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学生活 | 我在德国这一年(下)

 白桦树2008 2022-10-16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国 · 我与学校的合影

2020年三月起,德国疫情开始蔓延,我也开启了自我隔离的生活,也是在这期间,我思考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完成下半年学业后回到中国就业,带着这样的目标我度过了在德国的最后半年时光。

- Summary -
总的来说,这半年来就是上网课、准备考试,以及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在回国前跑去瑞士和捷克旅游了一圈,整个过程看似是平静的,但更多的是自己心理的变化,从迷茫到焦虑,再到最后的无奈与告别,直到现在,回国半年,我才慢慢体会出这段时光的甘甜。
这是一段很特殊的经历,特殊到像做了一场梦,或许我曾迷失过自己,但至少现在找回来了。通过相册保存的照片,我想把在国外的这半年记录下来,时的各种感受现在已经模糊了,也没那么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我走过哪些路,做过哪些努力,而最终的结果——也就是现在,就是我最珍贵的拥有。

- 最初 -
2020年3月,正值德国冬季学期的结束,迎来一个月的寒假,但由于国内疫情很严重,我考完试就开启了自我隔离,不敢去旅游、不敢去健身房、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每天待在家里休息,或者去周边的公园散步,一边关心中国的疫情发展,一边担忧德国的未来趋势,而这也是大部分留学生一开始的生活状态。3月份总的来说没什么压力,我体会了悠闲的养老生活,还探索了做美食的乐趣。
图片

隔离休闲时光 · 各种公园、森林闲逛

图片

隔离休闲时光 · 拍各种花花

图片

隔离休闲时光 · 做好吃的

这个月尝试过找实习,我在德国各种找工作的网站上浏览过招聘信息,针对自己的情况我做了几份简历,准备了一些面试内容,但是很快,三月底德国也开始lockdown了(貌似最初发现的几例感染就是在巴伐利亚地区的一家公司),开启居家办公模式,实习机会非常少,我收到过一些拒信,但大部分都是杳无音讯,仅有的一次面试机会也因为lockdown被推迟了一个多月,而我那时又已经决定回国就业(因为国内疫情被控制住了),便又放弃了面试,之后的五个月再也没有找过实习。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的自己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陷入了焦虑状态,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可是现在也无法责怪当初的那个我,在远离亲人朋友的环境下隔离那么长时间,变得有些偏激和固执也是在所难免的。

2020年三月底到四月初的关头,是留德华们最挣扎的一段时间 —— 国内疫情的好转 vs 海外疫情的迅速恶化、外国人不戴口罩的现实、未完成的学业、高价且随时被取消的回国机票、回国一路的高风险、德国暂时看不见的未来,等等。一些人喘不过气来,一两天之内花费几十万不断屯机票,然后全副武装撤回中国;一些人选择待在原地,在安全的隔离中与孤独相伴,慢慢熬过疫情。我属于后者,但我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一次次陷入绝望,又一次次重拾希望,半年来其实过得很分裂。


- 网课 -
时间来到了四月中旬,德国日增上千了,TUM对于夏季学期采取线上授课形式,于是自我隔离了一个多月的我,又将继续一学期的隔离。对比之下,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四月底我们收到了慕尼黑学联派发的防疫健康包,那种有人关心的感觉非常温暖。
图片

慕尼黑学联派发的健康包

在德国第二学期的课程非常难,几乎每一门课都是由公式组成的,还有各种作业要完成,学习几百页的公式,非常枯燥无聊;而网课的形式,使得学习理解过程变得更加不容易,即使大部分老师采用离线录制视频的方式,课程内容可以被反复观看,但是依旧难以达到坐在教室里面听课的效率;而由于惰性,我也没能按照正常课表时间进行学习,效率就更低了。

午后的时光总是烦躁的,一个人待在小房间,沉浸在卫星轨道动力学、火箭发射器原理、大气辐射气溶胶以及概率估计理论的我,常常会感叹——这场疫情,为何不偏不倚正好出现在我为期本就不长的留学期间,我们2018级报此项目的同学真是惨呐,进退两难。当时的我因为学习的烦躁,面对一些想要报名此项目的学弟学妹们,曾大力劝退过,现在回想起来挺不应该的,我把自己负面的心态归于项目内容之上,但其实这些专业知识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呀,德国这边的教授、学者认真负责,知识点讲解得深入浅出,还经常与我们分享许多优质的实习机会,TUM能常年保持欧洲前列不是没道理的,作为武大的学生,能在这里交流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图片

