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与地方武装整合

 张洪清 2022-10-15 发布于北京

一、

1928年4月,蒋介石在江苏徐州再次进行北伐。

5月,北伐军彻底击败著名“诗人”张宗昌的部队,奉系在山东的统治崩溃。

6月,北伐军进入京津地区。

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改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全国“统一”。

同年,蒋介石宣布将开会解决地方实力派中最重要的问题:军队。

对于老蒋的提议,各大佬“积极响应”。

西北军的冯玉祥声称:“全部移归中央节调”。晋绥军的阎锡山坚定的表示:“欲图建设,必先裁兵。从积极方面说,训政开始,百端待理,非财力不足以进行,欲整理财政,则须裁兵;从消极说,吾国连年苦兵,民不安生,非裁兵不足以谋促工商,望一致促裁兵实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也大义凌然的表示:“力促裁兵”,“以中国现在财力而论,决不能够供养如此巨额的军队”。

其实三方大佬各有各的算盘,三方私下加紧联系,力抗老蒋。

二、

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后,除了东北军和其他不知名的部队外(张学良对老蒋有大功,裁军不能裁,这就让其他大佬找到了口实,说老蒋借中央集权之名清楚异己),全国的总兵力已经达到220万。主要是合力北伐的诸位大佬: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党军,也称中央军。老蒋一生头衔无数,他最喜欢的还是校长这个称呼)。老蒋实际控制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和福建,再加上远东的金融中心上海,依靠江浙沪的财源,老蒋这个后起之秀一跃成为最大最强的军头。

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实际控制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第一次北伐冯玉祥拿下了人口大省河南,二次北伐冯玉祥从老蒋那里分到了山东省。战争使得冯玉祥的军队从10军增加到了18个军(收编的杂牌军部队),实力强大。

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其手下将领多是山西人,尤其是出生于五台山,因为阎老西就是山西五台山人,也被称为五台山系。这和老蒋重用浙江人是一个道理,蒋的故乡奉化县出了七八十个将军,这都得益于蒋的提携,蒋是一个很念乡情的人)。二次北伐的成功使得阎锡山分到了北京和天津两个大城市,加上原有的地盘(山西、察哈尔、绥远、河北),阎锡山把军队扩充到12个军。

广西三杰为代表的第四集团军(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基本盘为广西,北伐时只有一个军,北伐后扩充到4个军,又收编了唐生智的5个军和另外3个杂牌军,实力大增,湖南和湖北作为第一次北伐的战利品被桂系收入囊中。广东的实力派李济深和桂系走的很近(李同样反蒋)。

1929年1月,裁军会议正式开始。蒋定下了四个原则:一曰不偏私。……关于国军裁留之标准,乃认全国所有之军,为一整个不可分之单位,整个国军之下,不再认有其他之单位。二曰不欺饰。本会此次集议,务以公开与诚实为标,依于条例规定之职责,负责施行严格之点验与检查,务使此裁编名实表里相符。”“三曰不假借。对于裁编遣置,决不使有国帑分文之妄费,亦决不使被遣士兵有一人之不得其所。”“四曰不中缀。本会承受中央重大之付托,惟有以志诚奋勇之精神,期全部目的之贯彻,不为难行之提议,亦决不以宣言而自画,且不唯裁遣冗兵、厘定军制而已,尤将财政之统一立建国之基础。”

原则一出,各军系强烈反对,裁军根本不公平,老蒋的中央军不怎么裁,老蒋的盟友张学良的东北军不裁,裁的都是冯、阎、李等人的军队,值此乱战之世,没有军队那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老蒋摆明了要削弱异己(蒋也知道他们会强烈反对,但蒋需要的只是一个开战的理由,只要他们反对,那么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中央名义讨伐不臣)。

至于原则中的将军队集中改编为国军;财政统一;裁军要真裁,妥善安置等原则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

