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藏游记——驶向日喀则的边境小城

 进藏全攻略 2022-10-14 发布于陕西

我们一行人出了拉萨没有走318国道直奔日喀则,而是南下途径羊卓雍措后直达亚东,虽然行车时间长达10个小时,但是百看不厌的风景让我们乐此不疲。

第一站是羊卓雍措,在藏语中它名字的意思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传言神女散落到人间的绿松石耳坠就是羊卓雍措,耳坠散落在大地上,拼凑不出完整的样子,就如同我们无法一眼望尽羊卓雍措的全貌,是那样的神秘惹人联想。

藏族人将山川赋予了神圣的符号,因此有了神山圣湖一说,每一条河流、每一块湖泊、每一座山峰都有着真假难辨的传说与故事。也正是因为传说和故事的加持,人们对这里的自然山水才心生敬佩,尊崇以待。

第二站是路边的卡若拉冰川,据说这座冰川在整个西藏是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只有300米的距离。在我们的印象中,冰川是气势磅礴、高大巍峨的,但是卡若拉冰川却因距离我们人类太近,而沾染了太多的烟火气(污染)。就像是本应该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换成了一身灰色的婚纱,无论多么耀眼的阳光或灯光打在她的身上,都黯淡无光。

摄影师:秦保平

第三站是满拉水库,位于日喀则江孜县龙马乡境内年楚河上游。满拉水库和距离它40公里开外的卡若拉冰川还有些联系呢,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最大支流是年楚河,年楚河的东部源头正是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是年楚河上的“龙头”工程,这里海拔4000米以上,可以想象,施工条件是多么地艰苦。

摄影师:路上一只虫

江孜县城是我们停留的第四站,远远地打眼一瞧,那不是布达拉宫嘛,它是江孜县城内的江孜宗堡。古堡白墙红顶,伫立于一座突兀的石山之上。说它像布达拉宫其实不对,正确的说法是布达拉宫像它。

江孜宗堡 摄影师:英英

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不过那时的布宫规模较小,如今我们看到的布宫是17世纪五世达 赖在世时重修的白宫,以及他逝世后他的徒弟为纪念其功绩而修建的红宫组成的。

布达拉宫

重修后的布达拉宫风格受到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建于1360年)风格的影响,而江孜宗堡(吐蕃王朝末代赞朗达玛之孙贝考赞曾在江孜喀山顶修建宫殿,后江孜法王帕巴贡桑布在其宫殿旧址上修建了江孜宗堡)的风格影响的是桑珠孜宗堡,所以说布达拉宫像江孜宗堡并无不妥。

桑珠孜宗堡 摄影师:望月尘

我们沿着康如普曲(河流名字)继续向南,一路上是零星的村落,在广袤的天地中显得是那么地寂寥。当我们感叹此路段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风景时,多情错就“撞”到了我们的眼前。与羊卓雍措的静谧不同的是,多情错是灵动的,没有屏障的阻挡,高原的风亲密地亲吻着湖水,多情错便扬起阵阵波澜。就像纳木措的身旁有念青唐古拉、玛旁雍错的身旁有纳木那尼,湖泊与雪山是藏地永恒地CP,多情错的身旁有卓木拉日。

卓木拉日在亚东的民间传说里是和珠峰并列的七仙女之一,因此也有着神女峰的称谓。不同于林芝的南迦巴瓦峰难以见其真容,卓木拉日的雪峰、岩石和山脊线是大多时候是可以清晰瞧见的,如果说南迦巴瓦是腼腆的小姑娘,那卓木拉日则是明快的少女。

南迦巴瓦峰

西部的太阳如同缓慢而行的老者,我们也在踩着老者最后的足迹赶到了亚东县城。这座偏远的边境小城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喧嚣,我们也开始慢慢融入这里逐渐深邃的夜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