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奶奶还活着,还是那么慈祥,一副笑盈盈的样子。我说:“奶奶,你怎么又回来了?”奶奶说:“我不放心你,回来看看。”说完,边擦脚边看着我说:“今晚,你跟我睡吧?” 三年前,奶奶在爷爷走后的第十个年头离开我们,走的时候是冬天,很冷…… 奶奶结婚的年代是比较传统的,甚至可以说是封闭的,保守到她和爷爷结婚后才知道,爷爷大她六岁,当时按照客家人的说法,相隔3、6、9不好。 奶奶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生活条件差时,她基本上是弄到什么口粮就吃什么,五谷杂粮是主食,白菜萝卜是主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吃个鸡蛋,弄点白米饭,包顿饺子就算奢侈了,无论在哪个儿女家,她从来没有挑过食,一生最爱吃的也只是薄荷糖。 奶奶非常乐善好施,每次遇到讨饭的,即使自己紧紧裤腰带,也要接济别人。为此,他常叮嘱儿孙们:“自己吃了填坑,人家吃了留名。”她还语重心长地盯瞩晚辈:“过日子,男人就像耙儿,女人就像笼儿,不怕那耙儿没齿儿,就怕那笼儿没底儿。”多少年过去了,儿媳孙媳们都不曾忘记她的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并身体力行着她的谆谆教导。奶奶含辛茹苦一辈子,却从没连累过孩子们,直到去世前几个月,她生活上还基本能够自理,即使是去世的当天晚上,也不肯在床上大小便。 奶奶的一生乐观向上,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并以此激励着子女们奋发向上。在她的生命历程中,从来没有与别人红过脸。每天她都乐观地对待生活,且小戏不断,空暇之时,她就不厌其烦地给儿孙们念行善报国的诗经。 奶奶的衣服,大多都是旧的,但是洗得很干净——都是她自己手洗,不用洗衣机,不让我们帮她洗。 奶奶几乎不买菜,都是自己种,吃不完就给我们吃,跟邻居们分享。每年,都会吃到奶奶院子里的青瓜,很甜。 自从参加工作,尤其是成家以后,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经常能见到奶奶。但等我的孩子大了一些,节假日我会带孩子们去奶奶家,帮她打扫院子,洗衣服,收拾房间,奶奶很是欢喜。 奶奶走了几年了,我爱我的奶奶,永远!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柳馨梦;校对:林诗晴; 策划:黄健峰;责编:廖秋香;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刘薇嬍,广东省梅州市人,现居广东省广州市,文学爱好者。喜欢小说、散文、诗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