1月份开的会,3月份大战就爆发了,蒋介石和桂系就干了起来(史称蒋桂大战),桂系战败,被迫同意进行表面上的裁军。

10月,蒋介石和冯玉祥干了起来(史称蒋冯大战),冯玉祥战败。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组成了百万大军(实际人数80万)同蒋的五六十万中央军展开激战。关键时刻,蒋的盟友张学良率领东北军破关而入,直接导致了反蒋势力的崩溃(蒋介石很大方,只要这位拜把兄弟愿意入关助战,所需军费好说,黄河以北的土地归张学良节制)。

三场大战使得反蒋势力大为缩减,要么缩减军队编制、要么就是自己家的军队跑到了老蒋那里被收编、要么就是丢掉了地盘(桂系失去了两湖,晋系丢掉了察哈尔和河北,冯玉祥更惨,直接整个西北军系统都崩了)。

三、

1932年,福建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在福建起兵反蒋,最终被蒋打败。其部队被整编,指挥层大换血,番号改为第七路军,随后,南京中央命令将第七路军各部调驻河南等地整训,其中第六十师驻开封,第七八师驻归德,第六一师驻蚌埠,第四九师驻武昌。十九路军原指挥官蒋光鼐、蔡廷锴等人流亡海外。这支由广东人组成的抗日铁军消失在了历史的风中。

长征途中,老蒋一方面要“剿共”,另外一方面以追击红军为名不停的打击西南地区的实力派军阀。以贵州军阀王家烈为例,1935年初,中央军薛岳部追击到贵州后,趁着王家烈不在家,直接就抄了王家烈的大本营贵阳,这下把王主席干懵了,自己起家的遵义刚被红军占领,这下大本营又让老蒋给抄了,王家烈实在是悲催。王家烈部原黔军第一师被改编为第103师,师长何知重;原黔军第二师改编为第102师,师长柏辉章;犹国才部改编为第121师,师长吴剑平;蒋在珍部改编为新编第八师,师长蒋在珍;侯之担部改编为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沈久成。改编后的原黔军主力先后被调往川鄂等地整训。至此,黔军彻底瓦解,黔系实力派的领袖王家烈离开军队,到南京挂了个闲职。

四川是天府之国,可以供养大量的军队,在军阀混战的四川一共有100多个团。

1935年,老蒋先是统一了编制,杨森的第20军继续保留原番号,杨森任军长,所属各部统一改编为第133师、第134师、第135师。刘湘的第21军扩编为第21军、第23军、第44军3个军,刘湘兼任第21军军长,下辖3个师。第23军军长潘文华,下辖2个师。第44军军长王缵绪,下辖3个师。刘文辉的第24军继续保留原番号,所属各部统一整编为3个师。邓锡侯的原第28军番号改编为第45军,邓锡侯任军长,所属各部统一整编为5个师。田颂尧原第29军改番号为第41军,所属各部整编为3个师。田颂尧本人则因“剿共不力”被老蒋撤职查办,不久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虚职,长期居住在成都不愿去南京,逐渐淡出军阀纷争。田颂尧的副手孙震出任29军军长。

图片

注:刘文辉和刘湘是堂叔侄关系。老蒋选择了刘湘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一向不善于用人的老蒋这次真的选对了人,后来刘湘在四川各路军阀中独占鳌头,统一了四川。当年350万四川人出川抗战,牺牲之惨烈让人动容(发起人就是刘湘)。

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老蒋再次击败反蒋势力,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被迫流亡海外,其部众整编后被中央军的余汉谋控制。桂系也遭到了进一步的整编和裁军。

西安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前,老蒋将流亡关内的东北军进行整编(另外还有西北军残部杨虎城)。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番号被撤销,所属部队改编为第38军,由孙蔚如任军长,下辖两个师以及两个独立旅。杨虎城被迫出国。至于东北军则调至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整编为4个军,每个军辖2个师,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则长期被软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