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变态”画画大叔的鬼斧神工,用10倍放大镜才能看清画中细节,996的生活是他的奢侈

 昵称39393295 2022-10-15 发布于江苏

你愿意花多久时间画一幅画呢?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

2016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查仁艺术博物馆(Chazen Museum of Art),有一个特殊的展览项目:
展馆地下一层的画室里,有一位正在作画的画家。

图片

图片
‍来这里的看展的游客,不仅可以参观画家的绘画过程,还能随心所欲地跟他交流
游客们提出的问题他也会不厌其烦地做出解答,并认真考虑人们的建议。
图片
这位谦和的画家,就是日本的钢笔画大师池田学(Manabu Ikeda),现居住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图片
游客们参观他的绘画过程,是因为他创作绘画的过程动辄就要以年计算。
996的工作是池田学的常态,为了一幅画,每天要画10个小时,一周画6天,一共画了900多天。
三米高的精细巨作,纷繁复杂,充满梦境般的想象力,其实是用一支小小的钢笔,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
图片
《复活》
乍一看,这不就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的风景画嘛。
来,咱们一起浅看一下细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大至微,把极繁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画像一部剧一样,处处都是抓人眼球的故事。
那么,这幅鸿篇巨制到底在讲些什么呢?让我来为你娓娓道来。

01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
2011年,池田正在加拿大温哥华担任访问艺术家时,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震惊了他。
9.1级地震引发了空前的大海啸和恐怖的核泄漏,最终导致日本13个县城被毁,22118人死亡。
图片
图片
2012年,池田学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日本,来到灾后地区,所见之处一片狼藉,经历了地震和海啸双重打击的灾后地区犹如地狱遗址让人扼腕。
图片
图片
就在他无比痛心之时,在满目苍夷之间赫然屹立着一树,孤独却挺拔,瘦削却不屈。
“大地最宏伟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的力量。”
图片
这一幕深深感动到了池田学,他当即决定,以地震中的这棵树为主题,画一关于生命的画。
图片
他的构思在心里不断生长,正好2013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查仁艺术博物馆(Chazen Museum of Art)邀请他去做“访问艺术家”,池田便带着妻子女儿一块来到了美国。
幅名为《重生》的画就在艺术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开始了。
图片
他要创作一幅从艺生涯中最宏大最精细的作品,这幅画的材料很简单,0.1mm的钢笔、3m×4m的白板、一些彩色的丙烯墨水。
图片
虽名为重生,但这幅画的底色是废墟,是被灾难击垮的城市。
图片
城市里是被摧毁的家园和被废弃的文明。
图片
池田学用共情的笔触,细腻勾勒出废墟之间,人们的绝望和哀嚎。
图片
图片
这幅画的主题是那棵坚韧的树,被地震和海啸围绕的生命之树,在废墟之中挺拔的生命之树。
图片
虽然身处废墟,仍繁花似锦,粗壮的根茎似乎牢牢抓住了海床,不畏巨浪的冲击。
树上的花苞,拉近看是救灾现场的帐篷。
图片
在花中间,是为生命逝去而围坐在一起哀悼的人。
图片
画中还有很多天使,和灵魂升天的场景,象征着池田学心里的重生。
图片
图片
作画期间,池田学发小一生挚友,因为癌症去世。
图片
他将对挚友的哀思埋进了画里,用小时候一起游戏的场景记录在画面中。
图片
女儿出生后,池田学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把新生儿画进人群花蕊中,婴儿如点燃希望的花粉被举起。
图片
细看废墟,不是颓唐,而是积极生活,画面里的人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图片
图片
画中有一座桥,上面是一群只看到一丝希望就要勇往直前的人。
图片
图片
他把生离死别和最美的希望画进了画里,以人生作画,以生命为题。
画中还有很多巧思,隐藏了自己的秘密。
有他两个女儿的名字。
图片
图片
有年迈的父母,和陪伴他们的宠物。
图片
有合作的艺术博物馆Chazen。
图片
还有自己的肖像,在痛苦的作画过程中煎熬的写照。
图片
重生的重头戏是画作的上半部分,颜色绚烂,到处鲜花盛开。
图片
一切的一切组成了这幅《重生》。
2016年11月7日是定稿之日,池田学在前一天不停修改,甚至画作已经被定在墙上进行展出,在艺术博物馆开门展出前他还在修改,生怕自己漏掉了什么细节。
图片
艺术博物馆的大门打开,他从梯子上下来,已经泣不成声。
3年时间,900多天的努力,10000多个小时的付出,在这一刻公之于众,他终于绷不住了,哭得像个孩子。
图片
一大早就骑车去作画,每天画足足10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在工作室的角落里躺一会儿,醒来继续画。
图片
图片
这样的日子对于池田学来说不是一天两天,就如他绘画中的细节一样,用900多天的10小时绘制出了别人眼里的天方夜谭。
图片
首展当天Chazen艺术博物馆被参观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艺术家池田学致敬,向细致入微的作品致敬。
图片
《重生》这幅画的创作周期,和池田学的人生经历几乎是同步的。
“我画了整整三年,我想,无论是描绘自然,还是灾难,逝去的人,以及新生的婴儿,或者生命得到的和失去的,都全部展示在这里了,重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永远会遭遇痛苦和艰难,然而,正因为如此,才体现了生命诞生的价值所在。”
即使经历了种种苦难,这个满脸胡茬的男人仍然留存“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温柔。
图片
或许有些人不明就里画中全部的涵义,“当人们的创伤平复之后,看到我的画,能让他们有一点心灵的慰藉,这就是我身为艺术家的责任所在,这就足够了。” 池田说。

