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夜宿尼姑庵,深夜被尼姑拉进暗室,尼姑:别出声,有人要害你

 雨夜听荷yu 2022-10-14 发布于四川
本文为《民间故事》第一百三十二期,喜欢看民间故事的朋友记得常来!
作者:小树叶说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大名府有一位男子,名唤张泽胜,是一个药材商人。因为年轻时候的一次善举,他得到一位老者的指点,后来又在这位老者的资助之下,做起了药材生意。
在老者的引荐帮助之下,不到三年,张泽胜的生意如日中天,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张泽胜在镇上开了一家药铺,取名:泽善堂。
张泽胜没有忘恩,时常到那位老者家里探望他,他们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后来,那位老者得了一场重病,张泽胜请遍了各地的名医,还是没能医治好老者的怪病。
一个月后,那位老者病逝,张泽胜痛哭不已,后与老者的两个儿子,将老者发丧。
两年后,老者的后人因做生意,搬离了此地,至此之后,张泽胜失去了与他们的联系。
对于老者,张泽胜怀有感恩之心,若非自己的那次善行,他哪里会结识老者?若没有老者的鼎力帮助,他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所以张泽胜心存善念,乐善好施,若是穷苦百姓来店铺里看病,他向来不收一分钱,他的善行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方圆百里内,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图片


离镇子约有三十里外,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位姓王的瓦匠,娶了邻村一位姓郑的姑娘为妻。
王瓦匠老实厚道,郑氏贤惠勤快,婚后夫妻俩的生活很是幸福。
可是两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却是打碎了夫妻俩的幸福生活。
有一日,王瓦匠外出做工,在给主家上梁时,他忽然觉得头晕目眩,一下子从房梁上跌了下来,不省人事。
郑氏得知此事后,赶着自家的牛车将丈夫送往城里医治。不过,王瓦匠伤势严重,再加之郑氏没有银子看病,几家药铺都不肯帮忙医治。
随后,郑氏拉着丈夫来到张泽胜的店铺,恰巧那日他在店铺里。郑氏哭诉着说出了丈夫的遭遇,张泽胜看着昏迷不醒的王瓦匠,遂起了恻隐之心,赶忙将伤者抬起店铺,吩咐郎中诊治。
郑氏守在一旁,不停地啼哭,张泽胜耐心地劝慰着。郎中诊治后却朝着张泽胜摇了摇头,说道:“此人伤及头部,瘀血过多,怕是难以活命了,我先给他开些汤药,至于能否痊愈,就看他的造化了。”
张泽胜点了点头,而此时的郑氏哭得稀里哗啦,张泽胜无奈地摇摇头。
“老板,我身上无钱,您行行好,救救我丈夫吧,下辈子我做牛做马来报答你的恩情。”郑氏跪倒在地,朝着张泽胜哀求道。
张泽胜见状赶忙将她扶了起来:“人命关天,救人要紧,你不必担心银子的事,这些汤药你先拿去服用!”
郎中将几副汤药递给了郑氏,郑氏感激涕零,不停地感谢。随后,张泽胜与郎中一起,将王瓦匠抬到牛车上,郑氏含泪感谢,赶着牛车回家去了。从此之后,张泽胜再也没有见到过郑氏。
大约过了一年,有一次,张泽胜去外地采购药材,回来时天色已晚。他快步走在荒野小路之上,寻找人家落脚留宿。此时,天空下起了小雨,这让张泽胜十分焦急。
可是眼前尽是荒地,根本没有人家,张泽胜用衣服盖住头,一路小跑往前赶。
走了一会儿,忽然瞧见前方有亮光,张泽胜大喜,赶忙朝着亮光处跑了过去。走近后一看,原来是一座尼姑庵。
张泽胜叩响了院门,不多时,一个尼姑缓缓地打开了院门,张泽胜不敢怠慢,赶忙作揖,说道:“在下张泽胜,是一名药商。路过此地,恰逢大雨,我实在无处躲雨,恳请在此避一避雨。”
尼姑看他面善,再加之只有他一人,思虑片刻后说道:“施主,随我进来吧!”
张泽胜感激不已,说了一声谢谢,跟随着尼姑进了庵中。
“施主,这里有一间偏房,你今晚就住在这里,还请施主不要到处走动!”
“多谢,在下稍后就休息,绝不乱走动。”尼姑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了。
张泽胜进了偏房,虽然房间简陋,但摆设整齐,屋内一尘不染。张泽胜走到睡床前,宽衣解带,或许是赶路过于劳累,不久后,他进入了梦乡。

图片


“师妹,时候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还有,今晚寺庙里来了一位男香客,因为遇到大雨来此借宿的,我让他住偏房了。”那个尼姑说道。
“男香客?哪里人?”另一个尼姑询问道。
“不清楚,不过他说是药商,名叫张泽胜。”
“药商?张泽胜?难道是他?”尼姑大吃一惊小声嘀咕道。
“你认识他?”
“哦,不认识,师姐,我回去休息了。”说完,尼姑起身离开了。路过偏房时,只听里面鼾声如雷,而那个尼姑站在屋子外面并没有急着离开。
“我明早再来拜谢恩公!”说完,尼姑快步离开了。
夜至子时,外面的大雨已经停了,尼姑庵里寂静无比。而就在此时,两个黑影悄悄地潜入庵中。
“只取张泽胜的首级,我们回去领赏,速战速决,莫伤他人!”其中一个黑衣人说道。
“果然同行是冤家,李五城居然出价200两要张泽胜的性命,真是有钱人!”另一个黑衣人说道。

