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大代表专访|侯艳: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

 源源不断 2022-10-15 发布于宁夏
侯艳定妆照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

只有干出来的辉煌

——专访党的二十大代表、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党支部书记、院长侯艳

中国艺术报记者  陈思静

时隔22年之后,侯艳携宁夏秦腔剧院新版《狸猫换太子》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完成了一场关于经典的赓续、关于新旧两个版本两代人的重逢。“22年前我们年轻人还不知道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市场萎缩,财力也有限。22年后的今天,我们进入新时代,一切都是最好的,我们想用这部剧向老一辈导演和艺术家致敬。”侯艳说。
从4岁登台开启秦腔之路,到2011年凭借《武松杀嫂》《花木兰》《安安送米》三部折子戏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再到担任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多年来,侯艳从未间断对戏曲艺术的追求与探索,她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她致力于用戏曲的方式讲好宁夏故事、中国故事,用艺术语汇传递党的精神、党的声音;她送戏到乡村、进校园,精心帮扶文化大院,深受群众喜爱。2017年,侯艳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这次她再次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坦言,一定履职尽职,不负党和人民对她的信任与厚爱。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侯艳特别喜欢这句话,她把这句话加进了剧院新推出的秦腔原创现代戏里,这也是她多年戏曲艺术实践的写照。


从“出走”到“回归”

侯艳出生于梨园世家,母亲是宁夏固原地区秦腔剧团的台柱子罗晓英。4岁她便和母亲同台,出演《祝福》中的小阿毛,之后进入科班开始艰苦的学艺之路。侯艳坦言:“小时候特别骄傲别人说我是罗晓英的女儿,但是长大后就觉得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16岁时,凭着扎实的基础,侯艳成功进入宁夏秦腔剧团。但是好景不长,1993年,由于剧场拆迁,剧团没地方排练,除了少量的下乡演出任务,演员们都赋闲在家:“正值青春年华,正要奉献自己光和热的时候,单位拆迁,没事可干,让邻居说像下岗职工一样,而我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但当时我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或许“青春的能量太足了,必须在哪里释放掉”,或者是好奇心的推动,那段时间,侯艳摆过地摊、当过影楼模特、歌手甚至影视演员,其中电影《大话西游》中的观音姐姐更广为人知。
受大环境的影响,当时侯艳出去不敢说自己是唱戏的,只说是搞艺术的,“内心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自卑”。而对比当时剧团几百块钱的基本保障工资,侯艳拍摄一集电视剧就可以拿到几千块钱,这对她也是极大的诱惑。
但要在戏曲舞台上超越母亲证明自己的念头,让侯艳一直没有离开过戏曲艺术。在拍戏的同时,她又拿着拍戏赚到的钱去学戏,“《武松杀嫂》《窦娥冤》《秦雪梅吊孝》这些都是那几年学的”。1997年,剧场重建,侯艳也回到剧团。而这段“出走”的经历帮助侯艳拓宽了对角色的塑造能力,也帮助她厘清了方向。

“当时剧组拍戏时有一个戏中戏,就是《窦娥冤》,我应导演要求客串了一下。结束以后现场掌声雷动,现场工作人员都看入迷了,当时那种感觉一下触动了我,原来戏曲所带来的艺术感受和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我从小科班学习那么多年,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我为之追求的东西放弃了。当时一下子决定,拍完这部戏以后我还是要'回归’。”她说。


好的作品能引发观众思考

也是在1997年,母亲罗晓英担任银川秦腔剧团(后与宁夏秦腔剧团合并,成为宁夏秦腔剧院)团长,决定创排《狸猫换太子》,并带侯艳去甘肃买来《狸猫换太子》的剧本。“那天晚上看完香港回归的仪式以后,我们坐车去兰州,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侯艳说。2000年,秦腔《狸猫换太子》成为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的一匹黑马。
因此《狸猫换太子》对侯艳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和母亲同时是两个版本演出的推动者,也是剧中李妃的扮演者。这对她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算是梅花奖之后我第一个大的作品,如果这部戏在业内站不住脚,我的艺术生涯就算告一段落了。从剧院的角度,我在挑战22年前的老版本所获得的19个奖项,如果不成功,对剧院也是巨大的打击”。
戏曲艺术如何守正创新,是每个戏曲表演艺术家都绕不开的话题。对于新版《狸猫换太子》,侯艳的“答卷”是剧本、音乐保留经典不变,但导演风格更加写意、细腻,舞台效果整体大气,服装多是渐变色,更时尚,大胆起用年轻演员担纲主角等,这份“答卷”博得了满堂喝彩。而她更早一些的作品《武松杀嫂》,则从人性、女性的角度改写了剧本,给角色注入了新的灵魂。
在侯艳看来,一个好的作品能引发观众思考:“现在我们有这么雄厚的实力、这么好的支持,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滋养心灵、引人思考。”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她更致力于要把党的声音、党的政策,用最艺术的、最接地气的方法传递给观众。
由她带领剧院创排的秦腔现代戏《攒劲女人》便是如此。该剧根据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耀梅真人真事改编而成,讲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人不屈不挠,立志改写人生轨迹的动人故事。

去年团队一直在酝酿、采风、创作这部剧,“每一次采风对我们文艺工作者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侯艳坚信,《攒劲女人》演出时会让老百姓感受到贴近生活:“贴近生活不仅仅是说像他们,因为舞台艺术一定有它的艺术空间,这个艺术空间特别值得我们去把握、利用。”


从舞台到地头

“秦腔艺术就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带着这样的认知,从1990年进团至今,侯艳积极参加送戏下乡等公益性演出,走过了宁夏所有的偏远、贫困地区。有时一天要走3个村子,演出9个小时,午饭只能在路上啃面包;天还没亮就开始化妆,天黑回到酒店才能卸妆、吃饭;三四个演员和老乡挤在一个坑上,“前三天根本不敢翻身,只能背靠老乡夫妇,到后几天,演出强度太大了,累得什么也顾不上了,能坚持到回去就行”。但她坚持惠民演出,因为“远离泥土,观众层就断了,没有人看,这样的艺术迟早会消亡。所以,想让艺术更好地往前发展,就必须找到艺术的根、找到它的魂”。

侯艳参加社区戏迷见面会

侯艳也清晰地感受到宁夏新农村建设以及近十年文化事业发展的变化:“以前即使有大篷车,有些村庄路太窄了,大篷车也没法进去,只能由演职员工把那些东西背着步行到村庄。而没有大篷车就等于没有舞台了,我们只能在平地上演出,远一点儿的观众就看不清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没有了。一是道路修得非常好,大篷车能进去,二是即便大篷车进不去,村里也会有党和政府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搭建的'乡村文化大戏台’,完全解决了我们演出场地困难的问题,使我们有条件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平日没有演出时,当地村民就在舞台上自娱自乐。这也给了侯艳灵感,她带领剧院结对帮扶5个文化大院。由剧院派专人驻扎文化大院,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同时提供硬件扶持,帮助他们解决服化道问题,从而达到“头雁先飞、带领群雁齐飞”的目的。
另一方面,侯艳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幼儿园、小学开设特色班,中学设立戏曲研习社,大学开设戏曲剧社,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为传统文化赓续传承、发展壮大奠定一定的基础。“我们还和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达成合作培训协议,因为疫情,还没有挂牌。我们想要从大一的留学生开始培养、熏陶,这样他们毕业回到自己的国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已有相当的了解,每个人都能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她说。
对于戏曲文化的传播,侯艳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于秦腔艺术,而是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你才能从中获得文化自信,才能走得更远”,侯艳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