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敏思锐见,辩就真知

 hab图书馆 2022-10-14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辩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才思和真知,如何让自己辞利辩富,“辩”出真知,“论”出灼见呢?

01

革故鼎新

张忠培是著名考古学家,有个颇有成就的学生在他面前说:“我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今后还要向您好好学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张忠培微笑着反驳说:“不要扬长避短,而要补短扬长。因为避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被动的,而扬长则是主动的,更具能动性,补短才能扬长。人如果短处多了,肯定也会影响长处的发挥。所以说,补短是扬长的前提,只有补短才能扬长,否则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扬长只能使长的更长,怎么走路?得补短,在补短的基础上扬长。从这个意义上讲,补短就是扬长。”

我们总是讲扬长避短,想方设法克制自己,避免暴露缺陷,露出短处,其实这样不仅会活得很累,也无益于克服缺点、弱点和短处。张忠培敏于思考,善于革故鼎新,将“扬长避短”新解为“补短扬长”,要义不烦,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人更加从容地认识短处,不避丑拙,去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

02

抱朴含真

一次论坛中,有人说:“我们的价值观中不应该有'钱’的影子,因为钱是需求而非追求。如果把需求作为追求,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在座的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反驳道:“喜欢钱很正常,几乎没有一个人说,'我就穷着吧,房子也不要,钱也不要’。荣华富贵是可以争取的,但你用的方式应该是文明的、道德的,要有底线,这样获得财富才是光荣的;去偷、去抢,或是用不道德的方式,那太可耻了。如果一个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简朴、简单的生活,是很让人佩服的。乔布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也一直这么要求自己。学生送了我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我很喜欢。牡丹嘛,大红大紫,一般都象征着荣华富贵,但这幅'清贫的牡丹’却是粉白中带红,很恬淡、清雅,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高攀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事业看得很重,对名利看得很淡。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是: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

王振义不羞于、不避讳谈钱,并且谈出了更新颖更有新意的观点。因为他能理性思考,返璞归真地看待问题,如果一个人不想要荣华富贵,那不可能,也很虚假,但要“正确地有道德地去得到富贵”。他还以己说法,表白了自己成为“牡丹花”后仍保持清雅的境界,也不可辩驳地证明了人的追求是可以将物质、精神和灵魂有机统一在一起,进入最高境界。

03

洞若观火

有一次,在白岩松的“白说”现场,有人再次提起学历无用论的话题,说:“学历高有啥用,××小学毕业都当老板了,他手下还有本科生呢!”白岩松反驳说:“现在这个时代,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统计数据早已显示学历的高低跟收入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不是成反比的。现在如果你要没有相当的学历、智慧、技能,很难在这个社会立足,说我没学什么反而获得很大收益的已经越来越少。但永远有这样的小概率,可是别拿小概率当常态,永远别拿小概率的事件说事。时代已经变了,人的收入是跟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你越不可替代,你的收入越高;你越可以替代,你的收入越低。你只有拿出来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你只有成为人群中不可替代的那一个,你才有可能收入越来越高。”

我们身边不乏类似案例,谁谁上了大学,现在月薪几千,过着默默无闻、平平庸庸的小日子;谁谁没上过大学,凭本事发了大财,成为商场精英,走上了人生巅峰。因此有人对“读书价值”产生了怀疑,动不动就说“学历无用”。对于这种迷惑人的谬论,白岩松洞若观火,辩见彰明,不仅给出了正确的判断方法,不要用小概率事件去掩盖大概率,而且道破了读书的根本价值,它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实现人生的最大意义和价值。

04

辩论时,很多人总是怯场,词穷语拙,词不达意,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养成善思好辩的习惯,运用一定的技巧,才能辩口利辞,生发洞见和灼见,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