隔离期间 · 上网课

然而不幸的是,我当时住的房子一直在维修,持续了好几个月的电钻声,申诉无果,又因为疫情难以租新房,离开房间也没有网络,我只能在噪音下坚持学习,这也加重了我的焦虑情绪,有时我索性不学习,出去散散步或者写写公众号,可快乐都是暂时的,对未来的那种不确定感逐渐腐蚀了我的心态,我开始着急想办法、着急做选择,我努力与各种朋友各种长辈联系,了解就业、读博的各种信息,但最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当下。

四月底做出回国就业决定,之后我开始倒计时地生活,学习慢慢变成了为考试而复习,紧跟国内国际政策是为了买到回国的机票,就连旅游的时候也好像带着一点点酸楚。慢慢地我不再焦虑了,可是情绪一直比较低落,仿佛过了很长一段没有魂的生活。
一年过去了,回头看那个时候的我,心疼又悔恨,心疼那个无助却努力坚持的自己,悔恨那个没有保持平常心的自己,如果可以回到那个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从生活小事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多巴胺,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才最重要。


- 面对 -
五月份我开始试着积极面对现实,一边上网课,一边认真关注国内政策、研究各种回国途径;同时我也开始了解国内就业的情况,彼时国内小伙伴们都在实习,我没有这个条件,于是只能在网络上搜索各种信息。

另外,我发现对于慕尼黑,其实很多地方我都还没去过,很多公园我还没去逛过,于是我在这个月经常出去走走,感受欧洲的蓝天白云与绿水青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隔离期间 · 慕尼黑的蓝天白云

我在德国预约了HPV九价疫苗,免费包含在保险里面,计算了与上一针的间隔时间,我在五月底打了最后一针。我还开始计划可能的旅行,心中的布拉格,离德国并没有多远,希冀着疫情在夏天得到缓解,我在回国之前能去一趟。我尝试享受咸鱼生活,我每天八九点就睡觉,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白天给自己煲煲汤,养生又快乐。

六月初,我们项目的中国小伙伴们组织了一次火锅聚会,这是三月以来第一次见到朋友们,亲切又温暖,每个人分享了这三个月以来的心理变化过程,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曾崩溃过,一些人对于未来的计划也有了变化。我们,互相鼓励着

图片

图片

隔离期间 · 同学聚会

此时的德国日增几千例了,默大妈每天都要开好几场会议,探讨接下来的措施,而这个措施几乎每天都在变化,慢慢地我好像无所谓了,也不那么害怕了,秉持着做好防护措施就没问题的信念,我还与朋友们去了攀岩馆玩

图片图片

隔离期间 · 攀岩



- 旅行 -
六月初,我买到了九月回国的机票,从德国法兰克福直飞回上海,RMB一万五,由于是五个一政策里规划的线路,所以不是很担心会被取消,算是我当下最划算也最安全的选择了。其他线路比如走维也纳飞呼和浩特、法国巴黎飞上海,阿姆斯特丹飞上海等,国航东航的票都不稳定,而且考虑到如果去另一个国家中转,如果发生什么情况会出现无签证的非法逗留问题,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法兰克福飞上海这个航班。
夏天的到来,使得疫情有所缓解,德国在六月十五号解除边境封锁,于是我与瑞士的小伙伴约了六月底的苏黎世-卢塞恩之行
苏黎世,Zurich,是瑞士的首都,全球最rich的城市,王沥川口中的世界上最贵的购物街——班霍夫大街位于这里(其实直译就是火车站大街);这儿也是上帝的后花园,少女峰、利马特河、林登霍夫公园、龙疆小镇等等,如童话般的仙境使人流连忘返;这儿还有中世纪教堂、盛产诺贝尔奖的高知学府苏黎世联邦理工ETH,爱因斯坦、薛定谔就来自于这儿......
由于疫情,不敢坐Flixbus大巴,我从慕尼黑主火车站乘坐德铁EC去往苏黎世,全程五个小时,快到苏黎世的时候因为晚点,我还下错站了,在温特图尔逗留了十几分钟,在没网没瑞郎的情况下,在一个瑞士大叔的帮助下用欧元买了S11城际票,有惊无险地与小伙伴们汇合了,只能说,我有点蠢,但这边交通还挺发达~
下面就是苏黎世的风光啦~(图较多)
图片

