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管中窥豹

 福秀成霞斋 2022-10-14 发布于山东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chū pú。亦作樗蒲,古时的一种博戏),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指竞赛的一方力量不强)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管窥”一词出现甚早。《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释义】王献之幼时能略辨博戏的胜负,他家门生认为他从管筒中已看到豹身的一些斑纹。后遂用“管中窥豹、管窥豹、豹文管窥、窥一斑、豹一斑、一豹之斑、一斑”等比喻略有所得,见识不广;不见全体,所知尚狭;或从所见部分可推知全貌。

【管中窥豹】韦庄《选唐人诗·又玄集序》:“颔下采珠,难求十斛,管中窥豹,但取一斑。” 陆游《江亭》诗:“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管窥豹】赵翼《题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旷代有东浦,孤诣戛独造,渊源溯雅骚,根柢本忠孝,读书破万卷,陋彼管窥豹。”

【豹文管窥】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落落虎豹文,义难管中窥。”

【窥一斑】黄庭坚《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仁亭》:“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蒲松龄《拟上允儒臣请镌御制诗文群臣贺表》:“窥见一斑,敢以土壤增夫高厚?校雠五夜,愿以涓滴益夫汪洋。”

【豹一斑】陈毅《由北京到广州》诗:“湘赣两省典型多,星火燎原豹一斑。”

【一豹之斑】蒲松龄《拟上征天下博学宏词亲考拣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一豹之斑,知不侔于台阁气象;千狐之腋,冀有补于藻火文章。”

【一斑】苏轼《又赠老谦》诗:“泻汤旧得茶三昧,觅句近窥诗一斑。”又《景仁和赐酒烛诗夏次韵谢之》:“万事方今咨伯始,一斑我亦愧真长。”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