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坑指南|课堂,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细节!

 ylxuyi 2022-10-16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一节好课,是由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教学细节组成的。对老师而言,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
过程中,一些经常被忽视的教学细节,往往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01

课堂巡视
课堂巡视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教学细节,但真真有价值的课堂巡视,绝不是走下讲台去“转一圈”,这里面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巡视速度:不能快,快了看不真切;也不能慢,慢了容易干扰到学生;中速移动,大致一秒迈一步最好。
巡视方式:走下讲台,沿一侧过道走,边走边观察学生;走到头,可以折返,也可以转到另一侧过道。巡视时,不可在某处长时间驻留,要尽量兼顾全场。
巡视时机: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写作、组内交流的时候,老师都需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观测大家的阅读和思考状态,参与他们的分享讨论,并适当做好记录。
巡视选择:巡视重在“面”上的情况了解,但也不能忽略对“点”的关注。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最好能走到他身边去,目视,倾听,而不是一味站在讲台上“遥控”。一位学生回答完毕,如果需要启发或追问其他学生,此时就需要小范围内巡视,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发言者,或者发现那些“潜在发言者”,并向他们走去。
巡视信息处置:巡视不应当只是体力劳动,而是尤其考验人的脑力劳动。比如:判断自己的学习指令是否得当,要不要补充或调整;记忆那些优秀的学习成果或个人;遴选那些需要全班分享的材料以备后续指令发言;现场指导某个学生或某个学习小组的现场学习……

02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不是随随便便喊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其背后,隐含着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智慧。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指名学生回答时的标准动作是:用食指“点射”某学生,同时配音“你来说!”这其实是很不礼貌的教学行为。

我坚持认为,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用一个指头指向学生,无论你用的是哪根指头。最好的指名回答方式应当是:平摊右手掌,然后向下45度斜伸出去,说“请你来回答。”

除了体态和语言,教师的“指名回答”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举手的同学优先回答,这是对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行为的赞赏。如果几个同学同时举手,教师只能指名一位同学回答,但教学语言上,应该说“我们先听听某某同学的见解。”这里的“先”字必须重读,然后眼光要在那些举手的同学脸上扫过,以示安慰。如果这位同学的回答不尽如人意,“补充回答”的资格,也尽量在第一批举手的同学中遴选。

在一群举手的人中,先选择哪位同学来回答问题,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问题的难度不大,尽量给学习力弱点的同学以机会;如果问题难度比较大,最好喊中等生回答,“不太完美”的答案,容易引发同伴间的思考和碰撞。尽量不要在第一时间喊最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因为“一答就对”容易掩盖其他孩子的学习困境,而且“一答就对”的课堂缺乏共生的魅力。

我一般把最优秀学生的“出场”安排在第三或第四位次,然后让大家对比选择自己满意的答案,说理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活动的“张力”。

在借班上课时,老师们对学情不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尽量避免“请课代表回答问题”“请班长朗读课文”这样的“指名回答”,因为这不容易看得见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也不容易看得见“教”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请不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指名回答”的春风,也要度到玉门关去。我上课,尤其是公开课,哪怕明明知道有些“指名回答”会影响教学进程,也依然会有意识地喊不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会有意喊最后一排的学生回答问题。我以为,这是一个老师的学生观的体现。

在上课时,老师还要“眼观六路”,一旦发现有个别学生走神,也可以用“指名回答”的方式来提醒他,这也是这个教学细节的功能之一。

03

“敲黑板”
“敲黑板”的动作每个老师应该都有过。对这个教学细节的关注和研究,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课堂上,敲黑板的目的就是强调重点,引起关注。当然,除了“敲黑板”,类似的还有“敲桌子”,我们小时候上课不认真,老师会走到你身边,“敲毛栗子”(用指关节扣打脑袋)。
既然强调重点,那么“敲”的力度就特别有讲究。“敲”得轻了,挠痒痒,学生重视不够;“敲”得重了,“砰”地一声震耳欲聋,会让孩子惊吓过度。
除了力度的要求,“敲黑板”还应注意频次的把握。一节课上,如果老师不断地“敲黑板”,处处是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所以,“敲黑板”要慎用,要讲究时机,当敲才敲。
当然,在执行过程中,有面向全班的“敲黑板”,也应该有对个别同学的“敲黑板”。前者是全员提醒,后者是个别强调。对个别同学“敲黑板”,敲的就不一定是“黑板”,老师可以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去,“敲桌子”。
有时候,我们在“敲黑板”时,还可以辅之以“目视”、重音,甚或直接指名,对特定区域的学生进行定向提醒或警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这一细节的时候,定向要准确,以免“伤及无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敲黑板”有有声的,也有无声的。比如,我们进行课堂小结时,说到某个关键处,故意停下来,重复某句话或某个关键词,以此引起学生的特别关注,这也是一种“敲黑板”。
比如,某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中有非常精彩的内容,老师请那位同学缓慢复述一下刚才有关的发言内容,并暗示其他同学做好记录,这也是一种“敲黑板”。
还有一种含蓄地提醒,是比较高明的“敲黑板”。比如让学生当堂浏览课文,圈画重点信息,有些同学拿着笔读书,边读边画,有的同学手中无笔。此刻,老师表扬道:有些同学的读书习惯非常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他同学闻言立刻拿起笔读书了。这样的“敲黑板”,当是润物无声的教学艺术了。