苏黎世 · 街头

图片

苏黎世 · 湖边

图片
苏黎世 · 班霍夫大街
图片

苏黎世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图片

苏黎世 · 老街与奶酪美食Fondue

卢塞恩是苏黎世周边的一个小镇,风景秀丽,奥黛丽赫本结婚的教堂位于这里,韩剧爱的迫降也在此取景,我们一行人第二天也乘坐瑞士大巴,一个多小时就到这儿了。
图片
瑞士 · 黄金列车上看到的瑞士风景
图片

瑞士 · 卢塞恩湖边风景

图片
瑞士 · 卢塞恩、苏黎世合影
图片

卢塞恩 · 赫本结婚的教堂

图片

卢塞恩 · 湖边集市与美食

瑞士给我的感觉就是湖城,这边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湖泊,当然也有很多山,ETH就位于山上,当我在苏黎世乘坐公交上山的时候,有一种身处自己四川老家的感觉,那种四面环山的小镇风光,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不同;在这边读研的小伙伴感叹道苏黎世的生活又贵又无聊,城市太小没啥意思,比不得慕尼黑的国际化,可是,全世界还是有这么多人络绎不绝地奔向这里,多么魔幻呀...



- 静心 -
七月份我搬家了,朋友把她申请到的学生宿舍转租给我两个月,价格很便宜,于是在德国的最后两个月,远离无休止的电钻声,我有了安静的生活。搬家是个很麻烦的过程,想到两个月后的我也要打包回国,于是趁着这次搬家,我把冬天的衣物全部寄回了国内,只留了夏装和一些秋装在身边。
学生宿舍位于慕尼黑西北边,离学校不远,宿舍楼下就是地铁站、大商场等,非常方便。这边的宿舍基本都是套间,我所在的宿舍也是五人间,有公共的厨房卫浴,每个人有自己的卧室小房间。
图片
慕尼黑 · 学生宿舍
我的舍友有一个巴基斯坦小姐姐,一个美国小哥哥,还有两个中国人,我搬来的时候另一个泰国小哥哥要搬走,把他的很多东西都留给了我,一开始就感受到了温情,非常开心。可是后面,我越来越发现,其实和舍友们也不太融入到一起,巴基斯坦小姐姐兼职做hr,人很开朗热情,我俩经常聊天,她会在看到我冰箱里面没有食物的时候给我做晚餐一起吃,但是我们的交流也不深,文化、语言都是隔阂;美国小哥哥也是边工作边上课,经常看不到他人,而他的作息基本与我完全相反,每天晚上我去洗澡的时候,他开始热晚餐,奶油香能让我失眠好久。渐渐地,我又习惯了那种一个人的安静生活,自己做做饭,看看综艺、给自己买很多零食,我还爱上了麦当劳20个鸡块;那段时间白天复习考试,晚上去旁边的公园跑跑步,与小兔子小羊们玩耍,回来再做会儿瑜伽,慢慢地人变得平静了。
图片

慕尼黑 · 学生宿舍的平静生活

图片

慕尼黑 · 学生宿舍外的大草地

图片慕尼黑 · 看这满地的小兔子
图片
慕尼黑 · 学累了去跑跑步 看德国人跳广场舞
有时候,我会与宿舍区的朋友们相约在大半夜,去草坪上看星星,夏天的慕尼黑是爽朗的,我们会一起喝酒,一起看流星,一起去买菜,一起煮火锅,两个月的时光过得很漫长。

图片慕尼黑 · 晚上在草坪看星星

到了周末,趁着天气好,我会和朋友约去逛逛超市或者去慕尼黑周边玩耍,七月初我去了德国著名景点——新天鹅堡,被称为欧洲最美城堡,周董就在这里拍的婚纱照!
新天鹅堡离慕尼黑很近,两个小时车程,可以买拜仁州票,一个人十几欧元,包含一整天的交通费用,火车大巴地铁通用,于是说走就走,我和一个小姐妹挑了个周六就过去了。

