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女如兰》“姜后脱簪”

 解忧小公主学孝 2022-10-15 发布于江苏
《德女如兰》



天下太平看女人

家庭盛衰看母亲


周宣王的正妻姜后,不仅有国色天香的容貌,更有助夫成德的智慧。她是齐侯的女儿,年幼就接受良好的母教。不合礼仪之言,必不说;不合礼仪之事,必不做。

周宣王即位之初,勤于政事。进入中年后,渐渐贪图享乐,疏于朝政,不关心百姓的疾苦,晚睡晚起,精神萎靡。

看到宣王如此迷恋女色,姜后内心忧虑,她摘下头上的簪子和耳环,换上粗衣布衫,然后长跪于永巷,向宣王忏悔:“是臣妾无德无才,才使君王滋生淫乱享乐之心,夜夜莺歌燕舞,不再早朝。君王身为天子,肩负造福天下人的重责大任,而今却给天下人留下淫乐的印象。失礼于天下,有失天子的威仪,这都是臣妾的无德啊!请君王处治臣妾之罪吧!”

姜后反求诸己的贤德,唤醒了宣王沉迷女色之心:“是寡人没有道德,迷惑颠倒,这哪是王后的错呢?是我失德啊!”

自此以后,宣王勤于政事,重修文王、武王遗下的宏伟基业,以中兴周室为己任,继承文王和武王遗下的礼乐教化精神。

执政四十五年的时间,不仅有效延缓了西周王朝的衰落,而且还恢复到了周厉王前的太平局面,各诸侯国纷纷来朝见宣王,历史称这一时期为宣王中兴。

聪慧贤明的姜后,以江山社稷为重,恪尽为妻本分,以德化人,终使宣王改过自新。

夫君不贤,是自己没有功德。每个女子都效仿姜后,家庭和睦、天下太平哪有实现不了的呢?

纵观历史,无数个人或朝代的命运多舛,起因往往只在一些生活细微之处,而正是这些掌握在女子手中的生活细节,最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成败。

所以说,妇贤天下安,母贤子忠孝,女子上善之美是以德化人啊!
谢谢大家!
图片

愿108个故事唤醒您的生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