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尘诗话07 ‖ 李耀斌:生命在“安静的夜晚”怒放——王敏茜诗歌印象

 甘宁界 2022-10-14 发布于宁夏

一尘诗话06 ‖李耀斌:《“暗结”在莲藕里的相思——读岑林的诗<藕断丝连>》

生命在“安静的夜晚”怒放

——王敏茜诗歌印象

李耀斌

王敏茜诗歌十首

安静的夜晚

夜安静下来,风也跟着安静下来

天空里有星星闪烁

我在想它们是不是人间的花朵

我不会摘一朵花养于盆中

安静的夜晚,我在纸上描蓦一朵花的明艳

我从不拘束花的绽放

风来时随意摇曳

我的画笔生动,描出你别样的春天

十万里山河,任你点燃

我藏一颗星星在眼睛里

不分白昼,熠熠生辉

黑暗

提到黑暗,有人表情惊悚,如狂风袭虐过草木

有人淡然一笑,如一丝掠过天空的云

其实,黑暗的辽阔与美

不亚于光明带给我的兴奋

没有经历黑暗的灵魂很空泛

你无法体会黑暗的逶迤与庞大

白天有白天的热烈

黑夜有黑夜的逶迤

置身于黑暗的人

能看见骨头里发出的火焰

能听见心灵的飞瀑流泉

有人说黑暗能够滋生疼痛

也有人说黑暗能擦亮心灵的天空

一片叶子

在我闭目养神时

一片子落进了眼眸

像一片泛黄的旧时光

缓缓的,静静的

小心翼翼的绕开流水

避开花朵

躺在我内心草地上

突然有一个念头

想与自己聊聊

关于叶子与风以及树

我问自己

是风把叶子吹落了吗

她说叶子有叶子思想

风能左右的了它吗

我又问

是叶子想离开树的吗

她说风是生命中过客

我陷入一种庞大的虚无

等风

今晚,我在等风来

临窗而过的风

像一个信使

我捎给他一片明亮的月色

写上一个熟悉的名字

还有那句深藏已久的话语

此后的夜晚

我一直在窗前等风

黑夜里有一双眼睛

我用黑色的眼睛

打量着黑色的夜晚

夜的深处有一双眼睛望向我

深遂的黑夜

仿佛我的内心

那是一双刺心的眼睛

看到了我内心的石头、河流、荒原与城池。

看到了我爱过的人、日月、清泉以及流星

看到了我憎恶过的虚假、奉承、险恶与诡异

黑夜里无处隐迹

心灵的宇宙

被破译

暮色

傍晚正巧赶来

撑起暮色的外衣

你俯下身子捡拾岁月

是谁偷走了你浓密的长发

我不在回顾暮色之外的种种

这脚下有明月的足迹

有流水的亲昵

有空灵的鸟语

我需要换个方式去陈述

生命的给予多么辽阔

足够省略半生的形容词

暮色渐浓

正如生命的颜色

人间烟火味

庭院的鸟雀一会儿飞上枝头又飞下枝头

枝头有它们的爱巢

它们正在啄食我特意撒下的秕谷

门前的格桑花儿开的此起彼伏

那是我们最喜欢的花

你来了,一身风尘仆仆

抱头酣睡的小白狗警觉抬起头

直到闻见熟悉的味道又安然睡去

我们在院子里坐下来,讲了好多旧事

我给你讲了格桑花,小白狗以及庭前院后的事

你半眯着眼听着入神

仿佛在听一段冗长的人间烟火

阳光照过来,轻轻打在你红润而温暖脸上

你边喝茶边把玩着手中的茶杯

我不断的为你添上茶水

麻黄

从《伤寒论》里遗落人间的精灵

择一隅荒无人烟

以一株草的姿态生长

无畏风雨 ,不惧寒夜

高举内心的火焰

温暖人间的寒凉

万物更迭红尘疾苦

你声色不动

普渡一个个喘息的众生

以灵魂调养众生

疏散世间风寒

甘草

在一堆药里混出了自己的习性

体贴入微,知心知肺

为很多人化解余毒

你调和了诸多的勾心斗角

治愈了多年气虚的朋友

可你不是神

总使有人血压升高

一只飞回家的夜鸟

一只飞回家的夜鸟

谁也不知道它飞过了几座山,几条河

谁也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风吹,多少雨淋

它从远方飞回来了

眼神里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安静

它一遍一遍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仿佛经历的一切与它没有一点关系