图片

新天鹅堡 · 喜欢周末旅行的德国人

图片

新天鹅堡 · 全景正面

图片

新天鹅堡 · 背面

图片
新天鹅堡 · Alpsee
图片新天鹅堡 · 看这人山人海

图片

新天鹅堡 · 合影

七月还去了慕尼黑市区的海拉布伦动物园,疫情之下看看小动物们,也是别样的释压力方法。

图片图片

图片

慕尼黑 · 海拉布伦动物园

图片

慕尼黑 · 看动物的小朋友更可爱



- 考试 -
七月底我做了一次线上的全英文汇报,是在一位德国博士小哥指导下研究了两个多月的SLR卫星激光测距,获得了1.3的好成绩,算是给我的期末考试月起了个好头,这之后,每天高强度的复习刷题成了我的常态。

图片尼黑 · 期末复习月

八月份开始,每周都有一两门考试,就这样,我边复习边考试,一直紧张到了八月底才考完,由于希望所有科目都能通过,不想之后再补考,所以每次考试都奋战到最后一秒,我深刻地记得Hugentobler老师站在我旁边一直等到我写完才收卷的场景,当我交上去才发现原来大家全都走了,我拖了十几分钟却不自知,而老师却如此宽容。
图片
尼黑 · 期末考试
从三月份lockdown以来,去学校的次数寥寥无几,而八月份的考试给了我们重新见到同班同学、重新走进校园的机会,于是,在最后的时间里,我尽量抽出时间在学校周边走走,去了学校的博物馆,见到了梵高真迹,也终于和学校有了一次合影。

图片

尼黑 · 与学校合影

图片

尼黑 · 梵高的向日葵

图片

尼黑 · 埃及博物馆

考试于8月27日结束,以Marko监考的Estimation Theory and Machine Learning结束,我记忆非常深刻,进考场之前因为注册错考试耽误了不少时间去沟通,考完却开始怀疑人生,自认为对于机器学习还是有所掌握,结果拿到几十页的试卷,几乎一半的题没时间做,剩下一半里面也只有三分之一是会做的,走出考场的一个小时都是蒙圈的状态,但幸运的是,我发现大家都是一样的情况,心里又默默祈祷能够及格,虽然如此,也已经做好了回国之后再远程补考的准备,但没想到的是10月份查成绩是2.3(good),并没有很低,只能感叹慕工大的考试的确是要求很高呀,而半年后的2021年3月,德国同学又发了一张惨不忍睹的分数统计图,考试名叫Machine Learning,这才恍然大悟,不是TUM太严格,是那位叫Marko的老师太狠...

图片

尼黑 · TUM考试 这可怕的挂科率


- 布拉格 -

回国之前,我和朋友DIY了一场布拉格之游,算是给自己的一个礼物,圆了多年来的梦想。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位于伏尔塔瓦河畔,是一个古老浪漫的城市,下火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它不同,旧城墙、石砖小,处处保留着历史的痕迹这种神秘感吸引着你去探索,怪不得成为众多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

布拉格很小,整座城市就三条地铁线,而步行往往比乘车更方便,我们住在老城区,三天的时间在布拉格来回好几趟,还看了许多艺术展,算是一次深度游了。

图片

布拉格 · 布拉格广场没有喷泉

图片

布拉格 · 街头

图片

布拉格 · 布拉格城堡

图片

布拉格 · 穆夏与卡夫卡

图片

布拉格 · 佩特任山上的视角

图片

布拉格 · 查理大桥

图片

布拉格 · 查理大桥上的演奏者

图片

布拉格 · 当地美食

图片

布拉格 · 通往天堂的地方

图片

布拉格 · 布拉格与我

这里分享几段我拍摄的布拉格,查理大桥与伏尔塔瓦河大概是我至今看到最治愈的风光了吧。


- 告别 -

从布拉格回到慕尼黑,我便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回国,同时,为了上飞机我们还去做了核酸检测,成功拿到核酸码,在最后的几天里,我注销了电话卡、户口,处理完一些必要的手续,我和朋友们一一告别,与亲爱的慕尼黑好好说了再见

图片

慕尼黑 · 我与Maria逛了奥林匹克公园

图片

慕尼黑 · 打卡宝马总部与宝马博物馆

图片

慕尼黑 · 回国前购物/帮朋友代购

图片
慕尼黑 · 离开前一天晚上好朋友给我包了饺子 
她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图片

慕尼黑 · 离开时收拾好了房间

2020年9月5日,我乘坐火车前往法兰克福,在那里搭乘飞机回到上海,一路上很多不舍,这里承载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我会留在德国毕业然后在德国工作,但如今已经踏上了回国之路,在德国第二波疫情爆发之前,在国内秋招正火热的时候,我跨越七千多公里,寻找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图片
德国 · 去往法兰克福的火车上/法兰克福机场候机
图片
德国 · 回家的机舱,空乘背后的字让人泪奔
图片
中国上海 · 集中隔离
我实现了上车饺子下车面!!!

