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二十四章 自然

 红林主人A 2022-10-14 发布于云南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二十四章 自然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学习没有学过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还有一种解释是把不学习作为学习,重新走上众人认为错误的道路。学习,是一个过程,是正在进行时,不管是学习本身,还是学习的人与学习的内容都是无止境的。人类的发展史,总归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时光不停,事物不断,问题迭出,我们就要用适合当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学习,不与时俱进,怎么能获得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徐冯劝王寿把背着的书放下,让他明白事物无常总在发展,用过去所学的知识与办法解决不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王寿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直接把书烧了,还高兴的跳起了舞。一个人一旦放下心里的包袱,解放了思想,看到前途光明,就会欢欣鼓舞。放下了,才能重新来过。忘得干净,才有将来,路才行远。

老子的“学不学”思想与佛祖的“不住相”教义是一个意思,老子的教导是让我们学习没有学过的,不要停留在已学过的知识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问与实际问题。佛祖的“不住相”教义是让修行者不要把心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如果住相就会被表相所诱惑,继而引起欲望,而欲望是罪恶的开始,还有事物的表相是幻相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心住表相就是追求幻相,是没有意义的。

韩非子所讲的“世之所过”就是不与时俱进,身在当下心在过去,总想着过去可以今天依然可以,总用过去的办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很多人自以为是,就是因为总认为过去可以现在依然可以,他们不知道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环境在改变,过去可以现在不一定可以。王寿背着的就是过去的可以,而他却活在当下,所以活得很累很无奈。

事物在发展,这是自然规律,人为是无法改变的。韩非子今天讲的故事就是要让我们明白顺势而为。韩非子先说“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意思是万物都有常态,应该因势利导。由于顺应了万物的常态,所以静止(与世不争)的时候能保持本性,活动的时候能顺应规律。德是道的表现,道的能量通过德来体现。万物常态就是道的作用结果,顺应常态就是德的表现。社会的常态就是秩序,规则是社会的道,守规则是社会的德。所以守规则就无争纷,与世不争就能建立起德,在世为事就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

韩非子讲了宋人雕叶的故事: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意思是有个宋国人,为他的君主用象牙雕刻褚叶,三年刻成了。它的宽狭、筋脉、绒毛、色泽,即使是混杂在真的楮叶中也不能辨别出来。这个人因为这一功劳而在宋国当了官。列子听到后说;“假使自然界要经过三年才长成一片叶子,那么有叶子的东西也就太少了!”列子的意思是人为的作用再厉害,也无法逾越自然法则,如果打破自然界的生成规律,三年长成叶,那么有叶子的东西就太少了。列子的不满不在于宋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而是凭此“食禄于宋邦”当上了官。宋君违规提拔,这是违背规则的事,列子对此不满。宋君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破坏规则,随意提拔任命官员。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列子之意为人不能胜天,不能逾越规律,破坏规则。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世人不能抱着“人定胜天”的豪气去破坏规则。宋人雕叶再象,也是人为的结果,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为自己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就要顺势而为。合于规矩,尊于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