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汉阳兵工厂”碑水落石出 郑家俊与兵工厂

 人文武汉 2022-10-14 发布于湖北

202011月,“人文武汉”志愿者在汉阳兵工厂旧址(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已搬迁)内发现一块编号为第129号“汉阳兵工厂”碑,时间为民国25年(1936年)所立,入藏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顾必阶提供

20211230日上午,一块汉阳兵工厂界碑在汉阳兵工厂旧址堤外的汉江中被打捞出水,该界碑材质为花岗岩,长140公分,宽50公分,厚24公分,碑身下部左侧有缺失(损坏)。碑面正中竖向刻有“汉阳兵工厂”(繁体)隶书字样,右侧刻有“第壹贰柒号”字样,左侧刻有“中华民国**”字样,因受损部分缺失,年代不详。

对照“第129号”碑,可以推断,“第127号”界碑与“第129号”界碑为同一时期扩建时所立,时间为1936年。

韩少斌摄

今年105日,在汉阳汉江边又有一块“汉阳兵工厂界 中华民国廿四年七月立”,编号为133的地界碑,打捞出水。两块地界碑“水落石出”的地方,都在原汉阳兵工厂码头水域,今江汉桥汉江下游百米处。

三块地界碑所立时间均为1936年,此时,郑家俊任汉阳兵工厂厂长,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1926年地图上的兵工厂码头

1930年地图上的兵工厂码头

我以前曾写过一篇博文“没有枪炮,如何抗日?”,关注抗日战争在后方从事军火工业和所有工业生产的仁人志士最近,有朋友告诉我,与郑家俊有关的“链接里面文章标题有“没有枪炮,如何抗日?——简记郑家俊、俞大维,万维博客的文章”。

读家父田镇瀛民国日记,知道了郑家俊。郑家俊的孙子通过网络和我联系网友麦壳儿”胡晋鄂老师告诉我他想找我,他在我发在汉网《人文武汉》的帖子上留言,各位大侠有知道汉阳兵工厂厂长郑家俊的吗?麦壳儿看到了,我没注意

郑家俊、俞大维等人与德国专家合影照

推测合影照拍摄地

汉阳兵工厂全貌

郑家俊的孙子x传给我的一张老照片前排右郑家俊、右三俞大维,右六为俞大维的夫人陈新午、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妹妹据郑介绍,郑家俊与俞大维除了工作关系私交也很好,两人同是1897年生人,都曾留学德国。其时,各地兵工厂厂长多有留德的经历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地点1932年至1938年,郑家俊任汉阳兵工厂厂长期间,俞大维陪同德国军事专家到汉阳兵工厂考察。那时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关系不错,直到1938年在日本政府的干预下,德国专家才撤离武汉。

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督鄂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的前身)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引进的德国设备与技术,聘请德国顾问

x的父亲即郑家俊之子郑兆尧写的郑家俊生平:


鄭家俊,號點石,別號成金散人,祖籍湖南長沙。生於公元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長沙長郡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同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就讀。畢業後負笈留學遠赴德國柏林,入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深造,成為家族中開風氣之先留洋求學第一人。四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獲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及獲可以在德就業的德國國試工程師資格,但為報效國家毅然歸來。

《武汉市志·人物志》 郑家骏(应为俊)1897〜1973年(应为1976年),号点名(应为点石)。湖南长沙人。曾留学德国柏林工程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兼工务处长。1929年10月调任汉阳兵工厂工务处长,1932年升任厂长兼工务处长,1935年兼任汉阳火药厂厂长。

郑任汉阳兵工厂厂长6年,注重制度管理,改工人工资包件 制为点工制;由间接转发工资为统一直接分发;制定原材料订购、检验、入库和领用过磅制度;规定招补工人办法,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对厂内历年来官佐、领班、把头在员工中抽头克扣、营私舞弊的行为进行整顿,遂使工厂稳定,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成本降低。还添置上百台(套)制造枪弹和火药的新机器,储备了大量原材料。

1938年6月,升任湖北省建设厅技正、厅长(湖北省政府委员)。1939年任国民政府兵工署兵工研究委员会专任委员兼监察科长。1941年升任国民政府兵工署技术司长、制造司长。

1949年上海解放期间,和同仁53人共同发表《宣言》,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国民党政府断绝一切关系。

上海市政协委员郑家俊

需要补充的是,1948年,郑家俊在工矿南区当选为第一届立法委员。因其“1949年上海解放期间,和同仁53人共同发表《宣言》”,1951年,台湾方面“以奉通缉在案,并经内政部汇案函准立法院查明于第四期未报道出席,依法注销名籍。”

