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三 北京天津自由行 (一)参观毛主席纪念堂与天安门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15 发布于北京

上世纪末也就是1999年的2月份我与妻子,一个七岁,一个六岁的外孙及他们的爷爷奶奶在北京和天津走马观花的游览了一番。

上个世纪末,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二十个年头了。人们大多数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实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壮大了,个人的财富也慢慢地增加了。

于是,旅游也成了当时比较时髦的一种消费了。那次旅游是孩子们支助的一次自由行。

那次自由行是正月初八出行的,也就是那年2月份的2月23号。是那年二十四节气雨水已过,冬天数九,九九过去的第二日,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

那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了家用小车了,吃了早饭,汽车将我们一行人送到了平遥火车站,从平遥坐火车去了太原,在太原坐火车再去北京。

那一次仍然是晚上在太原上火车,走京原线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备注附录1)下车。

文章图片1

早年的永定门火车站

文章图片2

永定门火车站

到了永定门火车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出了火车站,由定下的酒店旅行车接站。

该酒店是位于北京前门西大街上的星星假日酒店也就是前门广电宾馆。离我以前住了几次的宣武区大栅栏13号,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不太远。

文章图片3

网络图 前门广电宾馆

文章图片4

网络图 出来宾馆南面的门,就是前门大街的大栅栏步行街。

出来宾馆南面的门,就是前门大街的大栅栏步行街。

到了酒店安顿下来,稍事休息之后,我们在大栅栏步行街简单地吃了一些早点以后,便开始了来到北京第一天的旅游。

北京我已经来过多次,一些著名景点基本上也是轻车熟路了。

于是,首先带领他们就近游览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备注附录2),近距离地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并且在纪念堂里参观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

据记载毛主席纪念堂是在原来大清门的遗址上修建的。

文章图片5

大清门中华门

文章图片6

大清门

文章图片7

大清门

大清门位于皇城天安门之南、内城正阳门之北,城市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时期,初称“大明门”,清顺治元年改名“大清门”。

民国元年1912年大清门改名“中华门,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1976年在其遗址处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文章图片8

毛主席纪念堂

文章图片9

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的毛主席坐像雕塑

据记载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第一次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天便人山人海,无数人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而奔赴北京,就为了看他老人家一眼,其中有几岁的孩子,也有刚成家的年轻人,还有年迈的老人,大家对毛主席的怀念都化为了沉痛的泪水。

文章图片10

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文章图片11

毛主席纪念堂前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队伍

参观完了毛主席纪念堂后,又带领他们浏览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文章图片12

人民英雄纪念碑

稍后,参观了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并且登上天安门城楼鸟瞰了宽广壮观的天安门广场。

孩子们是第一次来北京,看到雄伟壮观的天安门,禁不住欢呼雀跃起来,天安门,天安门,我看到了天安门了!

从长安街的地下通道过去,一出通道口就是巍峨壮观的天安门城楼耸立在面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安门前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金水桥,以及金水桥两侧的华表和石狮子。一对石狮子在内测,一对华表在外侧,它们雄赳赳气昂昂,虎视眈眈地看着天安门前来来往往的众生相。

文章图片13

华表和石狮子

首先看一看那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

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更感觉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文章图片14

在那玉带似的金水桥前面耸立着一对浑圆挺拔、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柱,它的名字叫华表。

华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天安门前的华表,始建于明初的1404年。据《日下旧闻考》载:“外金水桥前立华表二,门内立华表二”。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决定迁都北京。1403年,他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及百万民工,开始营造北京城。1421年,北京城的宫殿与城垣基本完成,华表也正是此时竣工的。

华表作为一种装饰,确实给天安门广场增添了庄严、肃穆、凝重之神气。

文章图片15

古朴精美的华表与石狮子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华表的形象并不陌生,它经常伴随着北京天安门出现。 而且,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标志,在人民币、宣传画中经常出现。 古朴精美的华表,烘托着北京天安门的威严气势,既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感,又具有历史的庄重和威严感。

那么,华表有什么意义呢?据说有多种说法。

交通标识; 在上古的尧舜时代,人们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识别方向的标志。 这是华表的雏形。

