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本招生官不喜欢的四类“课外活动”,看看有没有中招?

 流芳hp7ru537m9 2022-10-14 发布于上海
一张张日历划过指尖,未感光阴流逝。当片片黄叶飘离树头,恍觉秋之降临。
深秋10月,沉淀而丰盈的时节。正值2022-2023美本申请季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高一、高二孩子活动规划的关键节点。很多孩子在为课外活动的选择犯愁,有少部分家长目标很明确,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跟风:别的孩子或者上一届的学长都做了,我们也要做。但对为什么要做,完全没有想清楚。
要想知道怎么选择课外活动,什么样的课外活动适合自己家孩子,家长必须明白,招生官想通过活动看到孩子什么品质,同时,还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否则,别人做竞赛,你也跟着做竞赛,完全不一个类型和专业方向的孩子,就是浪费时间了。
对于逐渐提高“录取门槛”的美国大学,现在美国名校的录取早已从拼硬实力过渡到细节软实力材料。美国名校招生官希望看到学生的独特亮点“What is unique about this student?”(这个学生有什么独特之处?)”
因此,unique成为当下美国名校申请的另一重点。那国际学生应该如何准备课外活动?什么的课外活动是有深度的软实力材料?今天为大家分享哈佛大学招生官解读的“有深度的课外活动”。
图片
以哈佛大学为首的众多美国名校招生官们,对“有深度的课外活动”的解说是“专注并深化一种或两种活动或爱好,而不是同时参加许多一般的活动”。根据以往经验来看,规划学生的课外活动,必须遵循以下五大法则,并且越早越好:
1、评估法则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爱好与专长;
2、创新法则探索学生独有的、有创意的专长;
3、专注法则专注一个领域的爱好、活动、专长;
4、坚持法则时间上保证投入,持之以恒;
5、发挥法则提升专长水平、扩大收益范围。
如果对以上五大法则有很好的理解之后,相信大家会明白,这五大法则不但对规划学生的课外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的五大法则。
图片
第一、确定爱好 需共同回忆
对于规划有深度的课外活动,家长最关心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发现孩子爱好与专长?
2、如何建立漂亮的义工记录?
这时,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回忆:从9年级开始,参加过什么课外兴趣组织、社区活动、学术研究?参加过全国、全省、全市的什么表演或竞赛?获得过什么奖项?用一张纸详细记录下来。
自问自答:从问题找答案,学生喜欢文科、理科、体育、美术、表演、旅游或者其他爱好?学生最可贵的品质是有爱心、很细心、很勤奋还是性格内向与外向?
寻找线索:前年和去年暑假,学生是怎样度过的?最近6个月,学生借了哪些书来看?和其他家长交流,你对自己孩子怎样评价?孩子的同学对他有什么评价?有否给他起外号?这个外号表现出孩子什么特点?最近几个月的周末,孩子在忙哪些活动?如果用一句话表现出学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这句话如何说?
相信通过以上3步骤,应该可以确定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二、避免下面这些招生官一眼就识破的活动套路。
1、诸如National Society of High School Scholars的挂名组织
这些机构大多是通过College Board等类似渠道获得申请者地址,并群发信件/电邮给申请者,邀请他们入伙。信里往往先把申请者表扬一通,让人心里痒痒的。然而通篇都不会提加入组织后有什么卵用,只是用长篇的官话让收件人觉得自己的优秀折服了组织的审阅人,这才邀请自己的加入。
招生官早已把这些组织列入了自己的“黑名单”。你在申请材料里提到类似奖项相当于告诉招生官:我花了几十美金就是为了让我的申请材料看起来更好看。
2、国外志愿者、支教等活动
志愿者是有门槛的,如果仅仅去做做义工、支个教,那还不如直接把钱捐出去呢?然而,如果你执意要去国外传播人性光辉,招生官自然会带着这个问题怀疑你:“中国的那么多问题你不想着去解决,中国那么多需要支教的地方你不去,干嘛花几万块钱跑到国外去?”
可惜,现在低门槛的志愿者活动现在早已变成了课外活动刷子的代名词,在招生官眼里意义基本为0。真正对申请有意义的活动需要申请者长期坚持、能反映申请者成长环境、过程,然后申请者还得通过面试与文书展现自己的动机与情感。

