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望珍基础知识

 灵兰小草 2022-10-14 发布于山西

主讲:耳医学苑 丁玉峰

编辑:灵兰小草

一、耳穴望诊的操作手法

 术者两眼平视,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耳郭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依耳郭表面解剖结构仔细寻找“阳性反应”。 发现疑有阳性反应存在的耳穴后,用食指或中指顶起该部,拇指对其上推、

下拉、外展,由紧而松,由松而紧,仔细辨认阳性反应的性质与部位,双耳应对照观察;发现皮下或皮内可疑结节、条索隆起等病理反应时,可用拇指和食指捻、按或用压力棒前、后,左、右触诊,辨别其大小、硬度、可否移动、边缘是否整齐、有无压痛;观察三角窝、耳甲艇时,应借助中指顶起耳郭并用探棒拨开耳轮或对耳轮下脚,以便充分暴露望诊部位。

二、耳穴望诊注意事项

1、检查前须熟悉耳穴的定位与分布规律。

2、视诊前切忌擦揉、洗浴耳郭。如耳郭凹陷部位有污垢,宜用干棉球轻轻沿同一方向拭净,以免消除阳性反应,影响视诊的准确性。

3、视诊时光线应充足,以自然光线为佳,耳郭采光取正面位置,对不能配合的危重患者可将电筒放在耳郭的背面做透光诊察。

4、视诊时力求排除假象。常见的假象有痣、疣、小脓疮、冻疮瘢痕等,鉴别时可结合其他耳穴诊断法。

5、耳郭上的阳性反应还与气候、出汗程度有关。春夏季耳郭皮肤偏湿润,容易见到充血;秋冬季较干冷,耳郭皮肤干燥,由于血管收缩而致苍白,甚者因受冻而呈紫红色。此外,皮脂腺分泌旺盛者,耳郭油润;从事露天作业、日照较多的人,耳郭皮肤的色素沉着和角化都比较明显,分析时也应注意。

6、婴幼儿耳郭血管清晰,应与阳性反应相区别。

三、耳穴望诊的具体内容

1、颜色改变

  颜色改变(约占50%) 正常耳郭色泽同颜面皮肤一致,女性多因长发遮耳而使耳郭肤色较为白嫩。

1)红色反应:

①淡红,见于血虚、疾病初起、慢性病恢复期;

②鲜红,见于急性炎症、痛症、热证;

③暗红,见于气滞血瘀或慢性病病程较长者。

2)白色反应:

①淡白,见于气血不足或慢性病已痊愈;

②苍白,见于气血虚弱或慢性病已痊愈;

③中间白边缘红晕,见于慢病急性发作。

3)灰色反应:

  ①淡灰或暗灰,压之褪色而不痛者,见于相应部位神经性皮炎;

  ②灰褐,色如蝇屎,压之褪色而刺痛者,有癌肿存在之可能,必须结合四诊、临床检查才能确诊。

2、变形(隆起)

  变形(约占20%) 正常耳郭形状是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及耳舟、耳轮、对耳轮呈均匀自然隆起或凹陷。病理反应的耳郭形态常有隆起、凹陷或隆凹并见等特征,多属于器质性病变。隆起:

  ①结节状(1~2个),小似芝麻、大如绿豆,突出于皮肤,如额圆形结节状隆起可能为头痛;

  ②链球状(3个以上),结节质硬,突出于皮肤,见于对耳轮体部者,可能为脊柱肥大;

  ③条索状,呈条形突出于皮肤,见于跟、膝者,常提示关节疼痛或骨质增生;

  ④片状隆起,如瓜子仁状,若见于肝可能为肝肿大。

3、变形(凹陷)

  变形(约占20%) 正常耳郭形状是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及耳舟、耳轮、对耳轮呈均匀自然隆起或凹陷。病理反应的耳郭形态常有隆起、凹陷或隆凹并见等特征,多属于器质性病变。

凹陷:

 ①点状凹陷,在“目2”可能为散光,在“内耳”可能是鼓膜内陷或耳源性眩晕;

 ②片状凹陷,如出现于“胃”或“十二指肠”,可能是消化性溃疡;

