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多年,有句话不吐不快:没有治不好的慢性鼻炎,只有不会治的

 aqian218 2022-10-14 发布于广东
中医临床多年,有句话不吐不快:没有治不好的慢性鼻炎,只有不会治的大夫!

有很多人抨击我,“你让患者一天半到两天一付药,说的冠冕堂皇,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博取名声罢了”。

说这些话的人,我觉得你,应该去偏远、贫困的山区,去好好看看人间疾苦。

我曾见过一个阿姨,她经常胃疼,但是因为家里穷,死活都不看,疼的时候,就那个瓶子装满热水,拧好盖子放在怀里暖胃,不管她儿子怎么劝,也不去县里检查。

最后,我给她开了几付中药,本来她也是不愿意看的,只是因为我没有收钱,可是让我想不到的是,一付十块钱不到的中药,她都舍不得一天一付,她熬了一个星期,熬一次喝一次,药渣舍不得丢。

这样的情况,哪怕放在现在,依然很多很多,你没见过,并不代表没有。

只要辨证没有问题,一天半到两天一付中药,效果也不会差,而且也能减轻患者的负担,让患者有信心继续治疗,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如此呢?

有个慢性鼻炎的患者自述,“我早在一年前开始,鼻子就不通畅了,经常流清鼻涕,最近这四个月,我的症状开始加重,鼻子里非常痒,伴随头痛,喷嚏大作,更要命的是,我由于不断流鼻涕,根本不敢吃饭,因为那个鼻涕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掉入碗中”。

我看完情况,开方:当归、白术、鸡内金、菟丝子、鹅不食草。

结果怎么样?

用药5剂以后,流清鼻涕的现象基本消失了,鼻腔瘙痒之感大减,只不过,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依然会打喷嚏。

这时候,我稍作加减,患者又用了5剂,诸症悉平,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这方子里面是什么道理?

慢性鼻炎,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身体的抵抗之力变差了导致的,那么,人体里的抵抗之力,到底是什么?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就是正气,正气不足,抵抗力自然变差,所以,对付慢性鼻炎,恢复人体的正气就可以了,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患者的正气,为什么不足了?

这个就得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了,就拿这个患者来说,他除了慢性鼻炎之外,还有腰疼、怕冷、四肢发凉的情况,那么,他的正气不足是阳气不足导致的吗?

打眼一看,这个患者确实是阳虚,但是,我中医临床多年的经验是,阳气不足导致的怕冷、四肢发凉,应该是凉过膝肘的。

但是这个患者,我摸了一下他的双臂,他所说的发凉,不过手腕,手腕向上,近双肘的位置,是温的,这就说明,他的问题,并非是阳气不足。

然后我看了下他的脉象,是沉细的,舌淡苔白,但是舌体不见胖大,没有齿痕,舌苔不腻,不过,他的嘴唇略显苍白。

到这里,我就明白了,这个患者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血虚,血为气之母,阳气要依附在血中才能运行,血能藏阳气,血如河流,阳气为舟楫,没有血,或血不足,阳气就过不来。

然后,阳气到不了腰,腰疼,阳气到不了四肢,怕冷、发凉,阳气到不了鼻子,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于是就慢性鼻炎。

所以,这个慢性鼻炎的患者,我开的方子,分为这么几部分:

1、 当归+白术+鸡内金

当归是养血活血的,这个好理解,为什么要用白术和鸡内金呢?

脾是生成血液的源头啊,如果脾虚了,血生成不足了,你养血活血的意义在哪?就像你钓鱼,如果这个水库里面本来就没有鱼,你钓个7天7夜,你也钓不到一条鱼,所以我才用了它俩来健脾。

白术是补益的,鸡内金是宣通的,一补一通,补而不滞,白术守住中焦,鸡内金去进攻,一守一攻,是健脾的绝配!

2、 菟丝子

有了上面3味药,血虚的问题解决了,阳气能正常达到它想去的地方了,然后这个菟丝子,目的是温阳,这样,它才不会后继乏力。

3、鹅不食草

有了前面几个药,鼻子已经有了足够的正气,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了,属于治本,但是咱也不能忘记治标,毕竟要快速的让患者舒服起来,所以我用到了鹅不食草,它入肺经,上行头目,善于宣散而开窍,辛温则能祛风散寒,可以很好改善慢性鼻炎的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