图片

3、各大“名人”的推荐信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申请者及其父母都觉得,利用家庭高大上的人脉关系网给孩子申请加分是件光荣的事。于是,各种市长、总裁、会长等平时根本与申请者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人分分钟都变成了父母通关系邀请写推荐信的对象。但招生官不一定能耳熟能详。
4、粗制滥造的作品集与演奏视频
大部分招生官自己对艺术其实并没有特别高鉴赏能力,因此一般他们需要委托自己学校艺术学院的教授来帮自己评估,一旦学校艺术类老师对学生作品频频摇头,而申请者在其他申请材料里有吹嘘自己的艺术造诣,招生官就会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一样。

关于美本申请中的课外活动,我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1. 不要把课外活动当成任务,活动尽可能出于自身兴趣,可以和擅长的学科领域相关。

  2. 一次性的活动相对意义不大。活动要有持续性,展示出你足够的投入与热情。

  3. 参与活动的类型不要太雷同,同质性太强。不同活动应该有互补性展现你的不同方面。

  4.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与课内学习和考试产生冲突。如果要参加一些特别的活动,建议好好利用暑假。

  5. 整个高中阶段(从9年级到12年级)参加过的活动数量(包括单次和连续活动)最好超过15个。因为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和整合,才能有效地填满申请表上的10个活动。活动可以填写10个,但核心活动2-3个即可;

  6. 做好活动计划表,细分任务,每周总结,以防活动进度停滞;

  7. 尽可能多地利用学校,家庭,朋友圈的资源去参加活动。

  8. 活动一定要提前规划,而不是边做边想;

  9. 活动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半年/一年要做一次梳理调整;

  10. 在规划活动时要考虑对申请的帮助,但不能只考虑对申请的帮助,一个功利的活动会让招生官一眼看出;

  11. 规划活动要与学生性格结合,一个内向的学生去做社会调研可能是锻炼,也可能是打击;

  12. 年级越小,越要多参加活动,然后逐年做减法;

  13. 做好活动计划表,细分任务,每周总结,以防活动进度停滞;

  14.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每个细节,为未来文书、面试做准备;

  15. 体现个性的方式有很多,比别人做的深,想的多也是一种独特。

图片

高质量的课外活动

千万别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人人都能做的事情上,要做一些高质量的课外活动。   

无论是做义工还是一般的课外活动,都要体现出孩子的坚持。在申请时候,表格上会要求你说明是几年级开始的义工和课外活动,若申请者从9年级就开始做一个事情一直做到12年级,就很有说服力了。

图片

音乐才艺和体育

单纯的音乐除非达到特别的水准,否则对申请名校的帮助不大。但是,如果你把音乐和有些东西结合起来就有点新意了,比如搞钢琴演奏会募捐等。而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才艺如篆刻、京剧等,因为与众不同而可能更受名校的关注。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就录取过一个多少年对篆刻有着浓厚兴趣的中国学生,目的就是让他进大学后组织篆刻俱乐部。

另外,美国是一个为体育疯狂的国家,所以体育专长一定会比音乐才艺专长更吸引人。美国大学都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各个球类的校队水平,你要是在某个体育领域有特别成绩,那你进名校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   

图片

学术获奖 

美国的名校如普林斯顿, 麻省理工等会特别看中学生在各项学术比赛上的获奖,如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等,但这样的学生毕竟凤毛麟角。所以有这类天赋的学生自然可争取这些奖项,但没有也不是就与这些牛校无缘了。如果能参加一些相关的兴趣活动等,也可体现你的兴趣和学术能力。课外活动要能充分体现出你的兴趣、坚持和成就,才能为你的申请锦上添花,甚至起到关键作用。

在美国大学广泛使用的Common Application申请系统,其活动部分,给出了学术类、文体类等6个大类,29个小类活动,如下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来说,美本申请中最主流的六大类课外活动形式分别是:夏校/夏令营、学术竞赛、科研项目、公益活动、校内活动、个性化活动

