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徐浩岑 上幼儿园之前,家长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哭鼻子,会不会不听话,会不会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但一个月过去,这些担忧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常是另一个“大难题”——尿床。除了担心孩子会因为尿湿床单而着凉,很多爸爸妈妈还怀疑孩子会不会得了小儿遗尿。下面为大家解答小儿遗尿的相关问题。 何为小儿遗尿症 一般认为5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3个月以上,才可诊断为遗尿症。如孩子偶尔尿床,家长不必过分担忧。 遗尿症作为一种儿童临床常见疾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夜间尿床,不同年龄不同病因的患儿尿床的频率和发生时间也不同。尿床频率可以从每周1次到每周7次(天天尿床),可以是每晚1次、2次、3次,甚至每晚5~6次不等;尿床的发生时间可以是入睡后1~2小时,也可以在凌晨5~6点快起床时;遗尿的量也有不同,有的仅仅尿湿内裤,有的则将床垫都湿透。 小儿遗尿发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遗尿的病因多为肺、脾、肾虚损,或心肾不交、肝经湿热下注等。西医认为,遗尿的发生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睡眠中枢觉醒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疾病常常会伴有遗尿,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便秘、隐性脊柱裂等。 中医治疗方法多 小儿遗尿的一线治疗方法以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为主,但因复发率高、起效时间长等缺陷而不容易被接受。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许多独特方法,包括中药汤剂内服、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艾灸、针刺等。此外还要通过基础治疗来调整,如生活指导、行为治疗和心理疏导。 中药汤剂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小儿遗尿专科门诊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针对虚证遗尿多以温补下元、健脾益气为基本原则,常用菟丝子散、补中益气丸、缩泉丸等加减治疗;实证遗尿则以清肝利湿、消食和中、开窍止遗为治则,常用龙胆泻肝汤、导赤散、保和丸等加减治疗。如夜间不易唤醒、尿后不知,常在上述方剂中加石菖蒲、远志以醒神开窍止遗。针对睡眠觉醒障碍的患儿,也常辨证运用温胆汤进行治疗,使睡眠中有尿意时觉醒排尿,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耳穴压豆 耳穴取穴膀胱、肾、肺、遗尿点等,1周2次,双耳交替进行,每次按压2~3分钟。 艾灸 取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中极(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行艾灸治疗,起到补肾固摄的作用。 穴位贴敷 选取关元、膀胱俞(位于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阴交(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当胫骨内侧缘后方)。 针刺 腹针常用穴位是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下脘(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气海(位于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关元,以引气归元。每周2次,每次留针半小时。 生活指导 规律作息,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注意避免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且宜少盐少油,清淡饮食。饭后不宜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应尽早睡眠,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包括粥汤、水果、牛奶、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行为治疗 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睡前排尿的好习惯。建议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定时排便,伴有便秘症状的儿童应积极治疗便秘。患儿及家长可以记录排尿日记,并设计奖励机制以鼓励患儿。 心理疏导 家长及患儿应正确认识遗尿症,家长积极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用鼓励代替责备,减轻孩子对疾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遗尿的信心。 编辑|徐婧 审核|马骏 朱蕗鋆 |
|
来自: 爱连说y3kufity >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