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广西百色黄廷斌:水牛

 视觉作家李承骏 2022-10-13 发布于广西

●扫码关注我们●

『百色作家』不仅仅

|讲述“百色故事”|


【作者简介】黄廷斌,广西百色靖西人,现在百色打工,爱好文学创作。

散文

水牛


广西百色·黄延斌


文本

黄廷斌

小时候,我家里养过一头大水牛,它长着黑褐色的皮毛、圆滚滚的肚子、弯弯的犄角、黑亮的眼睛,看起来很温驯的样子。
对农村家庭来说,水牛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还有“一头牛,半个家”的说法。我家有几亩薄田,种植的基本是玉米和水稻。收完玉米种水稻,收完水稻种玉米,如此反复循环。但不管是种玉米还是种水稻,都需要犁田、耙田,这些农活单纯靠人干不了,样样都离不开水牛。在我的儿时记忆里,父亲总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喂饱水牛,然后扛着犁铧赶着水牛下地干活。有好几次,我到地里给父亲送水送饭,看到水牛拖着犁铧低头前行,父亲在水牛后面扶着犁铧,父亲的身后是一道道被犁铧翻起的土块……水牛很通人性,每当听到父亲吆喝声“嘿、嚯”就会拉犁前行,每当听到父亲吆喝声“喔、哇”就会转头调整行进方向。犁田是个苦力活,时间一长人和水牛都吃不消,父亲汗流浃背,水牛“呼哧呼哧”喘气。这时候,父亲会解开轭套让水牛啃食田埂的青草,自己则坐在田埂上歇息。

父亲常说,耕牛是农家宝,一定要照顾好。水牛的食量很大,父亲每天早上都要到山上割一筐野草或者到自留地里扯一捆红薯藤喂水牛,下午则将水牛放到山坡上任由其食草,晚上还要给水牛添一两捆草料。农忙时节水牛干活多较劳累,父亲则将红薯藤剁碎掺入米糠煮成稀粥喂水牛。秋冬时节天气寒冷,父亲则会在牛棚地面垫上厚厚一层干稻草供水牛取暖。乡里乡亲之间,借用水牛是常事,每次乡亲借用水牛时父亲总是一再叮嘱要注意喂食,不要鞭打水牛。可总有个别乡亲没把父亲的嘱咐放在心上,套上犁铧就猛抽鞭子驱策水牛,父亲看到后心疼不已。

在农村,放牛是每天固定的活儿。学校放假后,放牛的任务就落在了我和弟弟的身上。那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水牛,三五成群地散放在山坡上,任由水牛啃食青草或在山塘里泡水,放牛的老人们则守在下山的路口聊些家长里短,而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摘野果、掏鸟窝,或是缠着邻家叔公要他讲民间故事。傍晚时分把水牛赶回家时,调皮的弟弟经常会骑到水牛背上,水牛则始终缓慢而沉稳地走着,黑亮的眼睛里闪着温驯的光……回想起来,我童年的快乐时光中有一部分是在放牛中度过的,水牛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读大学三年级时,有一天父亲因为一些事情打电话给我。讲完事情后,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忽然说“家里的水牛已经卖掉了。”父亲告诉我,退耕还林后村里禁止放牛到周边山坡,好多人家都买了微耕机,不再养水牛了,我们家的水牛算是村里最后一头水牛了,卖掉水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明白,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水牛逐渐失去作用并慢慢退出农村生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心里还是感到非常失落……

庆幸的是,这几年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我的家乡先后建成了几个观光农场,还能在农场里见到水牛的身影。我经常利用周末时间携带妻女到农场游玩,我指着温驯的水牛,跟我两岁多的女儿说:“这叫水牛,是我们农村家庭的重要成员。”

赏析

李承骏

牛是农家宝。这句话对于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真理。黄廷斌老师的《水牛》,写实事,说实话,读着,仿佛就跟着作者回到了乡下的家,乡下的童年。(李承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