图片

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美本活动的考察标准。

考察标准

1、多样性

美国通用申请系统的活动部分可填写10个活动,且每个活动必须选择活动类型。中国学生最常选择的类型:学术、STEM、志愿服务、学生组织、其他,而系统中有30个类型可供选择。因为,招生官希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不同的活动,多尝试,多体验,并找到自驱力

2、多角色

活动中的角色可分为发起人、领导者、参与者等,不同角色所体现的学生特质不同。学生可以创办自己的社团/项目,做发起人、领导者。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角色,来展示自我进步及参加活动的坚持不懈。因为,招生官非常看重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软实力

3、持续性

美本申请考察学生从9年级(初三)到12年级(高三)的活动情况。持续性主要从时间跨度和频率来考察。申请系统中细化到每周参加几个小时,每年参加几周,学期中/假期/全年参加活动。因为,招生官希望学生能够有毅力、有热情、能够长期坚持,而非三分钟热度。

4、影响力

影响力包括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外界对活动的认可与嘉奖。一个活动如果对自身都没有提高,那么就没有参加的必要了。因为,招生官想要培养能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学生。

  1

夏校/夏令营

国外大学/机构在暑假开设的短期课程/项目,时间从几天到几周不等。

知名项目举例:理工-RSI、SSP、SSTP;文科-TASP、SHI、IYWS;数学-Ross、SUMac、PROMYS等。

重点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等。

近年来参加夏校的人数持续增加,夏校对个人的成长和升学的帮助也是争议不断。有说收获很大的,也有说花钱又费时的。那么,夏校值得参加吗?如何选到合适的夏校?

夏校分为三类,科研型、课程型、能力提升型国外大学/机构在暑假开设的短期课程/项目,时间从几天到几周不等。

A. 科研型夏校:提供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科研项目的机会。

B. 课程型夏校:由导师授课,学生完成相应任务,获得成绩单(学分)。

C. 能力提升型夏校:更注重软实力的培养,例如领导力、公共演讲能力等。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夏校,也有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夏校来体现多样性。但这里提醒大家,除非是顶尖夏校,否则不建议参加超过2个夏校。

  • 知名夏校项目举例:理工-RSI、SSP、SSTP;文科-TASP、SHI、IYWS;数学-Ross、SUMac、PROMYS等;

  • 重点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等。

图片

夏校是否值得参加,取决于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申请到顶尖夏校,建议学生参加,不仅是因为顶尖夏校对升学的帮助,好的项目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

  2

学术竞赛

中国学生参加学术竞赛的比例极高,尤其是理工生,没参加过奥赛、AMC好像都说不过去。然而在大家挤破头冲竞赛的时候,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到底什么学生适合搞竞赛?如何选择合适的竞赛?

学术竞赛是就一门或多门学科,根据不同规则,进行超出课本知识的考试/竞赛。学术竞赛分为两大类,即做题型竞赛科研型竞赛

A. 做题型竞赛:在国内是最普遍的,AMC、奥林匹克、物理碗等都被大家所熟知。如果学生不花费太多精力,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一定要参加此类竞赛,尤其是理工生。

B. 科研型竞赛:不同于做题型竞赛,不是刷题就能出结果的,在国内也相对不普遍。这类竞赛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前沿课题的研究,并写出学术论文,或进行学术展示。就奖项的含金量来说,这类竞赛的大奖,难度更高,数量更少。

  • 知名项目举例:做题型-AMC、物理碗、奥林匹克;科研型-ISEF、丘成桐、iGEM等。

  • 重点能力培养:学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公共演讲能力等。

图片

建议:想要参加学术竞赛的学生,强烈推荐科研型竞赛,对个人成长和升学的帮助都更大。对于做题型竞赛,挑选几个最常见的,花最少的精力,取得不错的奖项皆可。两类竞赛都有价值,最重要的是做好精力分配、时间管理,总的来说,科研型竞赛>做题型竞赛。

