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一名聪明的精益推进者

 昵称ValEVqBY 2022-10-14 发布于河南

作一名聪明的精益推进者

《学习观察》读书心得

《学习观察》这本书,读一遍两遍显然是不够的,想要领会其中的真意,绝非一时之功,必须拿出读书破卷的苦功,通过半个月的学习领会,我认为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方法论,更重要的让我学会去做一名聪明的精益推进者。

一、要摈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人”思维。

改善工作推进三年多了,从一个又一个的点上看,我们的成绩是很大的,现场5S定置井然有序,TPM专业保全和计划保全让我们的设备故障率日渐降低,标准化作业的推行,让全体员工的作业有章可循。乍一看,我们改善工作已经功成名就,到了写总结的时间了,但是,仔细审视,发现全然不是那回事,核心KPI的提升和当前改善的成果没有建立起线型联系,这是很可怕的。

比如,我们费尽心机做好的5S现场,原来很多的物资库存量是没保障的,不是多了,就是不够用;比如我们叉车保养的很到位,原来费时很长的运输任务是可以用平板车代替的;比如我们生产出的高品质铝液,没有规模效应,是按照普通价格出售的;比如我们建立很严格的品质检验程序,还是会有不合格的大宗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凡此种种,没有价值流工具指引,我们的改善也成了管理的浪费。

价值流工具,给我们提供了从整体价值流审视改善路径的好方法,抓住了价值流动这个核心,我们的改善才能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

二、做一个实干、追求生产效益的人

在价值流推行阶段,改善办主任的角色定位不能限于务虚的宣传员角色了,你需要对公司全部的工艺流程都熟悉和掌握,在导师的引领下,把复杂的精益概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传播。比如我们成立电解槽上部冒料这个课题组后,在课题目标和现状调查阶段,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槽上部冒料如何衡量,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有人说,现状调查最准确的方式,就是把现在槽上部无组织冒料情况拍成照片,对策实施以后对比一下就可以了,立刻有人否定,没有标准就有没有改善!没有数字的量化,对于成果的判定和巩固都是一个问题;还有人说,那就去买一个PM2.5、PM10的测定仪,每天测定出具体标值,看变化情况就可以了,貌似很精确,但是成本的投入也不容忽视。怎么办?后来在我引导下,他们在电解一二车间不同位置,分别设置了10个标准为20cm×30cm的托盘,以10天为单位,用天平称量,经过加权计算,测定出了衡量槽上部冒料的“标盘指数”,就是每平方米每天的散落量,经过一个月的数字测量,现状调查的标盘指数设定成功,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改善的成果也渐渐凸显出来。

三、懂得分工和配合的技巧

一个公司既需要有整体价值流的改善,也需要针对具体工序浪费的改善,在价值流绘制过程中,针对每个工序、每个车间的现状数据统计可以有大的分工,但是对于跨部门的流动,以及整体价值流的绘制中,改善办主任必须亲力亲为,把控全局的能力,站在全局高度把所有价值流动的情况掌握运用好,对于项目改善提出指导性意见。

综上所述,改善办主任要勇于担当,在价值流实践中做一个有眼界、有技术,有能力、接地气的团队负责人,我们的改善工作就会渐入佳境,赢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