-后记-

九月份是在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中度过的,当我们在上海的酒店隔离结束,医务人员引导我们出酒店,在电梯里,他们笑着问,出去了准备干啥?那一刻,竟然有一种从监狱中服刑期满的荒谬感,我们都笑了,说:回家

九月份是想线上集中找工作的,却发现被还未结束的一门课程拖住了脚,于是那一个月,一边投简历的我,一边努力做实验、赶着Mie Theory的结课论文,在按时毕业与找到好工作之间,我选择了——按时毕业。说实话,挺累的,不是那种很轻松地躺着吃吃了睡的生活,时差调不过来的我,在工作与毕业之间来回晃荡,精神压力很大,31号的那个晚上,我在家提交了结课作业,于是国庆节我终于闲了几天,给爸妈做了几顿饭,一起喝点红酒,看看电视,到此才算是我在德国生活的真正结束吧。

之后这漫长的半年岁月里,我又回到了珞珈山,我积极参加各种校招、准备选调、跑了很多城市笔面试;我与朋友们吃吃喝喝,满足了自己的中国胃;我本想水过毕业设计,但还是认真地完成了17000字的全英文毕业论文,算是给自己研究生三年的一个交代。

这半年,我成长了很多,对当前社会就业现状、对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开始注重现实,我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就是有很多无奈的事情,我改变不了,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我逐渐从“往外追求”走向“向内探索”,我开始去认真思考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需要和想要;我开始看书,学着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我不再对自己期待很高,我想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虽然我时不时还是会有消极的情绪,但是不会再钻牛角尖了,我学会了倾诉,不再是漠视它的态度

刚回国那会儿,由于习惯了国外那种舒适的生活,一开始适应不了国内的快节奏,在室友们都已经签了互联网大厂的情况下我才开始找工作,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渐渐地,我发现我也可以形成自己的节奏;现在写着这篇回忆录的我,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完成了毕设论文初稿、达到TUM总绩2.0、不出意外即将获得的两个硕士学位、还空出了毕业前的三个月时间,我知道我已经很棒了!

半年前,我告诉别人,我要找Work-Life-Balance的工作,但现在,我发现,其实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到Work-Life-Balance,这只是态度问题,而且,每个人对平衡的定义是不同的,自己心中有标尺,就不会被别人的期待所捆绑,取悦自己就是实现Balance的途径。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我觉得世界更大了——不止于薪酬和地理位置,我也不care性别和年龄了,在TUM的时候,同班同学里面很多28、29、30多岁的人继续读硕士读博士,包括现在国内也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回到学校,愿意提升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不要被外界束缚了本可以的自己,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就好。

很多人问我去德国一年,我的收获是什么其实我只想说,体验过最纯粹的生活、看过最美丽的风景之后,我目前唯一的感受就是 —— 没有毕业旅行的欲望了。年底的时候,院里辅导员邀请我去给学弟学妹们做了一次个人分享,我分享了很多干货,却没有提及自己的种种心态变化,这一年在德国其实过得并不容易,所谓的双硕士学位也没有对我找工作起到任何帮助,不过是一段经历罢了,但不也挺好的吗? 在有限的三年研究生时间里,在20-30岁的这段美好青春岁月里,我留下了这么多足迹,未来的岁月里,可以不断从这里汲取养分汲取甘甜,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我离开德国后,那边的情况其实一直不太好,我的手机每天都会收到德国日增一两万的通知,我也经常担忧留在德国的朋友们是否安好,现在看来,他们也过得还不错,大家都找到了实习、结束了冬季学期的课程、即将开始做毕业设计了,我也为他们感到开心,说起来他们比我更勇敢一些。

据说德国第三波疫情又要来临了,希望它早点过去,也希望所有还在国外的朋友们都能够平安顺利,今年或者明年你们可以回国见见家人,我们也还能见个面,最后希望世界和平~

补上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的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