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上海的蔬菜供应(下) | 作者:夏弘宁 马仲骥

 黄之中 2022-10-15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话说上海

蔬菜供应

夏弘宁 马仲骥

+ + + + + + + + + + + 

“话说上海的蔬菜供应”的上篇,介绍了上海开埠前后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蔬菜供应情况。

本期推送“话说上海的蔬菜供应”下篇,重点回顾改革开放之后的上海菜市。

(下)

+ + + + + 

+

靠天吃饭,蔬菜供应计划变“滑稽”

蔬菜是鲜活商品,是在大田这一“露天工厂”生产的,本来就存在淡旺丰欠问题,如果遇到台风暴雨、旱涝低温及病虫害,往往很难抗拒,不多不少的供应量确难做到。如1980年9月下旬持续阴雨,市郊菜田叶菜普遍发黄,只得提前上市,市场上蔬菜就多了;但等到一卖完,蔬菜又紧缺了。是年10月上旬青菜长势很好,大家很乐观,但下旬青菜病害大暴发,青菜再次提前上市,市场上菜又多了;菜田却成为一片空田,下一茬补种的菜要一个多月后才能恢复供应,市场上的菜又不够了。

1985年,蔬菜生产状况尚佳,但7月一场特大暴雨,蔬菜受淹面积达2万亩,雨后又持续高温,绿叶菜、冬瓜腐烂,番茄裂果,豇豆早衰,茄子枯萎。于是这些蔬菜只得提前上市,菜又多了;没有几天卖完后,菜又紧缺了。一个多月后,市场上菜又多了,居民惊呼:“青菜、小白菜、鸡毛菜'造反’了!”原来各社队在雨后为挽回损失并保市场供应,不约而同抢种了短期叶菜,出现大种大卖,菜当然多了。为此,蔬菜生产供应经常落入多与少的怪圈中,行业内流传着一首自我调侃的打油诗:“少啦少啦多啦多(音乐符号56 56 i6 i),蔬菜上市扭秧歌,天皇老子没奈何(谁也做不到不多不少)。”

蔬菜公司的上市计划预报,常被人批评为如天气那样变化无常。蔬菜公司的计划被说成是“划计(滑稽)”。当然也有些生产队干部帮公司说话:“也怪不了蔬菜公司,种菜是靠天吃饭,人计划抵不了天作怪,计划七算八算,最后还靠天老爷帮忙。”这些大实话,表现了蔬菜产、销行业职工的无奈心情。

图片

当年,为了解决蔬菜供应多与少的矛盾,保证居民正常吃菜,市蔬菜公司除精心安排好18万亩常年菜田外,还在棉粮地区发展了插种基地,如崇明大白菜基地,嘉定蒜头、葱头基地,青浦茭白基地。同时还把南汇麦田插种的菜和川沙稻坂菜纳入收购计划。公司加强批发仓储建设,抓好酱咸菜、脱水菜和速冻菜加工,力求以旺补淡,弥补不足。特别是公司建立了一支采购员队伍,一声令下,即刻奔赴全国各地突击采购。这些措施,确也解了燃眉之急。但蔬菜是体积大、数量多的鲜活商品,靠采购外地客菜弥补,往往“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在数量上也是杯水车薪。如山东大白菜最快也要七天至十天到沪,一个车皮只能装35吨,哪有这么多车皮给你装运大白菜!由于受计划经济束缚,零售菜场没有采购权,集市贸易已被取缔,蔬菜供应只有单一渠道,当年上海八百万人吃的蔬菜,光靠蔬菜公司独家安排市场,真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公司亏本,18年财政补贴7.4亿元

多少年来,上海市场上是菜少了,难;菜多了,也难。而蔬菜中少的往往是上海人最喜欢的青菜,多的也是青菜。青菜等绿叶菜,鲜嫩易烂,又无法外调,菜多时只好以极便宜的价格,“返销”农村作饲料或作肥料处理。如特大丰收年的1984年秋,青菜亩产高达70多担,比常年增长一倍,面对绿油油的大青菜,一些老菜农都说:“青菜长疯了,识不透,识不透。”中山西路这样宽阔的马路,都被一筐筐青菜堆满了,连公交车也难以通行。市容环卫部门派人到中山购销站交涉后,一连几天,公安局派交通警察来维持秩序。当年返销菜高达54万吨,占上市量的36%,有三分之一的青菜返销农村作了饲料。