文章图片16

作为识别方向的标志。 这是华表的雏形。

民意留言板; 相传尧、舜帝王时期,为了广开言路,就在一些交通要道树立木柱,以便于人们在上面针砭时弊,书写谏言。 也就是鼓励人们给政府提意见,广听民意。 因为它是木质的,于是被称为“谤木”。

天文衡量仪器 ;古代人曾经立木为竿,通过日影长度,观测地理方位、节气、天象。 由此,古人在建筑施工时,还用这个方法定位取正,也即作为一种尺度衡量参照物。

文章图片17

古代人曾经立木为竿,通过日影长度,观测地理方位、节气、天象

建筑装饰物 ;古人在建筑施工时,将华表作为一种尺度衡量参照物。一些大型建筑施工期较长,于是就改立木为石柱。工程完成后,石柱也就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保留了下来。

于是,华表就逐渐作为建筑形式,树立于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作为纪念、标识、装饰的标识。

精神图腾标志; 远古时期,人们往往会把野生动物作为本民族的部落图腾,视如神明,顶礼膜拜。

华表顶端雕刻有动物,就是图腾标志,作为一种望柱的形式固定树立。因而它被称为“桓表”,后来演变为谐音“华表”。

据说华表顶端雕刻的动物曾经是白鹤,因为白鹤象征吉祥。

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思就是说华表的顶端上雕饰的是白鹤。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华表上也是雕饰有白鹤。

只是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了现在的镜像。

北京天安门的华表,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华表顶端雕刻的动物,叫做犼(hǒu,音吼)

据说吼是龙的九子之一,是我国的第一大国兽,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体型虽小,亦能搏龙,胜后以其食之。犼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踪。有守望的习性,坐姿像狗又像狮子。

这种怪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食人之兽,喜欢远望,因而称为朝天吼、望天犼。

这个犼有特殊的意义。

天安门的前后,各有一对汉白玉材质的华表,又称作“望柱”。

天安门门前,那一对华表顶端的石犼面向宫外;

文章图片18

天安门门前,那一对华表顶端的石犼面向宫外

天安门后面,那对华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宫内。

这个镜像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天安门前的石犼叫“望君归”,意思是盼望皇帝出皇宫后,不要久出不归,迷恋山水风情,应快回宫处理朝政; 天安门后的石犼叫“望君出”,劝诫皇帝不要老待在宫内贪图安逸,应该多到皇城外去了解民情。

一正一反,劝诫皇帝要勤政亲民。

现在我们看到的华表,每根通高为9.57米,直径约一米,重约20吨。 华表由基座、柱身和柱头组成。 基座是须弥座,借鉴了佛教塑像风格。

基座外有一圈石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只小石狮,头的朝向与顶端的石犼相同。 栏杆对华表有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柱身呈八角型,有一条巨龙盘旋而上,布满云纹,有凌空飞腾的气势。

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保留了上面雕满祥云。 柱头部分雕刻有“承露盘”。

西汉武帝时,人为喝了天降甘露可长生不老,于是下令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

这种形式流传下来,只是后来取消了仙人雕像,简化为一只圆盘。

圆盘上面便是石犼雕像,下面横插云板,保留了上古“谤木”的象征意义。

天安门前后的这两对华表,以望柱的形式出现,高大醒目,端庄秀丽,是精美的艺术品。 它们富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着独特的精神、气质、神韵。我们今天看到的精美壮观的华表,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的结晶。

文章图片19

1950年国庆前,为了在广场旗杆与天安门之间留出游行队伍的距离, 石狮子和华表被平移了6米。

据说以前的狮子与华表并不在现在的位置上,建国初期北京市长彭真考虑了那时候天安门广场的现状,综合周总理的建议,把天安门前的石狮子向北移动,挪移至金水河岸边,2万多公斤重的一对华表,分别向东西各挪移了6米的相对展距,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天安门前路面的宽度。

接下来欣赏金水桥边的这一对石狮子;金水桥前面的这一对端庄威严、威武霸气、雕刻精美的石狮子堪称是体量最大的石狮子之一。这对狮子彰显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尊严。

按照说明牌上的介绍,石狮高2.2米,加上底座三米多高,重15吨。雕刻于明朝,形态优美,像有生命的活狮子。

而底座和石狮子是一整块石料雕成的,可想而知当年制作和运输这对石狮子会是多么的不容易。

文章图片20

天安门前的石狮子

文章图片21

天安门前的石狮子

天安门前的石狮子左雄右雌,公的踩球,代表脚踏环宇,是权利的象征。母的踩小狮子,代表子孙绵长!