夜晚的灯火阑珊

温柔如一双慈爱的眼睛

树上有花不断的落下来

借着灯火,我能看见它们的小身躯,多么安静,随意落在地上

仿佛枝头与它已没有什么关系

我不应赋予了落花太多的情愁

导致它们别离枝头时肝肠寸断

其实生命里的好多事,该发生的依然发生

原来都是我们一厢情愿

生命在“安静的夜晚”怒放

——王敏茜诗歌印象

                                          李耀斌

王敏茜是我认识较早也多有交流的宁夏女诗人之一。在很早几年以前,王敏茜就是以她清纯、奇丽的诗句逮住了我的关注,我曾经给她下过一个“冰雪聪慧”的诗歌定义,意思是,王敏茜以她的“冰清玉洁”的诗歌色彩和“灵动智慧”的诗歌思维把自己和宁夏女诗人区别开来,尤其把自己和“文学之乡”——西吉县的女诗人醒目地区分了开来。最近读到她的一些诗歌作品,我发现,她把自己又打开了,突破了,延伸了。她是借着一个一个的“夜晚”打开自己的。

如果说,诗歌是一种属于“夜晚”的“向内”的文学活动,那么,我觉得宁夏女诗人王敏茜就是一个属于“夜晚”的、“向内”“凝视”的诗歌创作者,她善于借着“夜晚”“凝视”自己、打开自己。

看几行诗吧。

夜安静下来,风也跟着安静下来/天空里有星星闪烁/我在想它们是不是人间的花朵//我不会摘一朵花养于盆中/安静的夜晚,我在纸上描蓦一朵花的明艳/我从不拘束花的绽放/风来时随意摇曳//我的画笔生动/描出你别样的春天/十万里山河,任你点燃——《安静的夜晚》

它从远方飞回来了/眼神里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安静/它一遍一遍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仿佛经历的一切与它没有一点关系——《一只飞回家的夜鸟》

我需要换个方式去陈述/生命的给予多么辽阔/足够省略半生的形容词//暮色渐浓/正如生命的颜色——《暮色》

王敏茜有大量的诗歌作品与“夜晚”有关,我猜测,也许只有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刻,诗人王敏茜才能从“白天”的凡俗里脱出身来,“回到”一个“诗人”的世界。在“夜”“安静下来”、“风也跟着安静下来”的时候,“看到”“天空里”“闪烁”的“星星”,“看到”这“人间的花朵”。只有在“安静的夜晚”,“我”才能够用“生动的画笔”“描蓦”出“你”“别样的春天”,也才能让“十万里山河”,“任你点燃”。我觉得,犹如陶渊明“悠然见南山”那样,只有在“安静的夜晚”,王敏茜也能“悠然”地“看到”自己“生命中的花朵”。

我和王敏茜有比较多的诗歌交流,我知道,在阅读上,王敏茜偏爱的是佛经,同时,他对佛经的经文似乎有一种独特的个性的参悟力。或许是从佛经中来,她的很多个夜晚,她不是阅读佛经,就是用写诗方式,让自己“生命中的花朵”如同夜晚一样“安静的绽放”。王敏茜的诗,那么“安静”、那么恬淡,但读她的诗,在这种“安静”和恬淡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一个狂欢的生命在那些个“安静的夜晚”蓬勃地怒放。

王敏茜又是一个医生,她除过阅读佛经之外,经常读的还有一些药学书籍,因此,从题材上讲,还有很多的“中草药”也进入了她的诗歌视野。比如《麻黄》:从《伤寒论》里遗落人间的精灵/择一隅荒无人烟/以一株草的姿态生长//无畏风雨 ,不惧寒夜/高举内心的火焰/温暖人间的寒凉。再比如《甘草》:在一堆药里混出了自己的习性/体贴入微,知心知肺/为很多人化解余毒……,等等。也许,在“安静的夜晚”,用“佛经”的眼光去凝视一株株“中草药”,在这种“凝视”里,诗人王敏茜“生命的花朵”才可以“怒放”。我真希望王敏茜能够持续地沿着这样的夜晚把自己“怒放”下去,照耀人间。

 专栏主编:李耀斌   编辑:路 璐

维护原创,允许转载,

但须注明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