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径2.4公里!航拍:海南海口有一巨幅“太极图”,怎么形成的?

 有趣探索 2022-10-13 发布于安徽

2022年10月13日,我国央视网发布一组航拍图引起了众网友的注意,航拍:在蓝色的大海中有一巨幅“太极图”,太极图的一半是土黄色的土地,而另一半则是蓝色的海水,它被一层土黄色边框包裹着。

这幅“太极图”看似是圆形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形,根据卫星地图上的标尺工具测量所得,这幅“太极图”南北方向直径约为2.4公里,东西方向直径约为2.29公里,直径差约为0.11公里,即110米。

海洋中有这样的一幅“太极图”,相信很多人会在想,如果它是自然形成的,那就太奇怪了,相信每一个人都要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这幅“太极图”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一座人工堆积而成的小岛。

这座人工小岛位于海南海口市西海岸附近,名为“南海明珠人工岛”,南海明珠人工岛位于琼州海峡,距离海口市中心约为13公里,它与海口一座长达数公里的长桥相接,距离美兰国际机场约27公里。

南海明珠人工岛是海南为了积极推动旅游业应运而生的产物,南海明珠人工岛工程始建于2014年2月20日,现已完全建成,总面积约460公顷,其中填海造陆面积约266公顷,相当于371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那么这个如同太极图一般的人工岛是怎么形成的呢?要在汪洋的大海中造一座长期人工岛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简单地把从海洋中挖的泥土和沙土堆积一起就行了,岛屿最重要的是要抗住潮汐力。

不过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和隧道建设技术的快速发展,完全能造出一座永久性的人工岛屿,建造人工岛屿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第一步建造止水构筑,将多个巨大的圆铁筒插入海洋中,圆铁筒重达数百吨,一端插入海底,另一端伸出海面,抽掉铁桶中的所有水,清理掉淤泥,然后往前桶中贮砂或混凝土,给人工岛打好地基。

地基打好之后,周围再增加隔板,隔板之内的所有区域填充物可以是船只从海底捞起来的泥沙,当然造到的填充物不全是泥沙,中间还要加入大量的石块,石块间缝隙可以用来挤压置换和排水,可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大型运沙船或吹沙船不断地往岛内开始填砂,最终才造出一座人工岛屿,为了增加人工岛屿的寿命,往往还要在岛屿周围增加一层厚厚的混泥土,阻止海浪对岛屿泥沙的冲刷,要知道海洋的潮汐力极强。

南海明珠人工岛项目斥资50亿元,花这么多钱造一座人工岛有什么用呢?当然是为了打造一座旅游型的小区了,海南将会在这座岛屿上建造大量建筑物,用于休闲和娱乐,预计2027年左右建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