金水桥头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传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雕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石狮子留下伤痕。

文章图片22

西侧这只石狮子的腹部有一个圆洞

另有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八国联军侵略军所破坏。

文章图片23

1939年3月,一个困倦了的行人靠着一尊石狮子睡着了 。

大体上了解了华表和石狮子的一些简介,接下来咱们走近金水桥。

据记载金水桥最初建筑于元代。设计师杨琼出身于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

公元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门前的周桥,很多人画了图送上去,都未选中。而杨琼的设计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满意,下令督建。

故宫》中记有:这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壮”,为皇城增色不少。

后来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金水桥后来的蓝本,出自南京故宫的内五龙桥。

金水桥在天安门、太庙、中山公园前共7座,三孔拱券式,南临天安门广场,北倚天安门城楼。桥栏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与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前巍峨壮丽的景色。

天安门与金水桥中间五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石桥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洞相对应。桥南(包括桥)距城门洞62米,桥与桥之间距离5米。桥稍有坡度,中间出现拱面,而且桥身中间窄,两端宽,呈“工”型。这种变化多姿、起伏曲折的线条,似“蹑玉桥之长虹”,更增添了天安门的华丽。

文章图片24

金水桥中间五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石桥

假如有人细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七座桥上的玉石栏杆全都不尽相同。

天安门中间的桥是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正中的一座最为宽阔宏大,长23.15米,宽8.55米,称为“御路桥”。御路桥左右的桥宽5.78 米,叫“王公桥”。王公桥外侧的桥较窄,宽4.55米,叫“品级桥”。在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的两座桥比品级桥还窄,叫“公生桥”。

现在人们看到的这两座桥已不是昔日的“公生桥”了,这两座桥曾于解放后扩建,桥身加宽为11.8米。桥的建筑装饰也不一样。御路桥的白石栏杆柱头上雕刻的是蟠龙望柱,下衬云板,其余四座的白石栏杆上皆雕成荷花栏柱。

文章图片25

精美绝伦金水桥

金水桥的七座桥在建制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中间的“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至于在太庙(现称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的“众生桥”,则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夫役来往使用的。

一过金水桥,就是雄伟壮观,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城楼。

文章图片26

金水桥中间的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

天安门城楼初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代称承天门,清朝顺治18年(1661年)才改称为天安门。

天安门最初设计建造;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

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总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

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文章图片27

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设计建造者蒯祥

蒯祥(1398-1481),江苏吴县鱼帆村(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建筑匠师,世袭工匠之职,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

生于洪武末年,卒于成化十二年。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

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父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蒯祥以功封营缮所丞,84岁去世后,朝廷给予“赠三代、荫二子”的礼遇,他是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他一生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皇宫前三殿、长陵、献陵、隆福寺,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裕陵等。

文章图片28

明代浙派画家朱邦绘《王宫图》,图中人为蒯祥,背后为承天门(即天安门)。

文章图片29

清朝时期的封闭式天安门广场

文章图片30

昔日的天安门广场 站在天安门城楼拍摄的千步廊与大清门

文章图片31

光绪皇帝出大清门祭天。

大清门是皇帝参加重要庆典出入之门。每年冬至皇帝要到南郊天坛去祭天,夏至要到北郊地坛祭地,孟春还要到先农坛亲耕。遇到这些大典,大清门豁然洞开,皇帝身穿龙袍,坐着御辇由此出行举行典礼。皇帝大婚时,皇后由此进宫,嫔妃由神武门进宫。

文章图片32

大清门

文章图片33

民国一段时期的天安门广场

文章图片34

1958年没有改建时期的天安门广场

文章图片35

1907年拍摄,现保存最早的天安门照片

文章图片36

1909年的天安门

文章图片37

图 | 1930年前后的天安门广场

文章图片38

这是1939年4月天安门前的情景。日伪政府在天安门城楼贴上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标语。