02
0.1毫米的钢笔
画出极繁美学
小时候的池田学就有很高的绘画天赋,10岁时,开始喜欢用钢笔在画册上涂来涂去。
后来,他追寻自己的梦想上了美术学院,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决定以后只用钢笔作画。
图片
“我只用钢笔和不同颜色的墨水,我认为作画的形式越简单越好。我从小就擅长画细致的线条,因此我认为,这是最适合我的作画方式。”
图片
大学毕业后,池田学继续钻研钢笔画。
在一次滑雪过程中,他不慎将右手摔骨折,用左手画出来的动物依然细腻惟妙惟肖。
图片
后来,他开始用画面表现自然,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只在有大自然的地方生活。”
图片
图片
宏大的场景,精致的画面,奇异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不可撼动的力量。
他的画都以细节著称,在看到世界一隅的同时看到了其中的宇宙,有时甚至需要10倍放大镜才能看清其中的细节
图片
《瓦解》
《瓦解》的细节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纷繁复杂、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让他在日本插画界声名大噪,很快名声响彻海外,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
图片
很多西方画廊、美术馆、博物馆邀请池田学当“访问艺术家”。
图片
《预兆》
《预兆》的细节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极繁绚丽的背后,是几根笔和不知日夜的付出。
和大多数画师一样,在深入绘制细节之前,他会首先使用铅笔画出线稿。
图片
绘画时他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种型号的蘸墨钢笔和颜色丰富的丙烯墨水。
图片
为了让画面更加丰富,池田学还需利用水彩画出底色,以此将钢笔的硬度与柔和的底色融合。
图片
事实上,用钢笔表达丰富的细节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几乎没有修改的余地,所以每画一笔必须胸有成竹,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难做到的。
图片
就这样日复一日,抱着对最终完成的期许,池田学用极强的意志力和耐心,打磨出一幅又一幅巨作。
图片
《兴衰》
《兴衰》的细节图👇
图片
图片
这些画都是每一天数万笔的磨砺,几百天的坚持才完成的。
宏伟又细腻,壮观又富有感染力。

03
用坚持温柔世界
人肉打印机、细节狂魔、钢笔画匠人......这些常人难以达到的水平都是池田学的外号。
图片
从小开始画画,1973年出生的池田学,如今已接近半百,他仍然坚持,每天至少10个小时。
由于他的画幅巨大,一幅画的绘画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相比较于那些高产的画家,池田学的作品的确不算多。
图片
图片
现在的池田学已经在美国有了独立工作室,他的工作室会对外开放,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参观池田学创作中的作品。
图片
一般画家都需要安静的作画环境,而池田学却剑走偏锋,一边跟游客聊天一边作画。
“每一天,大家来看我的画,都会跟我交流,给我很多建议,建议我画点什么内容上去,这极大地启发了我。”
图片
图片
每一幅细节无数的画背后有无数的对话和耐心。
“可以说,我的作品实际上是和许多人一起完成的。”
图片
他的温柔和耐心是感人至深的,将别人的人文关怀妥帖安放到作品中。
他足够有耐心去聆听,更有足够的耐心去画画。
对于池田学来说,可以统计的是,每天、每月、每年花费多少时间在画画上;不可完全统计的是,每一幅画有多少笔。
图片
对于一幅画,池田学的标准是,把所有想表达的细节画上去,无论花费多长时间
这种坚持在别人看到已经达到“变态”的程度,而他却乐在其中,孜孜不倦,躬耕细作。
这也许就是他画中的魂,是真正的艺术家该有的精神。
图片
大家都可能听说过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一万小时定律”。
不可否认,努力不能决定一切,但却可以实打实地带来机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