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谢国录

 国粹艺术名家1 2022-10-16 发布于山东

谢国录,1965年生于甘肃,毕业于西北民大艺术系,大学学历,2018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风堂张大千大师再传弟子,现为中国西北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画院西北画院常务副院长,甘肃恒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其优秀作品均被日本、新加坡等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和欧美各国人士及国家收藏。
2013年参加新加坡中华艺术宫主办的《当代中国画家精英》,获银奖;同年,其个人传记被载入《中国现代书画名家人名录》。

“中国画是意象之艺术。”交谈伊始,性格耿直的谢国录便直奔主题,似乎在他的心中只有艺术才是他唯一关注的内容。
读谢国录的近作,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给人的强烈印象就是:既重视笔墨的修炼,强调笔墨自身的独立价值,又重视从自然中获得创作源泉,以对自然的感受,摄取花鸟、山川千变万化的形态。

他的笔墨随机、放松、劲健,骨体坚实、墨法精微。他的作品不落俗气和浊气。当然,格调清高与他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所采用的技法、所继承的传统不可分割。

《风清自逸然》 谢国录/作
所谓“体正”,是指谢国录的艺术取道走的是坦坦正途,注重笔墨,重视传统,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体现在作品中是正大气象而不是荒诞怪异,是大美不言而不是矫揉造作,是变古为今的新颖而不是墨守成规的老套。而“气清”则是谢国录作品的一种审美追求。“气”在画中指气韵、气息、气势、气概、气度、气力等气象,“清”则是谢国录以气行笔、以气运墨所显示的清韵自足、潇洒简洁、清雅静谧之境。这正是中国文人画家所追求的境界,也正是当代流行画风所缺少的品质。

谢国录感慨地说:“毫无疑问,师法自然是对认识生活最好的诠释。宋代范中立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写生首先要求画家必须博物穷理,积累涵养,而后反求于己,才能豁然贯通。”
由此可以看出,谢国录的作品皆源于生活,以自然为师,野逸之气溢于画面。可用“活”“脱”两字概括之;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生动。脱者,笔笔醒透,则画与纸绢离,非笔墨跳脱之谓,跳脱仍是活意。

《南园》 谢国录/作
细观其作品,花如欲语、禽如欲飞,石必崚增、树必挺拔,不但笔墨精湛、神意气足,且空灵虚静、凝远幽微,清如春池,静如参禅。可以看出,他不满足于讴歌那种排山倒海、地动山摇的气势,而是积极指导观者去品味简淡而幽静的感觉。

谢国录心有灵犀的笔墨语言彰显出极具个性化的符号,这必然是基于他对传统笔墨的继承与深入研究。同时,在生活中认识物象,提炼、概括物象的特征。这种笔墨语言的个性化符号是画家在长期的写生与笔墨转换中逐渐形成的,个性化笔墨符号体现了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和智慧,标志着艺术家对传统笔墨研究与继承的高度。
进一步探究的话,体现在谢国录作品中的丘壑之美、笔墨之美并不完全得自传统,更多的则是在传统和自然的结合中得来,自然给了他灵感,自然给了他永不枯竭的源泉。

从谢国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既有东方文雅平和、意与境会、情与景合、运之优游、灵动自然的一面;又有西方透视自然、解构自然,以统摄方式把握自然的富于现代气息的一面。他既接通了传统的刚柔相济为法、“柔中寓刚”为上的阴阳刚柔的老庄哲学,也融入关注自然、触景生情地表达现代人情感的审美元素。

他把书法用线的力度与形态结构结合起来,把凝重浑厚与空灵虚静结合起来,在章法、结构、造境上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落笔形随意,笔随心意转,把心灵通向大宇宙、大境界,追求气质、风骨、神韵宽博恢宏、自然天成的景观。这种形而上的美学追求,是其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的连接,是其学识素养使然,是其超越旧的时空而敢于创新现代观念使然。这就是谢国录的情态结构和意象符号的灵魂所在。

这不仅是艺术本体的高格调,而且也是创作主体的高格调,以“体正”“气清”互为表里,偏于文化传统中文人画审美理想中的含蓄、凌逸、空灵、潇洒等范畴,偏重于一种书卷气的清逸放达之美。那正宗的文化气息,那笔墨间的文人气息,那种高雅秀逸的格调,那种境由心出的艺术世界,实际上是谢国录人格转化的世界,是一个以平淡为本、朴素为体、真诚为旨的艺术世界。

无论是画单马还是画多马,其所画之马均栩栩如生;他所画之马往往能在宁静闲适中给人以力的美感,这种美,让人的灵魂得到陶冶,带给人强烈的审美感受,使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很大的提升。先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他对艺术的不断探索、思考、全身心的投入有关。先生在绘画上的兢兢业业,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为他迎来了艺术人生的春天。

谢国录为新锐艺术家,但对传统艺术始终情有独钟,并视之为生命。其画作构图新颖、设色雅致、气韵生动、意境深邃,既有传统功力,又有现代审美要素,既显冷峻雄奇之气,又富灵秀巧致之韵,在传统绘画“借古开今”方面着实做了积极而有成效的探索。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谢老师的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