文章图片39

民国时期早期拍摄的天安门

文章图片40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北京日报资料图。

文章图片41

建国初期的天安门

文章图片42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

文章图片43

雄伟壮观的天安门

那时候天安门城楼已经开放了,那时候好像是一个人15块钱的参观门票,寄存了东西经过安检,从城楼西边的马道,也就是上天安门城楼的梯道,大约登了有百十来节石砌台阶,我们一行人登上了巍峨壮观,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盖顶。屋脊上装饰着象征着皇家典范的鸱吻,仙人,神兽。

大殿顶上有正脊一条,正脊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形装饰物称龙吻,另外上下两层共有垂脊8条,在垂脊的顶端各有一条小的龙吻。

龙吻也称鸱吻,螭吻,鸱尾。最初叫鸱尾,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九子。口阔嗓粗,平生好吞,鸱尾形状呈月形,有点像鱼的尾巴,又有点像鸟。

据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同时也喜欢吞火,所以历来将它装饰在屋顶上,也有避火镇灾之意。

另外八条垂脊上各有九个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下来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犬,斗牛九种形态各异的走兽。

它们中间有的是神物,是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有的则是寓意美好的瑞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还有的是神话故事中的异兽,能兴风作浪。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将它们装饰在殿堂屋脊之上,作为华丽的装饰,权利的象征,当然了也还有镇灾避邪驱火之意。

整个天安门城楼东西面阔九间,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着皇帝“九五之尊”。巨大的城楼用60根直径为90多厘米的红漆木柱支撑着。

城楼的正面是36扇中国传统的菱花格式的门窗,里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堂内有一盏大型宫灯,8个面,高6米,直径2.8米,重达450公斤左右。

另外还有16盏6个面稍小一些的宫灯作为辅灯环绕在大灯四周围。

地面铺的由苏州市御窑特制的金砖。但说是金砖,也不是金制作下的。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黄泥”用特别的工艺制作的。它虽然是用“黄泥”制作,但地位也堪比黄金,它主要用于皇家宫殿,皇陵,名刹大观等。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十分繁杂,因此,价格非常昂贵。

城楼大殿的正面还挂有8盏巨大的红色宫灯,给雕梁画栋的城楼增加了暖融融的喜气。

我们一行人上了天安门城楼,凭栏南望,偌大的天安门广场展现在眼前,长安街上的车流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广场上游人如织。

文章图片44

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

广场西边的人民大会堂,东边的历史博物馆,南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毛主席纪念堂一览无遗尽收眼底。远处的游人看起来好像蚂蚁一样蠕动。

那时候城楼里面还不让进去,门口有隔离带拦着,人们只能是隔着隔离绳从外面浏览殿堂里的情况。

走马观花的浏览了城楼,随后我们一行人从城楼东边同样是石砌阶梯道下了天安门城楼。

走向端门。

文章图片45

故宫端门

随后过端门, 端门是介于天安门和午门高耸的城楼中间的一座宏伟的建筑,端门掩映在绿树之中。一道道高大厚重的宫墙,将城内分隔出许多院落。

文章图片46

端门城楼

端门城楼宫墙上那气派的阁楼,黄瓦铺顶高高耸立,阁楼两侧是高大的塔楼,高大气派的端门,建在宽厚的红墙之上。从华丽的大理石栏杆,到铺设金瓦、线条优美的楼顶,皆完好无损。

端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紫禁城的正门,端门整个建筑 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同。端门城楼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的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明代称承天门),长达两华里。同时端门和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以显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端门至午门占地面积30680平方米。御道两侧共有左右朝房100间。明清两代是六科垣舍,也称六科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阙左右门以南有庙右门(神厨门)社左门,直通太庙和社稷坛(现已封闭)。阙左右门以北朝房是王公、文武官员集会和候朝的地方。现左右朝房由南向北顺序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过了端门广场就是故宫的午门了。

文章图片47

午门是北京故宫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后有太和门。

午门城楼在明代也称之为五凤楼。

《春明梦余录》上说:“午门即俗所谓五凤楼也。”

其实,这种俗称的来源,比午门要早得多。《明一统志·庐州》记载:“五凤楼在府城上。唐天祐中,张崇筑城创楼,凤集其上,因以纪瑞。”

可见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当时从隋唐、宋代流传下来的。

午门正面的三座门是由出入官员的身份而定,中门为皇帝专用,另外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