图片

1980年代长宁境内的一处马路菜场

图源:长宁区副食品公司提供

当时菜区社队都采用看价种菜、看价上市的方法。有些花色品种的蔬菜往往盲目多种,结果也不得不忍痛返销。如军需品种脱水豇豆、芹菜、茭白价格看好,一些队超计划种植,造成返销。有段时间小葱供应短缺,蔬菜公司一度提高收购价,于是不少社队纷纷种起了小葱。小葱本是调味品,返销当饲料,连猪也不愿吃。农民笑道:“小葱小葱辣又香,老猪吃了泪汪汪。”有的生产队种多了卖不掉,只能把小葱倒进粪坑。小葱一烂,臭得要命,农民们说“连隔夜饭都要呕出来了”。

蔬菜的返销,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从1965年到1990年的26年统计,郊菜上市3020万吨,返销菜570万吨,占郊菜上市量的19%,年平均返销量为21万吨。菜多时返销要赔钱,菜少时突击采购也要赔钱,于是从70年代起蔬菜公司连年亏本。为改善经营管理,一度在收购价提高时,相应提高了零售价,居民又有意见,纷纷说小菜涨价了,报纸也刊文批评。后来,有关部门提出“保两头,中间贴”的政策,即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提高收购价,稳定零售价,购批价格倒差,其差价由中间环节国营批发部门承担,再由财政补贴蔬菜公司。但是后来,蔬菜公司亏本越来越多,财政补贴越来越大,从1974年到1991年,国家为上海市民吃菜拿出7.4亿元财政补贴。

蔬菜公司又何尝不希望返销少点,亏本少点,国家补贴减轻点,无奈当时储藏场地很少,设施太差,大都是搭建的芦席棚,不但贮藏菜量有限,而且损耗量也大,真有点难煞人的感觉。70年代有一年大白菜超种又逢特大丰收,大白菜像洪水般涌来,一时间黄浦江上尽是运菜的船。蔬菜公司购下的大白菜已分配不下去了,公司自备的仓库以及各个菜场的角角落落都堆满了大白菜,同时发动各工厂伙食团代为储藏,又通过各种关系,借用生产队仓库、果品公司仓库、民航102厂空地等三四十处场地来堆放大白菜,甚至经市领导部门批准,动用了龙华与江湾机场场地存放大白菜。最后,连人民广场也堆满了一堆堆大白菜,成为当年的一大奇观。

图片

20世纪90年代,苏州河上的运菜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有人建议学习东北地区发动居民窖藏大白菜的经验,上海也来个藏菜于民。蔬菜公司打了亏损报告,经财办批准,以市场价打七折的优惠价下里弄组织供应,菜场还贴出了通俗宣传稿:“大白菜,旺季到,价格优惠质量好,家家户户都需要,寒冬春节少不了。”全市各居委向市民作政治动员,藏菜于民,利国利己,要求居民普遍认购。很快,上海老百姓家里都挂起了大白菜,小户两棵,大户四棵(当年五人以上为大户,四人以下为小户)。

但好事多磨,居民们看到菜场里大白菜这么多,心想菜场里的菜都卖不完,家里就不用再储藏大白菜了。于是,大家就把储藏的大白菜拿出来先吃,一连几天都不去菜场买大白菜了,造成菜场里堆积如山的大白菜开始腐烂。菜场被迫边削边卖,大白菜价格也比几天前下里弄组织供应时还要便宜。不少居民觉得上当了,把藏菜于民理解成了蔬菜公司的推销手段。蔬菜公司则是“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上下难交代”。

图片

1975年,新泾乡程桥村菜农采摘新鲜蔬菜供应市场

图源:新泾镇镇志办提供

第二年,大白菜又多,蔬菜公司又试了一下藏菜于民的做法。不料突然遭到严寒冰冻,大白菜连正常供应量都不够。一些拿到优惠供应票证的居民吵到菜场要优惠价的菜,菜场拿不出,居民批评菜场和蔬菜公司“喇叭腔”,不讲信用。这样,藏菜于民试了两年,就不再搞了。70年代中后期,市政府下决心拨款给蔬菜公司建仓库,直到80年代末,建成5座万吨冷风库和14座万吨普通库,增强了调控能力,才减少了蔬菜损耗。

