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二章 自胜

 红林主人A 2022-10-14 发布于云南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二章 自胜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了的“自见之谓明”的思想,自己认识自己就叫做明。这是中国圣贤学说中核心思想之一,中国圣贤外观天地效法自然,内省自己修身正心。老子的“自见之谓明”就是内省之论。《论语-学而》中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曾子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曾子是自省的典型人物。

曾子,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地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曾子的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自省需要对照的标准,儒家思想就是曾子自省的标准,做事是否尽力尽心,与人相处是否诚信,学习上是否温习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当下社会,自省是多么的珍贵,工业时代叠加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异常快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我们面对的事物众多繁杂,各种诱惑让人应接不暇,海量的信息包裹着我们,在花花世界中,自律就显得尤其重要,自省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律来说是第一步。

依法治国,为我们提供了“自省”的依据,国家法律、社会行规、公共规则,社会共识都是我们自省的依据。只有当依法治国成为常态,自省才会显现出最大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当儒家学说成为一国的正统思想,曾子的内省就能成就一代圣贤。今天韩非子给我们讲关于子夏身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心宽体胖”。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子夏碰到了曾子,曾子说:“你怎么胖了?”子夏回答说:“思想斗争胜利了,所以胖了。”曾子说:“这话怎么讲?”子夏说:“我在家里学习先王的道理,总会非常敬仰,出门后看见富贵的乐事又总会十分羡慕,这两种情绪在心里发生了斗争,弄不清谁胜谁负,所以瘦了。现在先王的道理终于取胜了,所以胖了。”

这个子夏也不是简单人物,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子夏并没有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曾子的思想斗争其实是自我与本我的斗争,自我羡慕富贵乐事,而本我却受礼数约束。最终本我战胜了自我,精神世界的自己战胜了世俗世界的自己。

韩非子说“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意思是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这是我们常听的话。老子说:“自胜之谓强。” 意思是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真正强大的人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人的独特性让我们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世俗世界,活在精神世界里的是本我,活在世俗世界里是自我,本我具备“道”性,自我具有自性,特点就是自以为是。

本我与自我统一在机体内,我们认知世界,一方面激活了本我,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事理与真理,一方面让自我逐渐成形。自我与本我只有在具体的事物上体现出来,比如子夏关于价值观的斗争,本我认为富贵乐事不对,自我却羡慕富贵乐事。有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斗争,比如起早上起床,自我总想多睡一会儿,而本我却提醒自己不能赖床要准时起床上班。教育与自省的目的就是要激活本我,让本我战胜自我。行修,就是要恢复本我与本性。

人性有阴阳两面,是社会复杂的根源。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圣贤的价值就是激活人性阳光的一面,让我们尽可能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认知到事物的真实与全部。对于我们来说,活在当下本不易,努力让勤奋的本我战胜懒惰的自我,积极进取,战胜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