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略引航

 龙眼世界 2022-10-15 发布于广西

战略引航

一种颇有见地的观点认为:成为学习的优等生,小学看家长,初中看老师,高中看自己。那么,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家长怎样做才能有所作为呢?

自从外孙女今年秋季入初中以来,明显感觉到小学初中两重天:初中科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孩子早晨7点上学,晚上10点放学,除了中午回家吃饭之外,鲜有和家人说话的空闲。

各科老师竭尽全力比拼赢在在起跑线上:作业质量第一时间予以通报,考试结果列表逐题统计,得失所在一目了然。周末和国庆节的大好时光,各科老师争先恐后争分夺秒---塞满作业,每天催收作业打卡到午夜。

家长除了甚为感动,且按老师吩咐督战之外,既

无帮忙的时间也无帮忙的必要。在此境况下,家长怎样为孩子的学业成绩保驾护航呢?

我认为,家长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培养孩子战略引航的思想。所谓战略引航,就是着眼全局和长远,拟定打赢【考取心仪高中】这场鏖战的战略方针,引领直达中考目标的学习航向。

如同身经百战的马拉松赛跑运动员,谙熟行百里

者半九十的道理,懂得比赛比的不是谁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谁赢在终点线上。赢在终点线上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是拼竞赛动力—谁有敢于拼搏勇于胜利的强大意愿和百折不挠无坚不摧坚强意志则谁赢;第二是拼竞赛耐力—谁拥有持久不衰的支撑体力和忍耐力则谁赢;第三拼竞赛法力—谁能巧施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则谁赢。

而中考致胜的方略,就是把马拉松赛的竞争力移植到学习上的学习力。学习力的核心内容,第一是学习动力—将长远的宏大的学习目的化为学习动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是赢得中考的定海神针;第二学习耐力—持久的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是赢得中考的基本保证;第三学习法力—将事半功倍的学习办法运用自如,是赢得中考的不二法门。

致胜之道既要有理论层面的逻辑支撑,更要有践行层面的功夫助力。所以,赢得中考必须把中考的致胜方略变为落地生根的有效措施。

【学习动力是赢得中考的决定因素】。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在于为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所激发出来的,把自己培养成真正学霸的信念/决心和习惯的内驱力:一是视求知与睡眠/饮食等量齐观,成为生命的欲望;二是把个人兴趣从玩手机/看言情小说/早恋等低级趣味的即时享受,上升到【体悟求知成功的自信/感受老师肯定+同学尊重+家长认可的荣光】/【憧憬人生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家业有成】的价值等高级趣味的延期享受上来。

在学习中有了这样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学习就不再是讨厌的、与自己的人生无关的负担了。因此唯有学习力,才能让孩子真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家长最大的作为,在于使尽浑身解数引导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耐力是赢得中考的基本保障】我们对中考耐力的目标是创造古代长勺之战的阵势,运用《曹刿论战》中“彼竭我盈”的战术,决战中考克敌制胜。策略是从长计议,建立学习与睡眠/饮食/运动平衡的思想,扬弃厚此薄彼的做法。在行动上为孩子牢牢守住睡眠/饮食/运动三条健康底线,确保中考以充足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和持久的耐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坚决拒绝任何牺牲睡眠/饮食和运动时间用于学习的行为,警惕长此以往中考“彼盈我竭”功亏一篑让人坐收渔利的后果

保持学习与睡眠/饮食/运动平衡不仅是赢得中考的基本保证,也是成长身体发展事业的重要条件,

更是健康长寿五福临门的奠基工程。

学习法力是赢得中考的不二法门】学习法力即学习规律和方法的神力。“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其中百分之一的灵感最为重要”,爱因斯坦的结论是:成功的秘诀在于智慧引领下的辛劳。所以中考成功在于谙熟学习规律和方法之后的努力。包括学习科目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学习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的规律和方法,获取(输入)/记忆(储存)/运用(输出)知识的规律和方法。

首先应当适应各科老师施行的教学方法,然后是整合科目和环节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建立自己特有的学习模型(包括测评模型/外语模型/动力模型/理科模型/导图模型/效率模型/文科模型/反转模型/冲刺模型)和计划。一个包括明确的目标/达成的方法/清楚的阶段/每阶段有具体成效的完美的长期学习计划可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学习变得紧张而有序。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学习亦然,学习是终生之事,学习的本质是自学。

小学阶段的知识只占基础教育知识总量的3%;所以学习的重点是打好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培养个体学习的习惯,这个任务老师鞭长莫及,而家长恰好可以弥补,所以小学看家长是恰如其分的。

初中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老师的示范中学会学习,尤其是树立战略引航思想,为高中自学做好铺垫。高中的目标是迎接高考,冲刺总分的最大化,需要协调各科成绩,提升潜力科目分数–而这一切,责无旁贷,只能看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