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锦字香痕 2022-10-14 发布于辽宁

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从睡梦中惊醒。周围围满了带甲的兵士,为首之人则是太子李显以及一干朝廷重臣。

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武则天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厉声质问:“是谁在作乱?”

宰相张柬之答道:“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意图叛乱,现已被诛。”

武则天并不理会他,而是对着李显说道:“事情办完了赶紧回你的太子东宫去。”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十分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可惜拉弓没有回头见,最后还是桓彦范硬着头皮站出来接话:“此前先帝将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太子已经长大了,人们都盼着太子早日继位。恳请陛下顺应民意传位给太子。”

彦范进曰:“太子安得更归!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这话虽然说着客气,但是逼宫之意表露无遗。

武则天的目光从这些大臣们身上扫过,心里凉了半截。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靠着她的提拔才能身居高位的,武则天待他们不薄。尤其是崔玄暐,那可是武则天力排众议一手提拔起来的,应该算是武则天的心腹才对,竟然也参与此事。

武则天问他:“你怎么也在这里。”

崔玄暐无言以对,只得答道是为了报答武则天的恩德。

又谓崔玄曰:“他人皆因人以进,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对曰:“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

武则天也明白此时说什么都是白搭,于是在李显等人的威逼下,于第二天下旨让太子李显监国,第三天就传位给李显。

此次事件由于发生在神龙元年,因此史称“神龙政变”。

这次政变的发生,其实是很奇怪的。参与政变的大臣都是武则天掌权后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是靠着武则天的提拔才得以身居高位的。他们干嘛要反对武则天?

至于李显,他本身就是太子,武则天当时已经身患重病时日无多了。最多再等个一年半载,这皇位自然是他的。他根本犯不着以身犯险做出这种事情来。

至于说他们是为了恢复李唐江山,等武则天去世,李显继位。这江山自然就回到李唐皇族手里了。这个解释根本说不通。

其实,逼宫只是顺带的,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除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至于原因,实在是大家都被这两兄弟逼得没活路了。

武则天有个不太好的习惯,便是喜欢养男宠。武则天称帝之前便有一个叫薛怀义的男宠,而这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则是武则天晚年最得宠的男宠。

武则天晚年由于年事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对朝廷的控制能力大不如前了。于是便任用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监视朝臣。

和他们的前辈薛怀义比起来,这两兄弟就差远了。

人家薛怀义好歹是有真本事的,他虽然为人张狂了些,但是数次率军击退突厥,立有大功。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啥本事都没有,只会仗着武则天的宠信弄权。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仗着武则天的宠信大肆打压朝臣。

御史大夫魏元忠弹劾张易之兄弟不法之事,结果张易之兄弟反而诬陷魏元忠与凤阁舍人张说意图谋反。

双方在朝廷上展开了一场辩论。御史嘛,告状从来没啥实证的,全靠一张嘴,而张易之兄弟本来就是诬陷魏元忠,自然也没有证据。

原本这事应该不了了之,毕竟双方都是空口无凭。但是张易之兄弟硬是靠着给武则天吹枕边风,将魏元忠和张说赶出了朝廷。

此后张易之兄弟变本加厉,行事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后来御史多次状告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他们靠着武则天的宠信,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倒霉的反而是对方。

不仅百官如此,李氏皇族和武氏外戚也不能幸免。

由于张易之兄弟闹得实在太不像话,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魏王武延基三人看不过去,便私下议论他们二人。

此事被张易之兄弟侦知,他们又去武则天那里告小状,诬陷三人。

李重润和李仙蕙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而武延基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在当时都是身份显赫之人。

可惜他们的身份并没能保住他们,最终三人都被逼死。

此事彻底吓到了所有人,无论是朝臣、宗室还是外戚个个都噤若寒蝉,人人自危。

太子李显被吓破了胆,干脆闭门不出,而不可一世的武三思则选择攀附张易之兄弟,不仅不敢直呼二人名字,还亲自为他们牵马。

后来随着武则天的病情不断加重,干脆不理朝政了,所有事情都交由张易之兄弟处理。兄弟二人趁机隔绝朝臣,便于自己专权。

压抑的气息弥漫于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是过了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天,最终他们联合起来,决心除掉张易之兄弟,以此来保全自己。

