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走在路上,再窄的门也是宽的

 走读生日记 2022-10-14 发布于浙江

窄门》读完了,加塞阅读的速度往往比正常阅读快上很多。

书的封底,有关于作者安德烈·纪德的两段话。

他为我们活过的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法国作家 萨特
为了他广泛的、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这恐怕是我读过的书中,最精炼的评价,也可以说这是最恰当最有蛊惑力的宣传语。

那些拉大旗作虎皮的所谓畅销书,往往在腰封或者封面、封底上排列一长溜“信口雌黄捧臭脚”的评语,这种书大概率上都属于垃圾。

一本好书,自己会说话,阅读它的人会说话。

还是把阅读过程里几则随手记录整理在这里,算不得读书笔记,也算不得读后感。

因为一篇感慨电视剧《天道》的文章,提到了“窄门”这个词语,也引用了《圣经》中关于这个词的原文。然后就想到前一阵子打包买来的促销书中有这本《窄门》,拿起来加塞阅读。果然,这本书的题目也是来源于《圣经》中关于“窄门”的经文。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知道不论是独行还是随波逐流,我都不可能走到神的面前。对我而言,结局无非是平淡或者惨淡,没有中间路可走。

按照时下利益至上观点,所谓“窄门”无非是一个人处心积虑想要的那道门,门里能够提供市场刚需的产品或服务,关键是没有竞争对手,短期内很难被复制。然后赚得钵满盆满,让一个从不会附庸风雅的人学会用书和文化作为道具来表演。

人生无常而短暂,门路万千,走正路走正门才是生而为人的本分。歪门邪路,再窄,挤进去也不过是距离地狱更近了一步。

作为一部小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态度,很难一语中的,也很难以单一的方式叙说清楚,不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委婉曲折的隐喻。在一部小说里,作者的情绪往往是混乱的,这足以说明在写作时,作者会分身为小说中若干个人物。从这一点上来说,写小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因为这种混乱,身为读者,不会精确得知作者的某一点情绪会借助小说中哪一个人来发作出来。

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把“幸福”和“灵魂”这两个独属于人类的属性名词,借助阿莉莎的表达简单的表达出来,让阅读的人一见倾心,并带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感觉。

一部小说里,有一句或者几句这样的话,这部小说就值得一读。这样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足以抵消小说中另外拖沓冗长不知所云的文字带来的折磨。

有时候,我们会从他人的文字里照见自己的内心,不可避免的,也会真切看到自己灵魂的丑陋,洞悉自己自欺欺人一意孤行的卑劣。生而为人,总有些BUG永无修复的机会。奇怪的是,这并不让人深感沮丧,反而让人生飘散出意料之外的味道。

是的,作者借助阿莉莎之口表达的没错:外界的因素对于幸福又是多么的不重要!

我不知道“爱情”这个词最初出处,恐怕不过是酸腐文人的即兴之作。假如真的有“爱情”存在,当事人绝不会把属于两个人最奢侈的拥有用来哗众取宠。假如真有“爱情”存在,它必须仅仅存在于两个当事人的心、全部精力、情感和生活之中,而不是口头上,也不是矫揉造作的抒情文字里。

太多打着“爱情”幌子的感情游戏,终归不过是尽可能掩藏着原始的兽性与冲动而进行的表演。撕开脏旧的破棉袄,里面少不了虱子。

在这个层面来讨论男女之间的感情,古人强调的门当户对确实非常有道理。

读书闲聊,仅供参考。

这又是作者借助阿莉莎的日记,来表达自己内心坚守的观念。关于写作,作者的态度非常明确——精简。精炼,简捷,说出这两个词很容易,在写作中能够用文字把这两个词落地,非常不易。可以说,拖沓冗长不知所云的文字铺天盖地,绝对是谋财害命。

让自己完美起来,作者在这段话里借助阿莉莎之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记日记

书中引用的阿莉莎的日记都非常精炼(当然,这不过都是作者自言自语自导自演的文字),绝不是我们固有意识中那种流水账。这样的日记,需要长期的思想和文字修炼,让自己越来越通达透彻,具备洞穿一切生活真相的能力,然后才可以如此记录。

空洞俗陋的灵魂,永远写不出能够让自己完美起来的日记,以及任何文字。

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一点点让自己拥有记日记的本领。即便不能让自己完美,也必然让自己走在接近完美的路上。这个过程就足以动人。

2022年10月1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