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个80后,没有经历过新中国的前30年 对那个年代的了解仅限于

 123xyz123 2022-10-16 发布于湖南
我是个80后,没有经历过新中国的前30年。对那个年代的了解仅限于课本和网络上的认知,以及过来人的口传亲述。有人说那个年代是风清气正,艰苦奋斗打基础;也有人说那个年代是落后封闭,不堪回首。总之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穷”。

2000年我上了大学,记得有位丛教授,50多岁,名字我就不提了。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讲:“新中国前30年的贡献还是有一点的,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瞎折腾,走弯路。尤其是到了70年代末,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学生不上课,社会秩序混乱,以至于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是他的原话,我记得特别清楚。

他是我的马哲老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又是那个时代的经历者,因此我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以至于对那个时代有一种憎恶感,同时又为自己感到庆幸,幸好晚出生了几年,否则也得跟着挨饿受穷。

参加工作以后,见过的、听到的东西多了,个人阅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我开始对所谓的“崩溃论”有了一丝疑问,并向我爷爷去求证虚实。爷爷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那个年代是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要是真崩溃了,美国人早打进来了,伤的伤,亡的亡,怎么可能有现在的14亿人口?”

爷爷这番话不一定全正确,但自有他的道理,毕竟他是过来人。这促使我去查了下建国后人口数量以及人均寿命的统计数据。数据上是这样写的:我国人口数量由1949年的5.4亿增加到1976年的9.5亿;人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增加的1976年的65岁。这两项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硬指标。因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速度是无法保持的;没有一定物质资料生产能力,是不可能供应那么多人口的。这恰恰说明我国经济一直在发展,尽管还很贫穷,但并没有崩溃。

后来我就琢磨,一个国家经济崩溃会伴随内乱和外患。秩序架构也会陷入坍塌,从而失去基层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什么不趁机打进来呢?趁火打劫搞掠夺可是他们的本性。清朝晚期发生财政危机,八国联军打进来瓜分地盘;到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日本人伺机入侵。这都是一幕幕惨痛的历史教训。

可事实恰恰相反,美国人不但没打进来,还派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修复中美关系。更厉害的是我们重新回到了联合国,坐稳了五常的地位,有了话语权。并迅速实施了从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四三方案,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工业技术基础。这哪里是闭关锁国,和所谓的经济崩溃更是不沾边。

再看看前30年给我们留下的物质财富:国库有5000亿斤战备粮、500多万吨棉花,23.5亿美元和1280万盎司黄金储备,并引进了几十亿美元的飞机和工业设备,还留下吃了40年的人口红利。这些实物价值相当于现在的几万亿人民币。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啊!何来经济崩溃之说?

难怪周总理在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 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由此可见,所谓的“经济崩溃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同时也证明了前三十年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扬国威、振国魂的伟大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