余外通过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以从中门出宫。

午门墩台的两侧建有钟鼓楼。因午门正楼两侧,前后建有重檐攒尖顶的四个方亭,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因此也称为“五凤楼”。

文章图片48

午门 “五凤楼”

午门也是皇帝颁发诏书的地方。每年的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发次年历书的典礼。遇有重大事件和战争,以及大军凯旋而归则要在午门举行重大仪式,同时也是皇帝处罚“廷杖”官员大臣的地方。

至于民间传说推出“午门斩首”,那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旧时犯人斩首一般是在菜市口等地的刑场处决的。

简单介绍了午门的一些典故便到购票处买票参观故宫博物院。

那时候,春节刚过,游人如织,午门前的几个购票处都排满了购票的人群。

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人少的购票处排队买票。好像那时故宫的门票已经是每人三十元还是五十元了。

文章图片49

午门售票处

时间也不算太长,我们买好了参观劵,便随着参观的游人鱼贯而入。

接下来走进故宫。

文章图片50

早期的紫禁城

(备注附录1)永定门火车站:也叫北京南站。

清光绪23年(1897年)的北京南站,它的历史位列诸站之首。追溯北京南站的建站历史,不能不提到早年的马家堡火车站和后来的永定门火车站。

文章图片51

早年的永定门火车站

北京南站前身是清末修建的马家堡火车站,是一座由英国人监制、车站外形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按照客货两用设计承担着京汉、京沈铁路上的运输业务,是当时北京城的火车总站。

马家堡火车站诞生于大清王朝末年的风雨飘摇之际,注定命运多舛。建站伊始就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强烈反对,直到清光绪23年 (1897年)才由丰台接轨在距永定门西南3公里的马家堡村村北修建了窄轨火车站。

1898年为便于人们乘车,英国人在车站之北一里的凉水河上修建了一座水泥桥,取代了原来的土桥。因桥是用洋水泥又是洋人所修,当地百姓俗称为“洋桥”。自此,桥为地名,沿用至今。

马家堡火车站建成后,带动了周边地区商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于1899年承建了从永定门至马家堡一条长约7.5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也就是老百姓称呼的“铛铛车”,使这一地区更显繁荣之态。下了火车的旅客直接换乘有轨电车可以方便地进城了,因而这条线路受到了旅客们的欢迎。它是北京最早的有轨电车,也是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文章图片52

北京最早的有轨电车,也是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1900年四、五月间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因马家堡火车站为英国人修建,车站及英国人居住的小洋楼首当其冲遭到义和团焚毁,史称“洋楼台事件”。随着马家堡火车站被义和团捣毁,仅存数月的有轨电车线路,也成了世界上最短命的电车线路。电车被砸烂、电线杆、轨道被拆掉。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命运同火车站的命运一样也寿终正寝了。

这之后马家堡火车站虽经修复,并于1902年接待过西逃回銮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但随着前门东西车站的相继建成,马家堡火车站也就风光不再,直至荒芜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铁路从马家堡经永定门修到北京内城前门东侧,称为前门火车站。而马家堡火车站在1902年撤销后,向北移动一公里,在新修的京汉、京沈宽轨铁路旁建立了马家堡临时停车站,后来更名为永定门火车站。这是车站的第一次迁址。

文章图片53

早年的北京南站

新中国建立第十个年头的1959年1月,在北京内城东南角开工兴建了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火车站,9月开通运营。在此期间,为缓解修建北京站期间所带来的运输压力,在距离老永定门火车站向西一公里的彭庄村修建了新的永定门车站。1958年新的永定门车站投入使用,次年老永定门火车站被拆除。当初在彭庄修建永定门火车站是作为临时车站使用,设计寿命仅为10年,没想到受岁月命运的捉弄,永定门火车站竟然超期服役了38年。这是车站的第二次迁址。

永定门火车站自1958年建成后,一直担负着多条干支线的旅客到发和中转业务,特别是各线各次慢车的终到、始发和路过作业。所以,在京城人们的眼里永定门车站是个“慢车站”。由于乘坐慢车的多是普通老百姓,又以农民居多,因此,永定门车站是最具平民化的车站。

