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乐万象| 千古大师与千古英雄《霸王卸甲》

 周原樵翁 2022-10-13 发布于北京



《霸王卸甲》  演奏:吴玉霞

《霸王卸甲》  演奏:刘德海

国乐万象| 千古大师与千古英雄《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 》琵琶演奏: 刘德海

《霸王卸甲》郝贻凡琵琶曲欣赏

吴蛮《霸王卸甲》中央电视台民族乐器大赛琵琶第一名1989年

何祉谊琵琶曲《霸王卸甲》如诉如泣,令人愁肠欲断


中央民族乐团199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    霸王卸甲  

章红艳/夏小汤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

章红艳/邵恩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好听到爆!

林石城   《霸王卸甲》

马益民琵琶曲《霸王卸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琵琶大师吴玉霞演奏《霸王卸甲》

一曲《霸王卸甲》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琵琶《霸王卸甲》吴庭棻

朱宏波老师演奏《霸王卸甲》,自带一股霸气

杨靖老师琵琶演奏《霸王卸甲》


陈音老师琵琶演奏《霸王卸甲》

琵琶独奏《霸王卸甲》刘德海改编 赵毅帆演奏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战略决战,在刘邦军师张良的运筹帷幄之下,战争最终以刘邦大获全胜而终,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率领二十八骑杀出一条血路逃到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多少年来无数戏剧、音乐都在谱写演绎着垓下之战中的故事,围绕着楚汉之争和垓下之战,诞生出了两首名震天下的琵琶曲,一首是谱写刘邦得胜之师的《十面埋伏》,另一首是谱写项羽悲壮英雄的《霸王卸甲》。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的乐谱,最早均刊载于1819年华秋苹所编的《南北秘本琵琶谱真传》,通过乐谱集的记载可以得知《十面埋伏》是北方的代表大作,《霸王卸甲》更偏向于南方,这也体现出南北音乐的差异和对垓下之战描写的看法。


《霸王卸甲》是著名的古代琵琶大套武曲,多少年来,许多琵琶艺人都对《霸王卸甲》有过自己的改编与创作,每一位艺人的演绎和思想感情都有区别,如今,最为熟知,传播率最广泛的要数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改编的版本,同时在乐曲的情感和侧重点上,刘德海先生有着区别于其他人的独到看法。

古往今来,很多艺术作品,在刻画霸王项羽时都是以一个英雄、一个类似神的角度去描写,虽然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但民间多的都是对项羽勇猛、无畏、果敢的赞扬,在刘德海先生改编之前,《霸王卸甲》更多是描写点将、排兵、战争以及项羽的虽败犹荣。为此,刘德海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人”的视角去描写项羽,在他的《霸王卸甲》中,项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会因为战败而悔恨,会因为与虞姬的诀别而难过,乐曲更多的表达了项羽作为人的情感变化。

刘德海


说回乐曲,琵琶相对比古筝、竹笛等民乐时,有着更好的细节表现,刘德海先生在改编《霸王卸甲》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用琵琶细节强弱情感的变化,结合戏曲当中的部分技巧,将乌江自刎时的内心面面俱到的表现出来。

在乐曲的前半段,刘德海先生对营鼓、升帐、点将等正面战场描写做了部分优化,保留了之前《霸王卸甲》中精彩的一些部分,抛弃一些过于繁杂的乐句,具体演奏的细节情感上做出了一个合理的制定,修改了许多微小的技巧、强弱,更加突出项羽英雄的角色,在乐曲的高潮部分使用了极其微弱的慢轮弹奏,打破了乐曲“逢高潮必强”的定律,用弱的力度体现项羽战败之后逼入绝境的内心。

后半部分,乐曲着重刻画项羽自刎前对战败、对虞姬的复杂内心,用旋律去表达那种肢体动作、语言描述不出的情感,直白的展现出项羽此时的心境,也留给了听众无尽的想象空间,让听众结合音乐去体会,解读霸王心中的那份脆弱,那份不舍。



何为大师,一次对乐曲的改编就能让人们对乐曲有了更多的思考,无论多少文字都无法概括乐曲的深度。“六十六年琵琶行,边走边回头,无始亦无终”刘德海先生千古,继承先生遗志,你我皆是爬坡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