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科985,读研去“双非”!名校生不顾嘲讽,只求成功上岸

 轶工坊 2022-10-14 发布于安徽

在手机上刷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名校生报考“双非”院校研究生的事情,文中提到好几个案例。比如某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跨专业考研分数不够,被调剂到甘肃的一所“双非”大学;本科毕业于天津一所“双一流”高校英语专业的女生,考研报考了上海一所“双非”大学汉语教学专业,最终成功上岸。
不管是前一位被调剂的研究生,还是后一位考上上海某“双非”大学的女生,在备考过程中均遭遇了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被别人嘲讽没本事
这也不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名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大学研究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闲言碎语,被一些人说成没本事也在所难免,但我们的求学之路不应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行就好。

1
人们把“双非”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名校研究生称为正向考研,把名校生报考“双非”大学研究生称为逆向考研。现在,逆向考研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我们经常能听到名校生到“双非”大学读研的新闻,一些“双非”高校的新录取研究生中,名校本科生的面孔也越来越多。
以湖北省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为例,该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中,有159人来自64所“双一流”大学,其中不乏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985高校本科毕业生。
还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有602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报考该校研究生,其中来自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就有96人。985大学本科生,愿意去“双非”大学读研究生,冲击力确实蛮大的
如今考研人数剧增,可是知名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并没有大幅扩招,有些高校反而缩减了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考上名校研究生的概率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导致一些名校生根本顾不上外人的嘲讽,他们低下了骄傲的头颅,选择报考“双非”大学研究生,只求成功上岸。
2
不管怎么讲,本科上的是985大学或者211大学,读研却去了“双非”大学,的确容易被一些人认为是“没本事”,而且对个人的就业也是有一些负面影响的。曾经有一位“双非”大学研究生(本科上的是部属211大学)在求职的时候,就遇到招聘单位为难的情况。招聘方揪着他的学习经历不放,觉得他考不上211大学研究生,是能力不行,所以拒绝了他。
当然,这种情况不常见,总的来讲,有研究生文凭比没有研究生文凭好。正因为如此,名校本科生也愿意降低要求读“双非”大学研究生。他们读研,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逃避就业。
读研三年,意味着能在高校这样安静的环境下继续生活三年。这三年时间,可以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思考未来,把本科四年因为迷茫丢掉的东西再找回来。如果能很好地把控这三年时间,个人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地锻炼,但如果依然糊里糊涂,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毕业了还是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3
985大学本科生去“双非”大学读研,主要与以下3种情况有关。
第一种情况: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到发达地区高校
有些名校生,所学的专业地域性太强,而自己就读的高校坐落在欠发达地区,虽然学校综合实力不错,但在本区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好工作。于是他们选择报考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至于是不是“双非”高校,就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种情况: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对考生的实力要求比较高,而且有些名校生到了大三才开始准备跨专业考研,这时他们就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了,想顺利上岸,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竞争压力比较小的“双非”高校。
对这些名校生来说,读研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走向新领域的入场券,相对于高校头衔,他们更在乎就读高校的领域影响力。
第三种情况:调剂
“双一流”大学本科生考研分数不够,被调剂到“双非”大学的情况不少见。比如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王同学,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调剂到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张一敏团队。
今日话题:你参加过研究生招生考试吗?报考的是哪所大学?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