此事由宰相张柬之一手策划,他计划的关键是掌握羽林军。羽林军乃宫中禁卫,掌握了羽林军就相当于控制住了整个皇宫。

羽林军分为左右两军,各设有一名大将军和三名将军。

张柬之以宰相的职权之便安排司刑少卿桓彦范、中台右丞敬晖、杨元琰、右散骑侍郎李湛等人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接着又任命他的死党武攸宜(武则天的侄子)为右羽林大将军。

此外,张柬之还以光复李唐皇室为由,成功说服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加入自己的计划。

至此,整个皇宫的禁卫基本落入张柬之等人的手中。虽然张易之兄弟手里也掌握了少量禁军,但是已经无法影响大局。

除掉张易之兄弟简单,但是善后就难了。这里就需要太子李显出马了,只要他继位,这些朝臣不仅不会被治罪,还会因功得到封赏。

此前为了保密,朝臣们不敢联络李显。因此直到准备行动之时,才派了一拨人前去劝说他加入计划。

李显担心这是张易之兄弟设的局,起初不敢答应。后来看他们这么多人,不像在演戏,才加入了这场政变。

至此,所有的棋子都凑齐了。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他们先是在集仙殿的走廊上将张易之兄弟处死。接着便一群人簇拥着李显来到了武则天就寝的迎仙宫。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武则天退位后,李显和朝臣们忙得不亦乐乎,让一切都回到武则天称帝之前的样子。

至于武则天本人,则被李显尊为“则天大圣皇帝”,移居上阳宫,身份待遇等同太上皇。皇帝李显每隔十天都会去拜见一次。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功夫。作为曾经颠覆李唐王朝的人,武则天实际上过着软禁的生活。她被禁止与外人联系,每天能接触到的也就几个服侍她的宦官、宫女罢了。

从九五之尊变成阶下囚,武则天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变化。此时她的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向那些引发宫变的大臣们复仇。

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还有崔玄暐,一个都跑不掉。

事实上,这才符合武则天的性格。当她还是李世民的妃子的时候,李世民有匹马叫狮子骢,无人可以驯服。

武则天却告诉李世民她有办法驯服这匹烈马。

她的方法很简单,先用鞭子抽,不行再用铁棍敲打马的脑袋,还不行就用刀割破马的喉咙。

武则天性格之强硬可见一斑,她是不可能咽下这口气的。

因此,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年,她就为了这一个目的而活。

虽说武则天被软禁起来,但是她并非没有机会。一切的关键就在唐中宗李显身上。

这李显就是个庸人,没啥才干。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重感情。

他第一次继位的时候,由于很宠爱自己的皇后韦氏,因此想提拔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从区区普州参军破格提拔为侍中。

这侍中可是宰相之职,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因此此举遭到朝臣的反对,并说出“我把天下交给韦玄贞都可以,何况区区一个侍中呢。”这样的浑话。

当时还是太后的武则天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将李显给废了,立他的弟弟李旦为帝。

而武则天称帝后,再次立李显为太子,也与他重感情有关。

当时对于是立自己儿子为太子,还是立武家人为太子,武则天其实是犹豫不决的。

后来还是狄仁杰一语点醒梦中人:无论是武三思还是武承嗣,都只是武则天的侄子。自古没有侄子会祭拜自己姑姑的,但是做儿子的怎么可能不祭拜自己父母?

而武则天的两个儿子里,当属李显最重感情,要立太子非他莫属。

武则天就是要利用李显这一特点,来铲除那些大臣。

据记载武则天到了晚年,依然喜欢打扮自己,让自己看上去还比较年轻。

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其衰老。

然而自从搬进上阳宫后,武则天不再梳妆打扮,面容越来越憔悴。

有一次李显定期去拜见武则天,结果一见面被吓了一跳。只见武则天短短时间便尽显老态,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十几岁一样。

武则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趁机向李显哭诉:“我把你立为太子,自然是打算把皇位传给你的。现在张柬之等五贼因为贪功,挑拨我们母子的感情,害得我只能在这里孤苦终老。”接着便大哭起来。

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

看到武则天憔悴的样子,再加上她一哭,李显心软了。

而武则天这番话的用意便是在李显心里埋钉子。

她先提醒李显,这皇位迟早是李显的,李显根本没有必要逼宫。逼宫只会有损李显的名声,没什么好处。

接着用五贼称呼张柬之等人,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贪功。

武则天这番话给李显的感觉就是:原本大家相安无事,结果张柬之这群人为了私利而怂恿李显逼宫,李显什么好处都没得到,反而坏了名声。只有这些大臣得到了好处,他们把李显这个皇帝当猴耍。

