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 我读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娜小姐的《不穷真好》 我和她有完全完全相同的感受 毋庸讳言 我们六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 可以说曾经经历过绝对的贫穷 一张大土炕睡一溜的孩子 冬季一家人围着一个玉米芯大火盆取暖 冬季在煤油灯下掐死棉衣里的跳蚤 一个个跳蚤都吃的鼓鼓的 发现一溜跳蚤就在灯上烧死他们 烧的噼噼啪啪的响 特解气 发现一个跳蚤就两个大拇指的指甲往一切一挤 碾碎它 看见血粘上指甲 心里那个痛快啊 这可能是我们农村版的六零后曾经最平常的生活场景 请看我今天早晨的早餐 这是我不穷后的生活 一个鸡蛋一块红薯一个肉包子 一大碗自己熬制的八宝粥 稀松平常吧 搁在过去 每一个都不平常 鸡蛋? 毫不夸张地说 十二岁之前 我不知道鸡蛋是何味道? 鸡蛋是用来卖的 是用来换钱的 是用来换点灯的煤油的 红薯? 那是曾经吃到胃里吐酸水还要咽下去的唯一食品 蒸红薯,煮红薯,红薯干,红薯面 吃到你吐了为止 现在红薯是调剂食品 看到我这番描述 相信我说的“绝对贫穷”了吧 今天 我不穷了 不穷真好! 不但不穷 有退休金 没有后顾之忧 已经帮儿子在北京买了首套房 没有了后顾之压 只剩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了 今天早晨看到的第二句话“为热爱活着真好” 一个女人站在一个高高的墙壁下做着一幅巨大的画 一袭布艺长裙 高高的小辫子 饱满白皙的侧脸 浑身流露着优雅,知性,自由,洒脱,执着,快乐,投入 为热爱活着 不正是我追求的目标吗? 我的目标很多 我怕一件也来不及实现就撒手人寰 我有小热爱 那就是居一家一室 读书,画画,读一首诗,快乐地运动,写一点不成样的散淡文字 我也有大热爱 那就是走出去 到广阔的大自然中疯跑、疯走、疯逛、奔驰 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首云散云收 到异乡异族异国的建筑里流连忘返 随着不断地走进自己 可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的热爱 为热爱而活的生命 才是真正地值得 和现在的年轻人相比 我们六零后还是贫穷的一代 因为我们一直忙于生活 不对 忙于奔命 没有养成自己的热爱 我们是业余爱好上的贫穷 闲下来到成了无所事事的老头老太 这是我们一代人的悲剧 我不想让这个悲剧在自己身上演绎 或者说 我想让自己身上悲剧的意味小一些 五十五岁 我才勇敢地选择了断舍离----退休 我要坚定地走一条属于自我的道路 是啊 如今 我不穷了 正走在寻找热爱的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