(备注附录2)延伸阅读;毛主席遗体保护细节:从火化到永久保存 历史李老师

文章图片54

笑容满面的毛主席

1956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休息间隙,毛主席接到了秘书送来的一份关于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毛主席看完后当即挥笔写下“毛泽东”3个大字,想了想,他又在名字后面写上日期“一九五六年四月廿七日”。

有了毛主席带头,现场周总理、朱德、彭德怀、董必武等136人都在倡议书上签了字。

《火葬倡议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节省装殓和埋葬的费用,也无碍于对死者的纪念,这种办法虽然在中国古代和现代还只有一些人采用,但是,应当承认,这是安置死者的一种最合理的办法,而且在有些国家已经普遍实行。

因此,我们倡议,在少数人中,尤其是在国家机关和领导工作人员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死了以后实行火葬。为了火葬的方便,除了北京、上海、汉口、长沙等城市已有火葬场外,我们建议,国家还可以在某些大中城市和其他地方修建一些现代化的火葬场。我们认为,安葬死者的办法应当尊重个人的自愿。

推行火葬的办法必须是逐步的,必须按照自愿的原则,不要有任何的勉强。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有土葬的习惯,在人们还愿意实行土葬的时候,国家是不能加以干涉的,对于现存的坟墓,也不能粗暴处理。对于先烈的坟墓以及已经成为历史纪念物的古墓都应当注意保护,对于有主的普通坟墓,在需要迁移的时候,应当得到家属的同意。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名。凡是签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行火葬的志愿。

时间到了1957年10月,毛主席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提到了葬礼要简单举行,他说:“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这是改革旧习惯。把这个习惯改过来,要通过大鸣大放,也许是小鸣小放,争一番。”

当然,毛主席深知要改变几千年土葬葬俗难度极大,所以他率先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对于死亡,毛主席从不避讳,多次公开谈到这个问题,而且所说的话都通俗易懂。

1960年年9月,毛主席在武汉接见了第二次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期间他谈到了关于死亡话题。毛主席说:“(蒙哥马利)元帅是特别人物,相信能活到100岁再去见上帝。我不能,我现在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73岁去见上帝。我的上帝是马克思,他也许要找我。”

蒙哥马利则哈哈大笑,说:“马克思可以等一等,这里更需要你。”毛主席也笑了,接着他列了5种死亡方式:被敌人开枪打死;坐飞机摔死;坐火车翻车翻死;游泳时淹死;生病被细菌杀死。毛主席还进一步解释,“这五条,我都已准备了。”

文章图片55

晚年毛主席批阅文件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逝世。当晚,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会议,会前他提议全体参会人员起立为罗荣桓默哀。

从罗荣桓遗体告别式现场回来后,毛主席很长时间茶饭不思。一天,毛主席跟保健护士长吴旭君闲聊。或许看到自己战友们一个个逝去,毛主席对吴旭君说了一番流传甚广的话。

毛主席说:“我死了,你们可以开个会,你穿得好点上去讲话。”
吴旭君显得很懵,就问:“我上去?说啥?”
毛主席说:“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一个胜利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接着又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毛主席以这样的态度看待生死,跟他所坚持的彻底唯物主义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看过毛主席讲话原稿或者选集等资料,就会知道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就是如此,体现出一位作为共产党人的豁达和开朗,且一直到逝世那一刻。

毛主席是伟大领袖,国人都希望他能长寿,可人的身体各种器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可避免。

1971年,78岁的毛主席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明显加深,体力更大不如之前。这一年冬天,毛主席患上了“大叶性肺炎”,身体更加虚弱。1972年1月,毛主席突然高烧休克,抢救回来后身体情况越发糟糕,先是听力减退,接着腿脚浮肿。

到了1973年,毛主席又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这困扰了他近两年时间。1974年冬,毛主席进食出现问题,这时他除了患上运动神经元萎缩症之外,又患上肺心病、冠心病和血中含氧过低症等即便。

同年,毛主席在接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时,罕见地对他提到了自己身体情况。毛主席先是指着自己头说:“这部分很正常,我能吃能睡。”接着拍了拍大腿,说:“这部分不大好使,走路时有些站不住。另外,肺也有点毛病。”

不久,毛主席跟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福特会谈时,再一次提到了自己身体情况。毛主席风趣地说:“我身体情况很不好……我与上帝有个约会,我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1976年9月8日,毛主席在世最后这一天。

