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夏达错遗址发现8000多年前青藏高原 最早的磨制石针

 黑错达布老 2022-10-15 发布于甘肃

西藏夏达错遗址发现8000多年前青藏高原

最早的磨制石针

西藏西部最早的史前遗址夏达错遗址,发现了8000多年前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石针。这就是西藏西部目前年代最早的夏达错石器时代遗址。

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往西约40公里,有一个名叫夏达错的小湖,这是一个面积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海拔4368米。早在1992年,四川大学的霍巍和李永宪两位教授就在湖畔采集到92件石制品,其中包括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手斧”工具,人们可以用来切割加工动物皮肉,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关注。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吕红亮说:“这个遗址早年是1992年霍巍老师、李永宪老师发现的,只是一个表采的石器地点,没有地层。多年来我们一直希望找到这个地层堆积,但是跑了很多趟都没找到。在2019年调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黑土,终于发现了原生的堆积,回去我们测年之后发现是8000多年前的地层堆积。”

所谓“黑土”是指包含有燃烧灰烬或炭粒的土层,而8000多年前,包含有石器的“黑土”,显示了史前高原人群在这个地区的生存活动,它引起了史前考古学界的极大兴趣。2020年联合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49平方米的探方发掘,他们惊喜地清理出10处人类生活遗迹和1835件石制品,此外还出土了1300多件动物骨骼。测年结果显示它们属于距今8500年到7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在这个湖滨狩猎采集遗址的发掘中,还出土了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器——带有穿孔的石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吕红亮说:“石针我们知道是拿来做纺织的,可以拿这个东西来制作御寒的衣物等。所以我们倾向于把夏达错解释成为一个永久定居点,但是还有许多的研究需要进行。”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也是全球性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距今8000多年的全新世早中期,出现了全球性升温的“大暖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史前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这正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团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夏达错湖畔的营地遗址具有当时高技术含量的磨制石针、精致的细石器技术等等,这些都为研究西藏西部全新世“大暖期”发生时,史前人类生存环境和永久性定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证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