 ③线状凹陷,如构成低血压沟,可能是低血压,如构成冠心沟,一般提示心脑动脉供血不足,如构成耳鸣沟,可能是耳鸣耳聋或听力减退,如形成缺齿沟,则可认为是牙齿缺损。

4、变形(隆凹并见

  变形(约占20%) 正常耳郭形状是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及耳舟、耳轮、对耳轮呈均匀自然隆起或凹陷。病理反应的耳郭形态常有隆起、凹陷或隆凹并见等特征,多属于器质性病变。

隆凹并见:

 ①点片隆起,伴点片凹陷或线形凹陷,若在“目2”见之,可能为屈光不正;

 ②凹凸不平,皮肤粗糙增厚或似皱褶,常为皮肤病的特征;痕迹如在“内生殖器”见到,

可能是宫内节育器放置或术后瘢痕(半年后才可见到);

 ③皱褶如环状或指纹状,如在“心”见到,可有心脏异常或有高、低血压症状,在“肾”则可为慢性肾炎,在“膀胱”可能为膀胱炎。

5、丘疹

  丘疹(约占15%) 正常耳郭皮肤是无丘疹的。如果见到有针尖样大小、数目不等的点状隆起、色红或淡红、淡白或暗灰的皮疹,则考虑有妇科、大小肠、肾、膀胱、心脏、肺、气管等急慢性疾病的可能。

  白色小点或聚集样改变,在“胰胆”见到,提示可能为胆石症;在“支气管”见到,可能是支气管炎;在“脾”或“大肠”见到,可能有腹泻等病症。暗褐色如鸡皮疙瘩,常为神经性皮炎之象征。扁平密集似蚕子,可为结节性痒疹。

6、脱屑

  脱屑(约占10%) 正常耳郭没有或有很少皮屑,而且容易擦去。

 (1)白色糠皮样或鳞片状脱屑不易擦去者,属于皮肤病征象。若在“肺”“风溪”见之,可能为过敏性皮炎;在相应部位见到鳞片状脱屑者,一般是鱼鳞癣;在全耳见之,多数属于脂溢性皮炎或牛皮癣。

 (2)灰尘样或脂溢性脱屑不易擦去者,可能为内分泌功能紊乱。在三角窝见之,属于妇科炎症、带下病;在“食道”“贲门”见之,可为消化不良、吸收功能障碍;全耳郭脱屑属代谢功能障碍。

7、血管变化(扩张)

  血管变化(约占15%) 沿血管走行出现扭曲或中断,呈圆形、半圆形或条索状扩张或充盈,有时如鼓槌状、蝌蚪状、半月状、环状、海星状。若色红而有光泽为急性炎症;无光泽的暗红色为瘀血阻滞;无光泽的暗灰色为慢性炎症。

  血管扩张:如扁叶状,若在“食道”“胃”见之,可能是消化道溃疡;在“腰骶椎”见之,可能是腰腿痛。如条段状,见于“支气管”者,可为支气管扩张;若在“膝”“髋”见之,则为相关关节痛。

8、血管变化(网状)

  血管变化(约占15%) 沿血管走行出现扭曲或中断,呈圆形、半圆形或条索状扩张或充盈,有时如鼓槌状、蝌蚪状、半月状、环状、海星状。若色红而有光泽为急性炎症;无光泽的暗红色为瘀血阻滞;无光泽的暗灰色为慢性炎症。

  血管扩张:如扁叶状,若在“食道”“胃”见之,可能是消化道溃疡;在“腰骶椎”见之,可能是腰腿痛。如条段状,见于“支气管”者,可为支气管扩张;若在“膝”“髋”见之,则为相关关节痛。

9、血管变化(扭曲与中断)

  血管变化(约占15%) 沿血管走行出现扭曲或中断,呈圆形、半圆形或条索状扩张或充盈,有时如鼓槌状、蝌蚪状、半月状、环状、海星状。若色红而有光泽为急性炎症;无光泽的暗红色为瘀血阻滞;无光泽的暗灰色为慢性炎症。

  血管扭曲:如海星状,在“胃”或“十二指肠”见之,常为溃疡病;在“皮质下”见之,可能是脑出血。如弧状,在“心”出现,可能有风湿性心脏病。如鼓槌状,在“心”者,可能有冠心病。如梅花状,在“肝”者可能有肝癌,宜结合四诊,参考理化检查,才能确诊。

血管中断:血管主干充盈扩张,中间段状中断。若见于“心”,一般有心肌梗死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