04

教师的倾听

一名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合格的倾听者。

观察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其实是不会“听”的,主要表现在:

听不懂。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课堂发言,常常不得要领,因而不能在短时间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导致教学语言很贫乏,只有“很好”“你真棒”“你说得很对”等高频词语。

听不全。有些老师缺乏足够的耐心,不等学生把话说完,就急吼吼地抢过他们的话头,开始自说自话;也有些老师心里惦记着标准答案,听到学生的回答与答案吻合,立刻就表扬,并就此打住,不再有耐心去等待和追问多种可能性。

听不准。学生的课堂发言,有时候并不完全符合表达的逻辑,颠倒、散乱、啰嗦……是常有的,上课老师就必须认真倾听,及时做出评价,这课堂评价的准确与否,与“倾听”有很大的关系,“听”得准,才能“评”得准。

我们老师真的应该重视磨练自己“倾听”的能力。

首先,老师要有很好的倾听者姿态。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的“倾听状”很重要,这首先是对发言人的尊重。所以我认为,老师“远远地听”是不可取的,我习惯走到发言的学生身边去,甚至需要略略俯下身子去“听”,那样做,并非听力不够好,而是如此倾听的姿态(倾听的姿态还包括听者的“微表情”,如微笑、点头、侧耳、皱眉……它们都是倾听的“标配”),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老师的倾听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希望能听到“与教学预设一致”的答案,实际上,学生说不到、说不全、说不准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时候,学生磕磕碰碰,老师急得要死,答案就是出不来……但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有足够的定力,静静地等待一朵花的盛开——即使花儿不开,我们依然要耐心等待,因为教学本来就是慢的艺术。

倾听有时候是“听一个人说”,有时候是“听几个人说”。比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不能置身事外,要到学生中去,倾听小组全体“怎么说”;比如,在学生自由朗读的时候,老师巡视时,也要用心倾听,在众声喧哗之中,辨别个体朗读的失误。

在“倾听”的时候,老师也要用面部表情、眼神或动作,示意和提醒其他学生,与老师同步“倾听”。老师的“倾听”与学生的“倾听”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时候,老师还可以通过“倾听”的示范和“追问”的方式,促进学生“听”得更为专注。

05

随堂听写
很多老师都会开展随堂听写,但执行过程中,很多时候往往把“听写”矮化了,只将其等同于生字词的默写。我并不反对适当的听写和默写,只是觉得它们的比重太大,会消耗老师太多精力。
随堂听写这个教学细节,其实是有着更多的教学价值和更美教学魅力的。
我记得有一年去苏州上课,课题《乡愁》我是早就报给主办方的,但是等学生进入会场的时候,我赫然发现他们没有带教材。
我心里一惊,忙就近问一个学生,他告诉我,老师没说今天学什么课文,更谈不上预习了。我看他们有一大半的人带了课堂笔记,我就让那些带本子的学生,撕下空白的纸,支援给其他学生。
我现场朗诵《乡愁》,学生随堂听写。
听写结束,小组内互相纠错,订正错字。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在听写时,凭着语感,居然在章节间自动空行。我就喊两个学生站起来,说说自动空行的理由。
新课学习,就这样从随堂听写开始,慢慢生长起来。
这当然是急中生智,是没办法的办法。举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其实可以努力把“随堂听写”作为一节课的共生原点。
记得我在执教《幽径悲剧》的时候,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听写词语”,我报了六个词语,都是课文中作者表达心情的词语,听写完毕,订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给这六个词语重新排列顺序(其实就是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的线索);做完这件事,我说,这六个词语作为情感线索,并不十分完整,请回读课文,看还能在哪些语段旁批注表示心情的词语。
批注的词语,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文本,进行有效提炼。一节课就这样从“听写”出发,渐渐抵达文本的深处。
我听过余映潮老师的几节课,余老师在课堂上,有时候就采取“随堂听写”的方式,进行板块活动的小结,或者知识的讲授。这样的“随堂听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写”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对课堂活动进行理性归纳或认知升华。
我在督导听课的时候,曾经也听到过一节课,上课老师把“随堂听写”巧妙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那是一节《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自读课,老师在课文里选了四个句子让学生当堂听写。老师在朗读这几个句子的时候,故意没有句读,学生得一边听写,一边加标点。听写完毕,与课文原句对照,看看原文的标点有什么特殊之处,继而发现“状语后置”的表达效果。把“听写”与语言欣赏交融在一起,真是一个特别精巧的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