+

统购包销,蔬菜品种单调质量低下

在计划体制下,蔬菜产销还存在着品种和质量的矛盾。新中国建立前,上海供应的蔬菜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外地,品种丰富,上市时间也有规律,每一品种都有较长的供应期。如苏州茭白自立夏见新,6月无锡茭白登场;8、9月湖州塘藕见市;接着天津大白菜来沪;10月苏北如皋小棵白菜上市;而后是山东城阳、胶县和河北唐山白菜相继进入上海,可以一直供应到次年春节后。4至5月,杭州的夏货作物黄瓜、番茄、茄子、青椒开始抢滩上海,比市郊早半个月见新;白露后,张家口、宣化和宁夏石嘴山秋刀豆、秋辣椒、秋番茄运入上海;11月广州的番茄、辣椒来沪;寒冬,常熟水芹、苏北的慈姑来沪应市。本地不生产的笋类,完全靠邻省供应。深秋季节,湖南冷水滩冬笋首先亮相;接着皖南、江西山区冬笋来沪;4、5月浙江安吉、德清的春毛笋、竹笋大量涌入;6至8月杭州、绍兴鞭笋销沪。蔬菜行业的老职工常说,上海人有口福,一年四季能“从南方吃到北方、从山上吃到水上(指竹毛笋、水生作物)”。这一历史上形成的良好的货源渠道,在实行计划经济后,因片面强调蔬菜就地生产,就地供应,被人为切断;而上海郊菜由于统购包销,菜农往往多种大路品种,对花工多、成本高、收入低的花色品种较少种植,导致品种单调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到了“文革”时期,片面提出“数量第一”的口号,忽略质量和品种,蔬菜种植、供求中的矛盾就更为突出了。

要解决质量问题,蔬菜的包装和快装快运、轻装轻运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1949年前,郊区菜农上市所用的容量在50至70斤的竹排篮,一些细品种如韭黄、丝瓜等,还使用容量10至15斤的竹提篮和元宝篮。菜农家中备有各式包装20至30只,采摘上市很注意轻放快运,洒水养护。

1958年“大跃进”后,毛竹作为重要基建物资由国家控制,蔬菜批发部门编织了大量草绳袋作代替包装,但无法解决蔬菜保质问题。草绳袋包装菜,往往鲜菜变熟菜,茄瓜类断头折脚。之后,在各方支持下,利用废旧钢铁和铁丝制造铁包装。从60年代起,全部改用铁排篮装运蔬菜,全市共有铁菜筐35万只。当时,中央商业部推广上海经验,组织各地蔬菜公司到上海参观学习。那时东北、西北不少地方都是散装菜,土豆、萝卜甚至青菜、白菜装卸时使用煤锹铲。参观者虽很羡慕,但不少人摇头说学不像,说我们哪有上海这么多钢铁,这么好条件啊!的确,上海铁包装为保证蔬菜质量起到历史性贡献,但缺点是铁排篮十分笨重。上海滩一些老人都亲眼见到过当年马路上,菜农踏着黄鱼车,满载装满各类蔬菜的10多只铁筐(足足有2000多斤重),摇摇晃晃行进的情景。尤其在过苏州河西藏路、武宁路桥时,农民们要互相帮助推车过桥头,还出现了一些帮助菜农推车过桥赚取小费的谋生者。随着我国石化塑料工业的发展,1984年,蔬菜公司选用了质地轻、抗冲强度好的塑料包装120万余只,全面代替了使用达30余年的铁包装。

图片

长征乡的蔬菜品种丰富

随着城市的发展,黄鱼车等落后的运输工具,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了。经领导同意,为蔬菜系统配备了一批卡车。到80年代中期,菜场和批发部门已有卡车1000多辆,塑箱包装加机动车运输,为确保蔬菜鲜嫩发挥了巨大作用。

+

改革开放,上海蔬菜产销两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市民吃菜问题,提出“菜篮子工程”予以实施。与此同时,上海蔬菜产销逐步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迈进。1991年起,蔬菜放开价格,放开经营,结束产销计划体制,前后花了13年时间。

为了搞活流通,蔬菜公司先在十六铺南市场试办贸易货栈;第二年改制为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实行放开式经营。“人不分公私,货不分南北”,本市和全国各地多种经济成分的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可进场自由成交。不久,郊区各购销站也都办起了副食品交易市场,全国各地进入上海的非计划渠道蔬菜已占总供应量1/3左右,封闭式经营模式开始被突破。

图片

1990年代的普陀区石泉街道宁强路老菜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零售菜场采取“松绑扩权”,菜场可自行到外地或邻县采购花色品种。1984年起又减免蔬菜营业税,改革菜场职工分配制度,菜场职工经营积极性大大提高,蔬菜品种多了,质量好了。蔬菜经营突破计划经济束缚的另一重要体现,是重新开放集贸市场。到1990年,集市贸易的蔬菜年经营量占总供应量1/3以上,集市上蔬菜质量新鲜,品种丰富,价格灵活,任客挑选,购销两旺,显示了强大生命力。

