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屑病患者的脉象,都有什么特点?

 摘录中医 2022-10-13 发布于吉林

Image

Image

赵炳南(1899—1984),中医皮外科专家。 

赵炳南是我国现代中医皮外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通晓中医经典著作,博观古今而约取,厚积德才而薄发。他继承前人、勤于实践、终身学习、善于思考,尤善吸取百家之长和研究创新。创立了中医皮肤科疾病辨证论治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湿滞”、“顽湿”、“血燥”等学说;研发了拔膏、熏药、黑布药膏等独特疗法;创立了清热除湿汤、凉血活血汤、全虫方、除湿丸、润肤丸等名方。擅长治疗恶疮、痈疽、顽癣、瘰疬、瘘管等疑难顽症。晚年则专门致力于皮肤病的治疗与研究,整体治疗观在临床治疗中更加突出,治疗皮肤病的经验炉火纯青。

著有《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和《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这两部著作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皮肤科辨证论治体系,是现代中医皮肤科学的奠基著作,也是反映赵炳南学术思想的标志性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一书全面翔实地辑录了赵炳南的大量临床病案及经验总结,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先后参加《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手册》《实用皮肤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编审工作,对我国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为祖国中医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皮肤病是否反映在脉上?

银屑病是否反映在脉上?

依张苍教授个人看法,是需要分情况讨论的。在外感状态下,人的整体状况反映在脉上,皮损不是急主要矛盾,不会影响脉。

在内伤状态下,皮损微乎其微,湮没在整体的背景里,也不会反映在脉上。只有在杂病状态下,也就是只有突出的皮损,没有突出的整体异常,此时,脉象可以用来解读银屑病的病机。

这种解读是从邪气的角度,在基于皮损的气血津液辨证体系下进行,评估的是气血津液异常积聚的程度。

01
虚实脉在银屑病临床的意义

脉当取太过不及,这是平脉的大纲。太过祛邪,不及扶正。虚实是太过不及的直接表现。

(1)虚脉

虚脉的脉象为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亦是无力脉象的总称。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不足,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软弱无力。

虚脉的实质是正气的虚弱,反映了患者不足的功能状态。可见于其他原因致正气损伤的患者,同时罹患了皮肤疾病,如一位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患有银屑病。

皮肤科临床,虚脉主要见于银屑病内伤状态下的迁延期。

(2)实脉

实脉的脉象为三部脉举按均充实有力。亦是有力脉象的总称。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充足,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脉管宽大。

皮肤病急性阶段往往见实脉。实脉又需根据具体脉象分析属于湿、瘀、火毒哪种邪气类型。

另外,平人亦可见实脉,这是正气充足、脏腑功能良好的表现。平人实脉应是静而和缓,与主病之实脉躁而坚硬有所不同。

银屑病临证中,实脉可见于血热证及一些青壮年患者,既表示邪气有余,也表示人体功能尚有抵抗邪气的能力,若同时脉有胃气,则是预后良好的指示。

02
浮沉脉在银屑病临床的意义

浮沉提示正气与邪气斗争的部位,同时提示祛邪的方便路径。浮而有力可能需要考虑发散,沉而有力可以考虑泻下。浮而缺乏和气,需要潜阳;沉而缺乏活力,需要温阳益气。

(1)浮脉

浮脉的脉象特征为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可理解为“浅脉”,形容为“浮如水漂木”“浮如水上负轻舟”。

其脉象特征是脉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浮脉为阳脉,《黄帝内经》称为毛脉,在时应秋,在脏应肺。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

皮肤病若见浮脉,多为新病,表示疾病初起或病邪较轻、较浅。表证并不仅仅指外感,中医的“皮肤”本身就是“表”,再见有脉浮,即可以用疏风解表的方法来治疗。银屑病新起若切诊脉浮紧,为表寒,宜散寒解表;脉浮数,为表热,宜清热解表。

(2)沉脉

沉脉的脉象特征为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显现的部位较正常脉深,故可理解为“深脉”。其脉象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皮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力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这是因为沉脉脉气沉,脉搏显现部位深沉所致。沉脉为阴脉,

此脉象可见于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脉沉而无力为气血虚乏,无力升举,可见于银屑病红皮病的慢性迁延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