  3

公益活动

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务工作。

公益活动是最不需要追求多样性、最需要坚持的活动。如果你能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那么会给招生官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美国招生官希望招收有社会担当的学生,所以非常看重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影响力的考察,看的是对某一个/群人的真正影响。而不是目标有多宏伟,是否有报道/奖章。真正好的志愿活动,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

  • 常见活动举例:贫困学校支教、探访老人院、募捐活动、奥运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

  • 重点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同理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图片

建议:在选择做什么志愿活动的时候,建议可以把自己当成招生官,然后看看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质疑:学生为什么要跨省甚至跨国进行志愿服务,身边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吗?一次性或者一年1-2次的志愿活动,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什么影响?只有不带功利目的,真正踏实做公益,才能对申请和自我成长起到帮助作用。

  4

科研项目

开展科学研究,包括文献阅读、文献综述、设计课题、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

具体课题举例:计算机科学-深度学习在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中的应用;生物医学-阿兹海默症中不同淀粉蛋白的结构鉴定;人文社科-压力山大,科学家怎么看?等。

重点能力培养:学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

高中生做科研是这两年才兴起的,很多家长甚至顾问都不是特别了解。常听到一些质疑:高中生能做什么科研啊,都是走个流程吧;教授能在项目里出现几次啊,肯定都是大学生带吧;自家亲戚就是大学里的,带小孩去几次就行了,没必要找专业机构等。是不是这样呢?

常规科研流程:

选定方向—文献阅读—文献综述—设计课题—制定计划—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撰写报告/论文等。

学生在学期中参与,一般要持续3-6个月;学生在假期中参与,一般要集训1个月。加上前期准备,后期写论文、发表等流程,持续性是有保证的。

  • 具体课题举例:计算机科学-深度学习在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中的应用;生物医学-阿兹海默症中不同淀粉蛋白的结构鉴定;人文社科-压力山大,科学家怎么看?等。

  • 重点能力培养:学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

图片

建议:国内市场上的高中生科研项目良莠不齐,挑选合适的项目至关重要。优质的科研项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学生参与科研前一定要面试,给导师和学生一个相互选择的机会。建议学生遇到合适的科研项目一定不要错过,除了自身成长、科研成果外,还可参加科研型竞赛,一举多得。

  5

校内活动

参加学校内组织的活动,在学校组织中担任职务。校内活动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而在国外高中、国内的国际高中,这些资源会更加丰富。

参加校内活动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同时,在组织校内活动时,也可以与学校老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在写推荐信时,老师也能更加了解学生。

校内活动的种类很多,学生会、社团、校园活动还能细分。

比如,学生会有文艺部、外联部、宣传部、组织部等;校园活动有艺术节、校庆、校内/际比赛等;社团就更丰富了,学科类:数学社、英语社等;兴趣类:围棋社、舞蹈社等;艺术类:美术社、话剧社等,种类繁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支持社团活动的学校至少有几十种不同的社团,有的学校甚至能够开设200多个社团。

  • 常见活动举例:学生会、创办社团、学校艺术节、校际比赛等。

  • 重点能力培养:领导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图片

建议:校内活动建议孩子能从入校就开始接触。学生组织中的职位很少能够空降,基本都是一步一步提升的。如果11年级才开始参加的话,晋升机会较少;而且在文书、面试中,也没有实际的内容可写,会显得较功利。同时,没有长期的投入,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建议学生组织经历至少要两年以上,才会对申请有帮助。

   6

个性化活动

根据个人的兴趣、申请专业、特长等设计的活动,具有独特性。

个性化活动≠特立独行不是越奇怪越好。

多样性体现在活动的类型上,上面分享的5大类活动都可以成为你的个性化活动。但是个性化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这类活动要求学生的投入比其他类型更多。

关于角色,个性化活动是根据学生个性定制的,所以角色分配上可操作性更强。一般学生是以发起人、领导者身份做活动的主导,主要体现学生的领导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一系列软实力。

  • 真实活动举例:停车场综合优化研究、个性化T恤设计与义卖活动等。

  • 重点能力培养:创造力、领导力、沟通能力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