图片


“嘘,休要乱说!快些找张泽胜!”言罢,几个黑衣人悄悄地分散开来。而刚才他们的对话,却被那个尼姑听了个正着。
“恩公有性命危险,我要过去救他!”说着,尼姑披上外衣,急急忙忙地溜了出去,朝着偏房跑了过去。
“恩公,快随我来!”
张泽胜被这话惊醒,睁开眼睛一看,却发现一位尼姑站在窗前。
“你是谁?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张泽胜询问道。
“恩公,快跟我到暗室里去!”尼姑一边说着一边拽住张泽胜的手,拉着他跑出偏房,朝着不远处的另一间房子跑去。
推开门,尼姑转动机关,木床随后移开,一间暗室呈现出来。
“快进去,别出声!”尼姑拉着张泽胜躲进暗室,木床随即快速回到原位。
“你是谁?为何喊我恩公?”张泽胜问道。
“嘘,别出声,那几个黑衣人要你性命!”张泽胜闻言后倒吸了一口气,他没敢再出声。不多时,屋子里传来脚步声。
“李五城派人看过,张泽胜就在尼姑庵里,大半夜的,他会躲到哪里?难道他已经离开了?”
“是不是张老板的消息有误?庵里的房间都搜了个遍,除了几个尼姑,并没有张泽胜的踪影啊!”
“再去搜搜,若是没有,我们尽快撤离,以免打草惊蛇,李老板的200两银子,咱们迟早要赚到!”说完,脚步声响起,几个黑衣人溜出了房间。
过了一会儿,尼姑转过头来,小声说道:“恩公,你还记得我吗?”
张泽胜离她很近,仔细一看,这下算是看真切了,他惊讶道:“原来是你!你丈夫可曾痊愈了?”

图片


眼前的这位尼姑,不是别人,郑氏王瓦匠的妻子郑氏!
“恩公,我丈夫早就过世了,公婆丧子心痛,相继离世,小叔子又将我赶出家门。可是我无父无母,身上又无钱,只得出家为尼,算是有了一处落脚之地啊!”说着,郑氏流出了眼泪,张泽胜闻言后叹息不止,不停地劝慰郑氏。
过了半晌,外面已无动静,随后郑氏走出暗室,探身向屋外观察片刻,心下已知那些黑衣人已经离开,这才招呼张泽胜快些出来。
“恩公,那些人走了,应该不会再回来了。”
“今晚多谢你出手相救,否则我怕是性命不保了。”
“你对我家有恩,我又岂能不救恩人呢?你回去休息,我去看看几位师姐。”郑氏言罢,急忙忙走了。
张泽胜回到了偏房,他看着木床,不禁苦笑起来:“几副汤药居然换回来一条性命,真是值得了!”
等到郑氏跑过去时,其余的几个尼姑也都发现了动静,好在没有人受伤,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翌日一早,张泽胜辞别郑氏后急急忙忙地回到了县城。他将李五城买凶之事说给了吴县令。吴县令知道李五城的为人,也更加了解张泽胜,吴县令思忖片刻,随后吩咐衙役将李五城带到衙门。
李五城也是药商,在镇上开着一家药铺,只是他唯利是图、欺诈百姓,坏事做尽,当地百姓早已知晓他的嘴脸,很少有人去他店铺里看病抓药。
吴县令知道他的为人,公堂之上,吴县令并没有给李五城好脸色,一顿审问后,李五城拒不招认,吴县令刚要下令用刑,李五城就变了脸色,随后如实招供。

图片


原来,李五城见张泽胜的药铺买卖红火,妒忌心起,日子久了,便起了杀心,这才用200两银子买通几个黑衣人,打算除掉张泽胜,可没想到却被郑氏及时发现,将张泽胜拉进暗室,救了他一命。
吴县令当庭宣判:李五城买凶要取张泽胜的性命之事已经坐实,先是被杖打五十大板,随后又被发配去了边疆。
几日后,挨了五十棍棒的李五城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县城,后来听押解的衙役说,李五城伤口溃烂,不久后就死在了半路上。张泽胜得知此事后,不禁摇了摇头:“李五城,你害人害己,落了个如此下场,你又能怨谁呢?”
几日过后,张泽胜带着随从去了尼姑庵,他捐献100两白银作为香火钱,随后他找到了郑氏,与她闲谈也有一个时辰。
不久之后,张泽胜拉着郑氏走出了尼姑庵,此后郑氏再也没有回到尼姑庵。
不久后,据当地的百姓们说,张泽胜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妻。张夫人贤惠勤快,人品极佳。后来有村民见过张夫人,都说她长得很像王瓦匠的妻子,而更巧合的是,张夫人也姓郑。

图片


张泽胜对夫人疼爱有加,夫妻俩感情十分深厚,而张泽胜一生没有纳妾!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借故事明事理、传递正能量,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