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二十)

 新用户9326cauu 2022-10-16 发布于安徽


这是连载《老弯他们》的第20章,希望大家喜欢~

前文如下:

01、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
02、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二)
03、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三)
04、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四)
05、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五)
06、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六)
07、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七)
08、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八)
09、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九)
10、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
11、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一)
12、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二)
13、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三)
14、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四)
15、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五)
16、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六)
17、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七)
18、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八)
19、长篇小说连载 | 郭怡君:老弯他们(十九)



明光大街上走过两个人,引起了赶集的人驻足观望,只见前面一个人头带礼帽,身穿银灰色大褂,鼻梁上架着个金丝眼镜。一看就是个富商。那紧随其后的定是保镖了,身穿短衣襟、灯笼裤,脚蹬“力士”鞋。这两人正是张士根和徐征帆。他们走到丁字路口的惠宾园菜馆,便转身进去。跑堂的一见两人的打扮就知道不是一般客人,便高声吆喝道:“二位爷,里面雅座请!”

不一会,跑堂的又提着茶壶,拿着杯子进来。张士根和徐征帆对了眼色,然后往前一探身,指着茶壶问:“请问老大,你这壶里泡的是什么茶?”

跑堂的一笑,扬起手中的茶壶:“泡的是江南九华毛峰茶。”

张士根心中有数了,跟着问:“用的是什么水?”

“通往五湖四海的淮河水。”但他还是又机警地追问了一句:“二位客官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张士根接道。

暗号对上了。跑堂的迅速朝四下望了望,轻声地说:“两位同志辛苦了,请稍等片刻。”说完转身出去了。

一会功夫,跑堂的端着酒菜走进来。张、徐二人向他说明了来意,他恨恨地说:“刘锡胜这个狗东西,死心塌地做日本鬼子的走狗,封了与我们有联系的八家布店,接连破坏我们几个联络点。所以这一阵子越来越猖狂。他仗着日本人给他撑腰,每天都在大街上耀武扬威。特别是逢集,他总是穿着一身鬼子军服,脚蹬日本大皮靴,腰里插着日本鸡腿盒子炮,挎着一把东洋刀,在明光街上晃来晃去。我们几个联络站的同志恨透了他,早想把他除掉。你们来得正好,明天逢集,你们到北边鬼子红部门前不远的茶馆里等着,刘锡胜准会出来。开茶馆的大嫂是自己人,你们可以用暗号和她联络。”

第二天一大早,明光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四方的百姓都来赶集。鬼子红部门前,几个日本兵正在驱赶着赶集的人群。旁边不远处有一小茶馆,门帘高高挑起,掌柜的大嫂正忙里忙外地招呼客人。张、徐二人与大嫂接上头后,坐在茶馆里的一张桌子旁。大嫂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留意鬼子红部大门口进出的人。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红部里走出一个人,穿着打扮和惠宾园跑堂师父说的那人一模一样。掌柜大嫂忙端着茶盘走到张、徐二人桌前:“二位,茶——来了,当心点喝,热着呢!”大嫂把“茶”的音故意拖得很长。张、徐二人会意地点点头,站起身,“大嫂,不用上了,我们喝好了,你忙着吧。”说完,快步走出茶馆,尾随刘锡胜而去。

刘锡胜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象往常一样,在东家摊上瞧瞧,西家摊上嗅嗅,见到自己喜欢的拿着就走,店铺的老板敢怒不敢言。他到明光时间不长,坏事做了不少,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赶集的老百姓见到他就象躲瘟神一样。

刘锡胜得意地走着,他哪里知道今天算是他的末日。

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是明光的集市中心,人群拥挤,且靠近南大街,正好是下手的好地段。张、徐二人迅速接近刘锡胜。张向徐使了个眼色,徐立刻解开短襟,抽出驳壳枪。只听张说:“你上我下。”徐对准刘的后脑门,张对准刘的腰部,就听“叭叭”几声枪响,当场结果了刘的性命。

枪声一响,人群大乱。赶集的人群纷纷夺路奔逃,张、徐二人赶在街道未堵塞之时,挤出纷乱的人群,闪进南大街的小井巷,迅速撤出明光集,奔向黑桥洞。

由于张、徐二人本身就是铁路便衣大队负责明光县城的侦察员,加之击毙翻译官之前的方案、得手后撤出路线都是经过植品三精心设计的,人群再拥挤,只要他们在小井巷附近,挤进小井巷就能出城,因为小井巷是一条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通往城外的小巷,所以他们得手后从小井巷迅速撤出了明光县城。

就在他们撤出城后,明光城的警报声、哨子声、枪声四起,西头鬼子河下司令部、北头汇源巷鬼子红部的鬼子、伪军、特务队倾巢出动,全城布置戒严,一直折腾到下午两点多种。他们抓捕了两百多名赶集的老百姓,最后放掉老人和孩子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中间,有一个明显抄着外地口音的人成了重点怀疑对象。而这人正是路西派来取情报的人员。这人遂即被日本人和特务头子刘儒明带往鬼子红部。由于这名情报人员虽经严刑拷打,只说是自己是侦察人员,且是第一次进城侦察,与这次击毙翻译官事件并无关系。鬼子由于没有了翻译,审讯对话非常困难,最后只好把这人交给了汉奸、特务刘儒明继续审理。

这个汉奸、特务把这名侦察员带回家后继续进行折磨,对其进行灌辣椒水、压杠、烙铁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接头地点和联系人的线索。持续地用刑使侦察员又昏死过去,刘儒明不甘心侦察员就这么死去,他命人再用凉水浇。就在他折磨累了的时候家丁来报,门外有一老乡求见。他这才罢手,正好就此休息一下。

来人正是老家燃灯寺红星铺的一个保长,原来他是一个“白皮红心”的保长,是路西派来保释这名情报人员的。刘儒明原本在老家拉起过一支队伍,准备大干一番,不料新四军闯了进来,而且老是打击地主利益,他不服和新四军对着干,结果他被新四军打跑了。于是他恨透了共产党。此时,见家乡的保长也居然给共产党讲情,一怒之下,在没有通过日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丧心病狂地将他和路西派来的情报员连夜一同活埋在自家的院子后面。

(待续)

作 家 简 介

郭怡君,男,安徽明光市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清明》《安徽文学》等刊物发表多部小说,短篇小说《刮痕》获安徽省第二届小说对抗大奖,出版散文集《凤凰栖息的地方》。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