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程猛老师分享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经历的时候,有老师提问,我们面对人生的很多困难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让自己走出来?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震动?如何面对这种道德性质的体验呢?程猛推荐了《道德的重量》这本书。 他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法。要学会让自己在两种状态中游离,不要置身在一个自我的陶醉中。很多痛苦是我们过度道德化和制度化了,我们可以提供一种方式重新去规范道德。 比如农家子弟的懂事。这种状态,其实也是我们过度制度化和道德化的结果。如《肖申克的救赎》中,他只能适应那种监狱的秩序了,而外部自由的世界成为了他真正的枷锁了。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所关联的一些故事吧。 之前听过他对抑郁的分享以后,我也读了那本书《道德的重量》。当时也做了一些笔记,分享给大家。 「因此,在当下瞬息万变而又危机无常的社会生活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努力有道德地生活的三种方式。
这样的话题,太有治愈的力量了。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痛苦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更多地表现在自己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我们无法接受这个社会的很多行为的发生,这和我们内心所恪守的东西相违背。 这样的经历,我这种敏感的人,时刻都在拥有痛苦和挣扎。但是,我们总能找到途径去重建秩序。需要时间,也需要策略。 也想告诉所有痛苦中的人,如果你没有找到策略,又等不及时间。那你可以找朋友倾诉,吐槽,也可以去运动宣泄。如果你还是很痛苦我鼓励你拥有勇气。 对那个一直对你实施pua和让你感到痛苦的人说不,告诉他,你让我感到不舒服了,麻烦你不要再和我有互动。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不要让自己憋死,不要让自己走上一条持续自我怀疑和攻击自我的道路,更不要让自己持续陷入深度的痛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