在新的形势下,市领导对上海市民吃菜更加关心,虽然蔬菜产销已放开价格、放开经营,但依然要求蔬菜公司发挥蔬菜供应的主渠道作用,重点确保淡季和节日供应。同时,继续做好塑箱规格化净菜上市,并把它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来抓,为此而产生的购销亏损,仍由国家财政补贴。—直到2000年,因蔬菜供销情况大为改善,财政补贴才全部取消。

为了适应蔬菜搞全国大流通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在西郊曹安公路312国道附近,设立了占地150余亩的江桥大型蔬菜副食品市场,引来全国各地客商进场交易。2006年经营的蔬菜达到165万吨,这一个交易市场的经营量就相当于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全年上市量。交易市场每天晚间业务高峰时,真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不仅本市各中小型蔬菜批发市场前来进货,连周边太仓、昆山、常熟、无锡等地菜商也前来采购。而后,又陆续在北郊开设占地200亩的江杨市场。目前上海市民吃的蔬菜,大部分是外省市运来的,郊区供应的主要是些绿叶菜。随着客菜经销量大幅度上升,代客经营的手续费节节攀升,2006年已近亿元,成为市蔬菜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个长期“吃皇粮”的单位,终于脱去了亏损帽子,成为盈利单位。

市场经济使市郊菜农的思想观念也起了巨大变化,不再依赖国家统购包销,开始面向市场。各乡镇纷纷成立种植公司、园艺场、运销公司或配送中心等经济实体,还出现了一批土地承包经营的种菜专业户,外地有实力的种植大户也纷纷到郊区落户创业。科学种田已被广大菜农所接受,菜区科技水平已大大提高,塑料大棚、中管棚、温室、喷灌、科学化选种和工厂化育苗等设备技术,已普遍采用。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市政府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建设60万亩“都市化农业、园艺化设施”蔬菜副食品基地正在逐步实施。

这些年,零售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区副食品公司纷纷转制为集团公司,如万有全集团、八仙集团等。不少著名的室内菜场如三角地、陕北、江西北菜场,由于盖建商务楼或马路拓宽等,已迁建或消失。2005年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拨款将全市菜场和部分集贸市场,改造为标准化菜场。这些标准化菜市场是经过统一规划、精心设计、灯光明亮、布局合理、商品丰富的现代化菜场,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买菜环境,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

图片

在前一时期,蔬菜销售上还出现了一个新的业态,那就是联华、华联、农工商、家得利、家家乐以及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等大卖场和大小超市也纷纷经销蔬菜。这些超市经营的蔬菜有现秤现卖,也有拣净的小包装菜,加工切配好盒装半成品菜,商品琳琅满目。近年来,在买菜还不太方便的地段,还出现了一批连锁经营的蔬菜副食品便利店。

2008年,上海市政府建设200家标准化菜市场的任务提前一个月完成。这样,市政府连续三年办实事,全市具备条件的600余家菜市场全部完成了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占全市菜场的75%左右。其中长宁区太阳菜市场、普陀区铁路菜市场等还作为旅游观光定点单位,供外国旅游者了解中国民情。上海的菜市场又增加了一个功能。

如今,上海蔬菜供应数量充沛,品种多样,质量鲜嫩,随到随买。当年前那种手持小菜卡半夜三更起来排队买菜的乱哄哄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 文章选自2008年第2期《上海滩》杂志

  +

+

结  语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的通知》,上海作为试点城市,从1.0版本的标准化示范菜市场建设入手,规范出租柜台的经营。2017年,又推出2.0版本标准化示范菜场——即超市型菜市场,统一收银,所有菜品可追溯生产地乃至生产日期、批次,率先亮相的是平塘路上的美天平塘菜市场,得到市商务委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今天,无论是线下的菜市场、生鲜超市,还是线上的“叮咚”“盒马”电商平台,以及一度风生水起的“团购”,市民买菜的方式和可选择的种类已是多种多样,城市的副食品供应进入了全新的多元时代。

文章原载《上海滩》杂志2008年第2期,辑入上海通志馆《上海滩》杂志社主编:“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上海滩》丛书”之《海上潮涌:纪念上海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

图片

编制:石梦洁

审校:戴静怡

签发:吴一峻


来源:“上海通志馆”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