李显本是庸人一个,又重感情,真被武则天给忽悠到了。

此后君臣之间便生了间隙,李显看张柬之等人的眼神都开始不对劲了。

但是武则天的戏还没演完。

公元705年12月,眼看自己病情不断加重,自知时日无多,武则天再出一招。

她立下遗诏:去掉自己皇帝的称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武则天此举是为了化解世人对她的敌意。

她知道李显此人没啥本事,根本不是这些朝臣的对手,李显想靠自己除掉张柬之等人,难如上青天。

而最大的原因,便是世人对武则天抱有很大的敌意,作为扳倒武则天的功臣,张柬之等人在朝堂上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而武则天此举就便是要降低这些人的影响力,使得李显动手的时候阻力能小很多。

此外,此举也能顺带减少世人对于武氏族人的敌视,武氏族人里面自然不乏对张柬之等人恨之入骨之人。一旦这些人面对的压力小了,必然会协助李显除掉张柬之等人的。

做完这些安排后,武则天安然去世,毕竟她已经把她能做的事情全做了,剩下的就靠李显了。

武则天所料没错,李显虽然动了除掉张柬之等人的心思,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地方下手。而李显最终能够成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武三思。

这武三思也算是个奇人,武则天称帝的时候,他因为是武则天的侄子而权倾一时。

后来张易之兄弟专权,他靠着攀附张易之兄弟,地位依然不减,张柬之兄弟甚至还帮他劝说武则天改立武三思为太子。

等到李显继位,武三思只被冷落了短暂的一段时间,便又得到重用,成为李显的心腹。

这武三思可谓是官场不倒翁,无论朝局如何变化,他都能得势。

按理说,武三思多次威胁到李显的太子之位,李显应该和他不对付才对。但是武三思这人太精明了,他早就为防不测,让自己的儿子武崇训娶了李显最疼爱的女儿安乐公主,和李显成了儿女亲家。

有这层关系在,重感情的李显在继位之后,也不好意思对自己亲家动手。只是冷落他罢了。

当然,这自然不足以让李显重用武三思。武三思之所以能得到重用,靠的是两个女人。

这第一个女人便是赫赫有名的上官婉儿。

这上官婉儿乃是武则天的心腹,每当武则天处理政务的时候,上官婉儿都在一旁辅佐处理往来文书。她办事得力,很受武则天的赏识。

更重要的是,上官婉儿不仅容貌出众,还很会察言观色、迎奉他人。

武则天执掌国政期间,由于武三思是皇储的有利竞争者,她经常和武三思眉来眼去。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得势的时候,她又和张昌宗关系暧昧。

等到李显继位,她又攀上高枝成了李显的妃子。

不过谁也没想到,此时上官婉儿依然和武三思藕断丝连,二人没少私会。

当时李显的皇后韦皇后想要效仿武则天专权。奈何韦家没什么有实力的人,她继续有实力有才敢的盟友。

上官婉儿很看好韦皇后,于是将武三思介绍给她。他们二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结果就搅到一起去了。

武三思不仅是韦皇后的盟友,更是他的情人。

在韦皇后不遗余力的推荐之下,武三思很快便得到了李显的重用,成为了他的心腹。

可笑的是,武三思和韦皇后的事情可谓是人尽皆知了,唯独李显对此一无所知。如果武三思三天没有入宫面圣,李显就要陪着韦皇后去武三思府上游玩。

李显看着韦皇后和武三思对饮、调笑,竟不以为意,有时还加入其中。

而得到武三思相助的李显,终于可以对张柬之等人开始“清算”了。

他采纳武三思等人的意见,将张柬之等人明升暗降,全都封王,以此来剥夺他们手里的实权。

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人将他们合称“五王”。

“五王”看似尊贵,其实已经无力影响朝局,只能受制于人。

接着,武三思和韦皇后开始网罗罪名,将“五王”一个个除去。

最终,张柬之在新洲忧郁成疾而亡,崔玄暐死于岭南的恶劣环境(岭南因为其后恶劣,属于流放之地),剩下三人都被李显派人给偷偷处死。

至此,武则天的愿望终于实现。她花一年时间演的戏总算没白演。而韦皇后的权势也越来越盛,大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架势。

幸好李唐皇室还有狠人,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拍案而起,将韦皇后等人一锅端,接着让他爹坐上了皇位,几年后传位于李隆基,这才结束了这短暂的动荡期,又开创了一段盛世。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