这一天毛主席在工作人员帮助下,看书、批阅文件多达11次,前后时间近3个小时。这一天,毛主席昏迷时间很长。晚上7点10分,毛主席突然呼吸急促,护士孟锦云立即给他按摩胸部。这时毛主席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这是毛主席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时毛主席躺在床上无法动弹,身体上下都插着各种用途的导管,鼻孔里更插着鼻饲管。医生立即将氧气管放到毛主席鼻孔处,几分钟后呼吸恢复正常,可再也没有苏醒过来。时间进入9月9日,零时4分,毛主席血压无法测出;零时6分,毛主席自主呼吸完全消失;零时10分,抢救结束,毛主席走完了一生。

毛主席逝世两个小时后,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会议,紧急磋商三个问题:主席的后事问题;遗体如何处理;葬礼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北京吊唁。

前面提到,毛主席早在建国之初就火化倡议书上签字。所以,会议最初决定短期对遗体保护,目的是顺利完成15天的葬礼,然后火化。但是,因种种原因,最终决定对毛主席遗体永久保护,并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将遗体放在水晶棺里供全国人民永远瞻仰,这样更有教育意义。

遗体保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员来处理。这项特殊任务,落在了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杨纯、徐静等人身上。刘湘屏和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杨纯商议,决定将这项任务交给时任医科院基础医学组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

9月9日拂晓,刘湘屏和徐静就坐上了前往中南海的小汽车。汽车从中南海北门进入,在一排灰色平房前停下,这里是毛主席最后的住所。自唐山大地震后,中央考虑到中南海游泳池住房抗震性不够,就把毛主席转移到1974年修建的战备房子居住,对外代号“202”室。该房子建成验收后,还进行了各种检测,能抵御一定当量核爆、地震、化学辐射等。

一进入房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就来了,他深情严肃地说:“今天让你们来,主要目的是商讨遗体保护问题。”汪东兴要求刘湘屏和徐静在最快时间拿出毛主席遗体保护方案,并提交中央政治局。

时间紧迫,徐静考虑一会向汪东兴提出3点要求:一是、立即回去跟同事们研究保护方案;二是、要先看看毛主席遗体情况;三是、给出一点时间准备各种防腐药品、器械等。

汪东兴同意了,接着他带领刘湘屏、徐静进入毛主席卧室,两人仔细检查了毛主席遗体,并将情况一一记录。回去后,由徐静担任组长的3人小组成立,其他两人分别是形态教研室的副主任陈克铨和解剖教研室副主任张炳常。3人碰面后立即商讨毛主席遗体保护方案,上午10点他们带着药品、器械等物品赶到中南海。

在毛主席住处旁的一间大会议室里,华国锋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汪东兴的安排下,3人悄悄进入会场在后排坐下。3位医学专家从来没遇过这样的场面,在汪东兴的鼓励下,徐静将毛主席遗体保护方案进行了汇报。

还没有汇报结束,有领导插话问:“你现在究竟有多大的把握?”徐静已经顾不上紧张,以自己的专业角度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回答,他说:

“我们3个人都是医学院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的老师……对遗体保存我们是有把握的,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但对主席遗体的保存大不同,不但不能腐烂,还要让人民群众瞻仰,这种我们没有遇到过,也是没有做过,但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探索。”

徐静话音刚落,华国锋直接拍板:“好,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去办。长期保护好毛主席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你们能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就不会忘记你们的。”遗体方案批准后,徐静小组立即着手毛主席遗体防腐工作。

徐静3人顾不上吃午饭,就立即先把毛主席住处彻底打扫和消毒。3人是多年同事,配合得非常默契,加上平时跟遗体长期打交道。大家先把大量防腐液注入毛主席遗体,这会出现一个问题,遗体会出现肿胀现场。

徐静不知道肿胀现象何时消退,张炳常根据经验认为24小时内。徐静还是不放心,3人完成遗体初步防腐的工作后,就一直守候在毛主席遗体旁,仔细观察遗体的变化,并详细做了记录。

后来证明,注入防腐剂和进行遗体变化记录非常有意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徐静3人进行防腐工作时,经中央批准,负责给毛主席赶制中山装的师傅们来了,他们需要重新量寿衣尺寸。

