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见天地心--故宫书房展(上)

 娄旭在玩儿 2022-10-14 发布于北京

书房 自古是中国读书人的天堂
是他们学习思考畅想的小空间
也是避世和寻求安静的避难所
更是与天地和心灵对话的殿堂

所以 他们在书房中倾注了情感
竭尽所能打造自己的理想空间
使之更加舒适 更加的悦目养心
每个书房最能反映主人的品味
处世哲学 当然 还有财力和能力


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的一个大展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
委怀琴书 正谊明道 结契霜雪
三个单元 从文房四宝 文人赏器
到 修身养性 家国情怀 仰观宇宙
一步步将皇帝的书房深入地呈现
从有形书房的空间陈设,到无形书房的精神阐释 ... 激荡心灵,启发思想,涵养新时代的家国天下情怀。

<五经萃室>匾

乾隆帝题。因宫中收藏有相传是岳飞之孙岳珂校刻的《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合在一起存于昭仁殿后西小间,命名曰“五经萃室”。

<五经萃室记>炕屏

嘉庆年制。围屏以紫檀木作框,双面髹漆,屏心为乾隆帝所著<五经萃室记>全文,叙述了五经的重要性、所刻五经的精致程度、散聚经历和五经萃室之名由来。称五经会聚一室,是“得宜”,可以正天理人心,传承弘扬五经之旨。

楠木六屉炕桌

此桌陈设于昭仁殿五经萃室炕上,专用于收藏和阅读岳氏五经。

清 乾隆帝题花卉诗管紫毫笔

清 紫檀雕松鹿纹笔筒

清 檀香木管惟精惟一紫毫笔

明宣德 剔红牡丹纹管兼毫笔

清乾隆 <墨云室记>墨

乾隆五十六年(1791),大臣毕沅献有一方据说是徽墨鼻祖南唐李廷珪所制墨。李墨流传千年,极其珍贵,乾隆帝于是在紫禁城宁寿宫区养性殿西暖阁建“墨云室”加以珍藏并仿制,两种仿墨分别题有“墨云室记”和“李廷珪古墨歌”。

清乾隆 绿色描金松竹梅纹粉蜡笺

清乾隆 梅花玉版笺

清乾隆 橘色描金二龙戏珠纹蜡笺

明 项元汴款端石抄手砚

此砚由端石雕刻而成,长方形抄手式。砚背为斜通抄手式。砚侧刻楷书砚铭“项元汴写山研”六字。仿托古人物品,是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之一。

清雍正 端石霭霭融砚

此砚是雍正帝于十一年(1733)赐给皇子弘历的一方端砚。砚为砖式,底面阴刻弘历五言诗一首。弘历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得到父亲赐砚后的欣喜心情。

清乾隆 <一年无日不看书>印

清乾隆 <水芳岩秀>印

清 <乐琴书以消忧>印

青田石质,阳文篆刻。“乐琴书以消忧”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归隐田园,希望回到书房以弹琴读书自娱。边款刻“既望日偶作于修竹山房,乐琴书以消忧。文彭”,系冒明代治印名家文彭之名。

清乾隆 紫檀木旅行文具箱

一套箱装形式的组合文具,制作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按动机关并将木箱整体翻转过来,文具箱便会转化为一张书桌。旅行箱中置有布满层、格、槽等盛物盒子,设计巧妙,用于所有种类的文房用具的放置,可谓一个移动的书房。

清 白玉鹿鹤仙山图砚屏

砚屏是微型插屏的一种,置于书案作为陈设。清代砚屏材质繁多,形状各异,一般都配有木石边框及底座。匠人利用玉石上的浅色条斑与绺裂进行创作,雕有山水、云松及鹤鹿等图案。

明 宣德款剔红牡丹纹圆盒

商 方鼎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论古铜器具之用,认为大小不同的鼎在后世有两用,大者陈于厅堂,小者填之斋室,此即陈设在书斋之用。

宋 汝窑天青釉盘

宋 哥窑八方贯耳穿带瓶

宋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明韩逢禧 楷书黄庭内景外景经卷

此卷为韩逢禧临《黄庭内景经》及《外景经》合装卷。韩逢禧在自识中提到莫是龙、吴之矩的藏品及董祖和携来董其昌旧藏越州石氏本,可见韩氏的法书之癖及当时文人围绕书画鉴藏交游的情况。

宋 <玉壶冰>琴

《礼记》中有“士无故不彻琴瑟”的记载,可知古琴是古代士人书房中的常备之器,用以养性修身。该琴仲尼式,琴背龙池上方刻有小篆“玉壶冰”琴名,龙池内左右朱漆楷书“宋绍兴二年,公路金道制”。琴作者当世之时已为名手,此宋琴流传至今,殊为可贵。

清 紫檀木框玻璃画三清图插屏

清 卢见曾借书图轴

连竹房一间,开敞明亮,卢见曾持书远望,背后是高大的书架,一童举书上架,一童抱书外出,以示有借有还。堂后有梧桐、绿竹,环境幽雅。据画旁题跋可知,卢见曾好读书,居扬州时常向当时知名藏书家马曰琯借书阅读。此图即描绘此事,说明书架上陈设的书籍均为借来,应了元代蒲道源的 “耽书是宿缘”,即专心于读书,犹如前生的因缘。

明丁云鹏 松泉清音图轴

画中高士在松泉间静坐冥思,表情恬淡。其身后是一张古琴,古琴之声和松泉之声同为清音,体现了高士寄情物外,于山林间委怀琴书的理想。

宋拓 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册墨纸

《淳化阁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北宋淳化三年(992),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书家等墨迹,并摹刻成为法帖。后世文人习书,时有临学《阁帖》,各获成就,可见《阁帖》对书法发展影响深远。

明文徵明 行书<陋室铭>轴

此轴抄录唐代刘禹锡《陋室铭》。陋室之德,出自颜渊居陋巷箪食瓢饮的事迹,以居处的简陋,折射出君子高洁自持、安贫乐道的志向与情怀。此轴作于文徵明八十四岁,笔意清雅而不失劲健,为晚年书法。

清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贴落

无论皇家内廷,还是贵胄名臣,或是寻常文士,尽皆喜爱在书房之内陈设古物,陶冶情操,消遣雅兴。图中乾隆帝身着汉装,正在赏玩坐榻周围分别放置的各类古物,计有青铜器、玉器、瓷器、书画、善本古籍等,可见清内府收藏之一斑。

清乾隆 铜镀金三辰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