解放后,郑家俊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机械制造系代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参加民革。在郑家俊任汉阳兵工厂期间也有不同的声音,戴笠于1935年呈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汉阳兵工厂出品恶劣及原因”。1936年,兵工署长俞大维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汉阳兵工厂步枪退修原因系提高品质严格检验过程技术尝试之颠挫”,说明原因。

在一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汉阳兵工厂官佐简明履历表中郑家俊栏中如是记载:

阶级 简任技正三级,职别 厂长, 姓名 郑家俊,年龄 三十七,籍贯 湖南长沙, 出身 德国柏林工程大学持证工程师,略历 曾充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兼公务处长、湖北省建设厅技正、本厂副厂长、兵工署兵工研究委员会专任委员及监察科长,到差年月 二十二年二月。

郑家俊 汉阳兵工厂二十二年1933年整理概况报告

窃汉厂成立垂数十年其规模之大在斯时固不仅甲于全国即欧美各制械工场亦不是过寖至官僚政客主持厂务纪纲驰废积弊日深在上者图谋中饱在下者偷惰因循不惟风气败坏達于极点即原有设备亦多任其破坏散失致改革汉厂几均视为畏途

家俊上年二月受命接管秉承层峰意旨抱定牺牲决心竭力从事整理分步骤为三按照进行即先用非常有效手段革除积弊严肃厂纪次即改进出品减低单价再进而谋技术上之改良第一二两项在过去一年中幸有相当效果至第三项事体繁重尚待继续实施所有经过情形擬编印刊物详为纪述兹谨陈大概伏乞

宜昌大撤退图文

1931年,汉阳兵工厂因水淹停工。19322由郑家俊任厂长。5月枪弹厂复工,每月增产枪弹330万粒。并将包工制一律改为点工。工人数也较前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兵工署年度报告,汉厂该年制造步枪5,800枝。

19382月改称第1兵工厂,此时日军大举进攻,步步进逼武汉。年初,在郑家俊厂长领导下,汉厂一面加紧生产,一面派人到湘西辰溪勘定新厂址。5月,兵工署通知兵工、火药两厂全部西迁。6月全厂两万多名职工、家属和全部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厂房的钢架、钢窗、铁地板等全部拆卸装船,于6月底迁移完毕,原厂址夷为平地。此时,汉阳铁厂搬迁动作迟缓,省政府任命郑家俊为汉阳铁厂厂长,加快拆迁步伐。

鉴于郑家俊卓越的领导组织能力,湖北、武汉工厂西迁任务繁重,郑家俊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1938年6月—1939年6月),领导、组织湖北省属工厂西迁。

西迁后,汉阳兵工厂解体,汉阳兵工厂改成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汉阳火药厂改称兵工署第二兵工厂。迁到湘西辰溪后,又奉令继续西迁至重庆。未能迁渝的枪弹、机枪、手榴弹、机器等分厂并入第十一兵工厂。制枪厂并入民国军政部兵工署第21(当时在四川重庆,原南京金陵兵工厂),继续生产88式毛瑟步枪,为了区别这两种步枪,21厂生产的88式在枪的节套上刻有汉式二字及21厂厂徽。21厂于1943年停止制造88式毛瑟步枪和马枪。

郑家俊任汉阳兵工厂厂长长达6年,是最后一任汉阳兵工厂厂长。也是汉阳火药厂最后一任厂长。1938年还兼汉阳铁厂的厂长,也是汉阳铁厂最后一任厂长。武汉沦陷前这家工厂都撤迁了,搬不走的炸毁了。抗战胜利后,汉阳兵工厂有部分回迁,但名称上已不叫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一去不复返,留在了重庆。

说起来,郑家俊是我的父亲的领导,当然也是同事父亲1938105日由第九战区司令部调到建设厅任技正,技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总工程师吧,其时郑家俊是厅长,还在汉口洞庭街办公日军迫近武汉,湖北省政府大部已西迁宜昌,省建设厅一干人马留在武汉,在郑家俊领导下,忙于省属工厂撤迁,父亲负责武昌修船厂(武昌造船厂的前身)和武昌水电厂的撤迁,这些资料都保存在湖北省档案馆。

郑家俊的孙子、曾孙为其扫墓

我问x(已移民美国,现在上海工作),怎么想到找我,他说,他的一个在美国的堂姐,在汉网上看到我的文章(就是前面说到的帖子),提到他们的爷爷。网络无国界,地球村的人都可以看到。我写东西纯粹消遣,就像大妈们喜欢跳舞、很多人喜欢打麻将样,没想到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阳铁厂大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