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把江西人叫老表,有什么来历呢?

 新用户1165JJUL 2022-10-16 发布于江苏

要述说这个问题,首先要述说一个颠覆你认知的事实。江西在过去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曾是中国的最富庶的地方,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在宋代的耕地面积达到了6000万亩,人口达到了450万人,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漕粮任务,其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位列全国首位。到了明清两代,其人口规模也达到全国的百分之十五。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茅。粮食、烟草、甘蔗、油茶等农产品的种植在全国占有很大比例,当时的民谚说道:“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江西富庶和繁华是全国公认的。

江西的经济有如此繁华是有其独特的原因的,主要是江西有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密集水网,境内饶江、赣江、抚河、修水、信江五大河流纵横,三面环山,有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提升了赣江的交通地位。

在古代中国,江西就是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处于极其的地理位置。因此江西商贾众多,徽商更是闻名天下,文化发达,名人众多,经济兴旺,由此人丁繁衍,人口增长极快。

只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国门被欧洲列强轰开,京杭大运河的地位急剧下降,南中国的水路运输,基本改为经上海转运各地,京杭大运河的地位急剧下降,江西交通要道的位置不在,同时纷至沓来的“洋商”,也把大量的“洋货”拿来倾销,直接冲垮了江西本土的手工业,江西才迅速衰落下来。

古时的江西,一直以来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省份。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人口大迁移的事件,都是将人口繁密地方的人口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地方。

元末明初,兵荒马乱,历年混战,特别是湖南湖北地区更是主战场,由于兵灾,再加上饥荒、瘟疫等灾害,造成了全国人口急剧下降,特别是两湖地区更是如此。

为了发展当地生产,恢复各地人口,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强制手段,从人口较多的江西迁移了大量人口到两湖地区和其他省份,俗称“洪武打散”。

由于江西的老百姓很多不愿移开家乡,为了防止这些人在半路上逃跑,负责执行任务的官兵们是直接将人捆绑了押送到目的地。但是人吃五谷自然要大小便,到了要方便的时候,必然要求押送的官兵松开捆绑,现今的“解手”的说法就是就此而来。

由于当时战乱,各地所需要迁移的人口众多,而所迁移的人口大多数是从人口众多的省份江西迁移而来,这就造成了江西人在两湖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分布很广。

两湖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很多人的祖先都是来自江西,于是见了老家来的人都感到特别亲切。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戚关系,既然是老家来的人,说不定都是一个祖宗,起码也是姑表亲,因此亲切地称来自老家的江西人为“老表”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叫法。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再次发生农民大起义,发生战乱,社会动荡,特别是以当时的四川最烈,发生了张献忠屠川和清军在四川征战等诸多恶性事件,四川人口百无一存,渺无人烟。

清政府建立后,将湖北湖南的人口强制迁移到四川,将江西的人口迁到湖北湖南,就是俗称的“两湖填四川,江西填两湖”,同时江西还有人口迁到其他地区。这就进一步强化了江西人在全国各地的辐射,增强了江西人在全国各地的存在比例。

历史上江西是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省份。为了加强统治,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从人口众多的省份江西强制迁移人口到其他人口少的省份,是当时政策的必然选择。正因为从江西强制性迁出了大量人口,使得全国很多人口都来自于江西,根都在江西,因此见到自己老家来的江西人以亲戚的身份“老表”相称在各地变得更加普遍,也更易于被人接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