同时,理发师周福明则给毛主席进行最后一次理发。周福明后来回忆说:“我这个头发给老人家理好了,我觉得这是最难的一次理发。这么多年理发,我也没觉得难,就这一次非常非常难。这时候我的眼泪已经哭光了,主席去世以后,我们感觉天塌下来了,眼泪都哭没有了。”

另外,北病理科马燕龙技师给毛主席化了妆容。根据葬礼安排,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遗体告别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月11日凌晨3点,毛主席遗体从中南海转移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徐静3人小组全程参与,他们细心设置毛主席遗体周围的温度、光照等,并直接参与华国锋主持的会议。徐静很担心出现意外,可他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9月的北京气温依旧很高,按照遗体保护要求,大厅里所有制冷设备都启动,气温也很低,可前来瞻仰的人太多,产生大量热源,这必然会影响遗体保存。

徐静等人研究后,做出以下决定:先是撤走现场的负责演奏哀乐的解放军军乐队,哀乐改为播放;其次在遗体上加盖玻璃棺罩。9月18日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毛主席的遗体被转移到了一个叫“769”的地方,进行进一步防腐。

9月20日,全国各地顶级防腐专家齐聚一堂,大家讨论了长期保存毛主席遗体的方法。会议现场,湖南医学院王鹏程教授专门介绍了马王堆汉墓千年不腐女尸辛追出土后保存经验。事实上,毛主席遗体转移到“769”当天,就浸泡在一种特殊的药液中。

这种药液参考了当年辛追古尸棺内的液体成分,有很强的防腐性。10月8日,中央下发《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决定在毛主席纪念堂建成之后,将安放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接下来就是水晶棺的研制工作,负责这项任务是国务院第九办公室,简称“九办”,领导是谷牧同志。谷牧立即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专用设备研制组(即水晶棺小组),组长是北京市计委副主任韩伯平,副组长是北京市玻璃总厂厂长肖秧和国家建筑材料局祁俊。

水晶棺研制小组充分听取了徐静等从事遗体保护人员的意见:水晶棺里不能存在能让细菌生存的环境;保持低温同时需要尽可能高的湿度;光照不能对皮肤造成破坏。总之一句话,水晶棺要保证毛主席遗体放入后万无一失。

水晶棺小组经过中央批准后,立即进行分工,将水晶棺研制工作进行落实: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任务,所有参与研制水晶棺的人员全力以赴,可研制工作并不顺利。第一块出来后发现水晶里存在气泡、斑点、析晶等问题,这根本不能使用。此后,经过技术人员若干次攻关,直到1977年5月,才由上海新沪玻璃厂成功试制出符合标准的水晶玻璃。

6月底,其他玻璃厂也传来好消息,紧接着各地质量上乘的水晶运到北京第一机床厂进一步研磨加工。在研磨水晶过程中,中央对工艺美院设计的梯形水晶棺提出改进方案。最终水晶棺由5块水晶大板组成,分别是两块侧板、两块端板和一块顶板。

由于水晶棺需要2米长、1米宽、0.08米厚的水晶大板,当时无法直接制造,只能靠水晶板一块块焊接出来的。焊接对技术要求很高,要保证从外面瞻仰毛主席遗容时脸部不能变形、变色。

据当年北京玻璃厂605分厂技术科理化实验室工程师曹金瑞晚年回忆说:“焊接这活儿由老技工石维成来干。水晶熔点超过2000℃,必须在熔化的一瞬间完成焊接,他用氢氧焰喷射灯紧盯焊缝操作,厚厚的金属防护服上冒着烟,得由专人往他身上浇水,双脚都泡在水里。最终完成的水晶棺板材,其纯度达到了'六个九’——99.9999%——至今全世界也再没有人生产出来。”

1977年8月初,完美的水晶棺终于成功制作完毕。8月18日,水晶棺运进刚刚落成不久的毛主席纪念堂。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毛主席纪念堂向广大人民群众正式开放,所有人可以瞻仰毛主席遗容。

文章图片56

毛主席遗容

安眠在水晶棺中的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身上覆盖鲜红的党旗。毛主席遗容安详,在灯光的照射下,如睡着一样。

如今每年毛主席诞辰之日,毛主席纪念堂外瞻仰遗容的人早早就排起了长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