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访长风公园(作者:无为之人)

 黄之中 2022-10-1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重访长风公园

无为之人

图片

银锄湖

今年,秋寒来得特别晚。秋日里最后一个高温日,我和朋友一起来到了长风公园说来也是,我与长风公园“失联”至少已20年了。

自1970年初夏,与长风公园第一次亲密接触,已过去50年了。长风公园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有着西子般美好的印象。而今再次步入其中,其广阔的水面、起伏的山林、蜿蜒的步道,仍一如当年。然而,自己却从“志于学”的年龄到了奔“从心所欲”而去了。

过去,上海较大的公园只知道西郊公园、虹口公园等。西郊公园地处郊区,可不是随便能去的,在南京西路尽头乘57路排坐队就要很长时间。相对来说,离市中心比较近的虹口公园去得多一点。长风公园,当时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只是在5分钱一张的《上海交通简图》上可以看到市区西部、苏州河北岸有那么一块“绿色”,而西郊公园还在这张地图以外。

读书时,总有春游和秋游。在那个特殊年代,虽也有这样的活动,但却不能这样称呼,而要赋予一定的政治含义。1970年6月,小学里组织了“小长征”。我就是以这样的名义,第一次来到长风公园的。

一进公园,垂柳依依下,宽阔的湖面逐步映入眼帘。原本觉得虹口公园的湖面已经很大,而这里却还要大得多,我不禁兴奋起来。然而,更兴奋的大有人在,一些家境好的同学,尤其是男生,因为早就来过,有的还不止一次,此时就七嘴八舌地炫耀起来了。

那次“小长征”,我们坐21路到中山公园,然后下车步行。长宁路、凯旋路、过铁路桥、光复西路,向西北拐进一条没有人行道的乡间小路,从那里进公园,总共才两三公里路。当时,这条乡间小路还没有标识,这次才知道它正是现在的枣阳路

从此竟一发不可收拾,之后三年竟去了三次,而且都与这条路线有缘。

第一次在1971年,是我鼓动父母带着我和弟弟去的,而且完全按照学校'小长征’的路线走,这样可以节省不少车费,而且走的路也不多。我研究地图后告诉父母,需要步行的路途也就相当于从家里走到第十百货商店(现在的永安公司)。结果,母亲还是觉得路走得多了些。

第二次是1972年,我已进中学。由于我们在中学里属低年级,“野营拉练”只能采取当日来回的形式。走了4个点,其中第3个又是长风公园。这次步行,较之小学里那次更像是“小长征”。首先,从学校到公园为全程步行,不能坐车。其次,每人准备一条被子,捆扎后背在身上,负重前进。到公园还有两项“军事活动”。一是走“勇敢者道路”。二是比赛登铁臂山。我所在的“校外小组”此时编为“五排二班”。尽管我是体质最弱的,但我们这个团体只用了55秒就“登顶”,而全年级其他团队的“登顶”速度还没进1分钟的。回程依然步行,结果遇上大雨,但大家还是冒雨前行。

第三次是1973年5月下旬,已近“五卅”纪念日,学校组织我们步行至宜昌路上棉二厂参观顾正红烈士流血处。活动结束后,集体步行又去了长风公园。这次是从长寿路经曹家渡拐进万航渡路,结果又走上了铁路桥,顺着几年来走的路进了公园。当时,完全没有'圣约翰’'华政’的概念,只是觉得这条从没来过的路弯弯曲曲的,很狭窄,边上有一长段树荫和黑色篱笆,更不会奢想六七年后我会到这里来读书。这次,因为是活动后的“余兴”,在公园也没有什么集体活动。我和几位同学登上铁臂山,眺望东方,但见前一年9月竖起的上海电视塔,以远超国际饭店的高度傲视群雄,感到十分自豪。

从这以后好几年,我没再来长风公园。直到1979年清明时节,我已在大学读书,系里组织到长风公园活动。和过去在小学、中学不同,这次只是通知我们到公园某处集合,至于如何去就各显神通了。由于读书地点在原圣约翰大学的校园里,我依然选择了走小学中学的这条路。当然,其他人有骑车的,有坐公交的,但公交很不好坐。进了公园,望见熟悉的湖光山色,心情十分激动。毕竟已有六七年没来此地了,而且这中间还经历了三年农场生活。我在内心轻轻地呼喊:我又回来了!是因为回到了长风公园还是回到了上海?应该说,是后者的成分多一点吧!长风公园只是这种心情的寄托。

后来又来过几次长风公园,记不清了。但1997年陪儿子来此,属这次之前的最后一次,距今已有23年了。

在暑热的余威下,我慢慢地拾级攀上了铁臂山,体力全然不及当年。铁臂山的海拔才26米,当年却是市区的“第一高峰”。而今山上茂密的树林已挡住了第一视线,连银锄湖都不能尽收眼底。即便没有这些林木,由于周边高楼林立,我的视线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很轻易地到达市中心。

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图片

铁臂山前

我一直想探究长风公园的由来,最近才从“百度”中了解到:这里原是苏州河截弯取直后遗留的西老河河湾地带,因低洼易涝,是一处有名的穷滩。1956年初,政府决定在此辟建公园。在保留西老河基础上,新挖大湖。挖出的泥土,分别堆成铁臂山和黑松山,还把大部分低洼地填高了1米。1959年10月1日,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而古河道的东老河则成为华师大的丽娃河

公园在筹建时名曰沪西公园。1958年局部开放时改名碧萝湖公园。在1959年公园开放前夕,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宗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同时又取《送瘟神》诗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句,将园中人工湖命名为“银锄湖”,大土山命名为“铁臂山”。

历史上,长风公园是一个以湖光山色为景、以划船登山为主要活动的自然山水园90年代以后,又陆续建成海洋水底世界、白鲸馆、游乐场、迪卡士赛车馆;举办各种大型展览活动。

但是,有些记忆中的东西似永远找不见了。曾经坐落于湖边饭厅,造型独特,当年是除西郊公园外,上海公园内仅见的饭厅,这次没再看见。还有那条著名的“勇敢者道路”,它的铁索桥、云梯、高桥、涵洞等等,曾深深吸引了我们,是小时候每次来此的必走之地,也因1991年的一次事故而告终结。本想去找到它的遗址怀旧,由于身体不适,加上对公园地形、方位不熟,只得放弃。

不知怎么,与长风公园的交集那么多年,居然找不到一张个人留影。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长风公园。因为人生中最有回味的还是从儿时开始的记忆。

写于2021年10月10日

鸣谢:无为之人先生赐稿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