogradsky)”的荣誉称号,奥斯特罗拉茨基于1862年出生于波尔塔瓦的一个哥萨克家庭,1887年加入沙俄海军陆战队,一战期间曾指挥分舰队在黑海和多瑙河口作战。苏俄内战期间,其曾试图将黑海舰队移交给乌克兰独立势力,但没有成功,最后于1923年客死于罗马尼亚。 ![]() 奥斯特罗拉茨基 虽然没参加过什么实战,但因为在与欧美友邦的联合军演中表现不错,旅长波利斯上校得以于2021年11月成功升任海军陆战队副司令,旅参谋长尤里·安德烈延科(Юрій Андрієнко)上校接手部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尤里上校表示,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在以加拿大教官为首的北约军事代表团的训练下战力充沛,一旦上战场必然能把俄军打得屁滚尿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武装力量在乌克兰东部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际,率属于俄黑海舰队第22军的岸防第126旅、空突7师从克里米亚北上,直扑赫尔松地区。当地乌军见敌人来势汹汹,自身装备又差,便直接退入邻近的尼古拉耶夫州。此时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正在敖德萨海岸一带整训,准备迎接夏季的新一轮联合军演,所以没来得及去回去救援。 ![]() 第二任旅长尤里上校 待敖德萨地区局势稳定后,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便一直据守在尼古拉耶夫州,与占据赫尔松的俄军作正面对峙,随着乌军各路预备役增援部队的加入,在当地的乌军数量也如滚雪球一般扩大,计有第80独立空中突击旅、第60预备机步旅、第5预备坦克旅、第124领土防卫旅和国民警卫队第21作战旅,数量是对面俄军的两倍多。 不过看番号就知道,这一大帮挂着预备、领土、警卫队名号的部队大部分都是能看不能打的杂牌部队,所以虽然占着人数优势,但乌军也不肯轻易出击,免得一打就全白送,只是不断用大喇叭重复着要“反攻赫尔松”的论调。然而这好几万不事生产的青壮年的吃穿问题,无疑也成为地方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 ![]() 第18独立营的装甲分队 为了向地方父老乡亲作个交代,5月底乌军终于熬不住开始有大动作了。考虑到杂牌部队不堪一击,那么这次反攻只能由作为精锐正规军的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来主导。反攻一开始,该旅打得倒还是挺像模像样,在渡过因古列茨河后,成功占领了河南岸的达维季夫布里德居民点,一时间,国际舆论也热闹非凡,认定这预示着南线乌军大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 然而在赫尔松的俄军使用的却是弹性防御战术,即面对乌军的进攻首先稍作退却,但乌军窜入口袋后,一方面动用强大航空兵阻击其后续梯队跟进,一方面则在强大炮火支援下从两翼向入侵之敌挤压。窜入口袋的乌军第18独立海军陆战队营果然中招,在俄军炮火猛烈打击下有80多人被当场打死。 ![]() 第18独立营营长德杜加 一般指挥官遭此打击,肯定就先溜了,但该营营长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德杜加(Сергій Миколайович Дердуга)偏偏不信邪,又纠集了一伙残兵败将企图负隅顽抗,结果在6月3日与俄军激战中身中数弹,当场阵亡。虽说该营在撤退时丢下很多官兵遗体,但警卫官兵们还是拼死将营长的遗体给带回去了。 由于乌军现在使用的是扁平化指挥模式,旅长、营长坐镇后方遥控指挥,手下人冲杀在前,因此除非像第36独立旅那样被完全包围,否则我们现在很少看到有打死或俘虏乌军旅长、营长的消息,所以这回德杜加营长在战场上被打死,也是个非常不得了的新闻。旅长尤里上校也因此次失利而被解职,虽说他只是个背锅侠而已,毕竟这反攻不是他一人能说了算的。 ![]() 乌军为德杜加少校举行葬礼 德杜加少校于1983年出生于文尼察的扬皮尔,2001年入伍服役,后考入敖德萨陆军学院,毕业后担任连排长,2014年9月因为在东乌冲突中表现突出而被授予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三世勋章。2019年,从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国防大学结业后,德杜加担任第18独立海军陆战营参谋长、营长。遗体被带回去后,文尼察地区政府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不消说,这次反攻赫尔松失利后,乌军尼古拉耶夫集团暂时得消停一段时间,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反攻主力第35独立海军陆战旅,受此严重损失,估计得更趴窝一段时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