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高强 || 重走谢家沟

 作家董刚 2022-10-17 发布于陕西

重走谢家沟

    很久都没去过谢家沟村了,今天去坪头送老婆加班,闲着无事,就去了谢家沟村。

  谢家沟村是坪头镇的一个下辖村,人口很少,只有200人,位于310国道谢家沟隧道西出口向北2公里的山沟里。从310国道谢家沟隧道西出口,沿傍河靠山的水泥路一路向北,步行20分钟就到了。我走走停停的看看山水,拍拍照,用的时间就多了些。

  河是从甘肃渭源县发源而来的渭河,山是秦岭浅山的余脉高岭上山。才下过一夜雨初晴的天气,空气清新。河水混浊,打着大大小小的漩涡,匆匆南去。高岭上山从最高处的940多米,一路向南低了下来,到渭河边时成了0米。由宽变窄的山梁,伸进水里,看起来像是一头喝水大象的鼻子 。南边的秦岭山脉,眉眼清晰可见,颜色如黛,夜雨山色深。黑灰相间的大朵大朵的云雾压在山的头上,一动不动,云脚压山低。天仍然阴沉着脸,一会会不会下雨,还说不上来。

  上一次去谢家沟村还是三年前的事情,那时区委党校的张校长在坪头村扶贫,比时谢家沟村因为撤村合村已与坪头村合并,谢家沟村撤村合并到坪头村后村委会的地方还在,张校长他们几个人白天在坪头村村委会办公,或者去走访村民,晚上在谢家沟村委会的地方住宿。从坪头村村委会步行到谢家沟村村委会,五个公里的路程。吃过晚饭,我和老王、镇工商所的张所长去谢家沟村张校长他们住的地方闲转,穿过100多米的谢家沟隧道,身边不断有飞驰的大车小车通过,轰隆隆如巨雷的响声回荡在隧道内,让我的耳朵极为不适。在坪头多年,那是我第一次步行去谢家沟村。

  通村水泥路平平展展的,夏日的太阳还没有落山,一抹霞光从西边的天空穿过云层照射在渭河的河面上,反映出迷人的色彩。西边的山,在霞光里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外衣,看起来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神秘味道。渭河在向北靠近北边山脚的地方,从西边来了以后直直地拐了一个大弯,河面在这个地方突然变得宽大了起来,南边有一大片沙滩裸露着,沙滩上边有零星的树木和低矮的绿植。

  在村委会的院子盘旋了半天,吃了几个山民摘来的杏子,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我们三人在夜色中向回走着。周遭的山黑魆魆的,天空有星星,却没有月亮 ,渭河河面上也没有点点的星光泛起,能听见渭河流水的声音,草丛中青蛙和蛐蛐的叫声,远处的310国道不断有汽车通过,几辆连贯移动的汽车在夜幕里像一列火车。

  想起张校长说的谢家沟村山清水秀,晚上在虫鸣树涛声中入眠,早晨在鸟叫声中醒来,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都是纯天然无添加无污染的,呼吸的是氧气十足无污染的新鲜空气,一生能这样过着,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就想起了刚到坪头时陪省高院来的一个领导去安坪沟,久居长安城里的领导一到安坪沟里,看到清澈见底的溪水,繁茂的植被,纯朴厚道的山民,呼吸着长安城里呼吸不到的新鲜空气,就发出感慨——“真好真好,每年夏季能在这个地方住上几个月避避暑是再好不过的了。” 一同陪着的村书记老贾,私下对我说,每个城里来的领导都是这么说的,你让他们在这儿天天住着,住上一两年试试?反正我们是都不愿意在这儿住了。他的话让我禁不住在心里笑了起来,就想到了钱钟书的《围城》——山里的人想出去,山外的人想进来,盖因为均没有贴身的体验造成的。

  去谢家沟村的路还是那条水泥路,渭河还是几年前的那条渭河,高岭上山还是那个高岭上山,它们一定是有变化的,只是我没能看出来而已。路边的野蓟角不少,开着紫红色的花,小时候我们哪儿割破了流血,常把它的叶片掏烂了用来止血,效果非常的好,据说用它的叶片泡水喝还有极好的凉血功效。几年前村上种植的侧柏已经长的很有些树的样子了,枝条上有形状怪异的长着向上尖头的椭圆形的果实。侧柏据说非常耐旱,是雌雄同株,雌雄可以同体也能算得上是很奇特的了。几棵李子树,长在河堤边,应该也是村上搞绿化的时候栽的,青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我摘了一个塞进嘴里,涩的不能下咽。没有成熟的李子,摘下来去吃,就像没有开的花,不到可折的时候去折,都是造孽。河堤边还有不少的桃树,桃树是野生的,易成活,是并不需要人费心巴力地去栽种的。野桃子小小的,长的形状也不是圆形的,顶端是尖的扁圆形,在枝丫上密密麻麻的排着,不知长大后能不能吃。谁能想到这些前边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枝条,后边会长出绿色的窄窄的长叶,会结出这么多的桃子呢?从野桃树枝条的空隙中看南去的渭河,渭河被割成了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块块,就有了另一种趣味。

  谢家沟村村委会的院子还在,停满了干活的工程车辆,我没有进去。

 张校长早已经不在坪头村扶贫了,他换防后去了农业局任职,张所长也离开了坪头去了新成立的拓石所任职,我因为工作变动也离开了坪头,只有老王还在坪头坚持着。物是人非。

  愿两个小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都能有新的发展,新的建树。愿我们大家的生活都能过得越来越好。愿谢家沟村的明天也能变得原来越好。

作者简介

马高强,陕西合阳人,现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