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的国号到底是什么意思,水德之国?战士之国?

 where5 2022-10-17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它们的王朝名称,也就是国号,为什么叫做那个名字,绝大多数都是有来源的。
比如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原来做诸侯国时就叫做“秦”,统一天下后的国号自然也叫做“秦”。
而像汉朝,则是因为开国皇帝刘邦曾被项羽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称帝后就沿用这个“汉”号,称为“汉朝”;而唐朝的情况也很类似,是因为开国皇帝李渊曾被封为“唐国公”。宋朝也差不多,是因为赵匡胤曾驻军于宋州,于是效仿前朝,“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因此得名“宋”。

图片

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时驻于宋州,因此以“宋”为国号。

图片源自网络


元朝的国名则是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因此得名“大元”。
不过到了明朝,国名的来历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解释,但历史学家吴晗考证的结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就是“明”这个名字,实际上来源于朱元璋曾加入过的“明教”,也就是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明教教众在反元起义中出力甚多,而且朱元璋也曾是“小明王”韩林儿的部将,因此朱元璋才定国号为“明”。
但清朝的国名“大清”,这个名字的来历是什么,不仅没有一个官方的解释,民间的各种解读也是各种各样,几乎没有一个特别有说服力。

有的说法,是从字面文义上去解释,认为“清”是“扫清廓清”的意思。

有的说法,则认为“清”,就是“青”,认为青色是北方信奉萨满教各个民族所崇尚的颜色,而满洲也笃信萨满教,因此取“大清”为号。

还有“五德说”的观点,认为明朝为火德,清为水德,按照五行相克理论以水克火,所以得名为“清”。

清史学者刁书仁则认为,“清”实际上是“金”字的转音,是以汉字的发音为基础,改换一个发音相似的汉字,“大清国”其实就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国”的别称。

还有一种观点,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就是认为“大清”实际上来自于蒙古语。
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的鲍明认为“大清” 国号实源自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有“战士”之意。大清国的意思则是“上国”(即“至高无上之国”)或“善战之国”。

像国外的清史研究学者欧立德,就是“大清国”即为“善战之国”说法的拥护者,他曾经说过:
“大清国的'清’字,后人觉得明朝的'明’——日、月,属火,而'清’属水,水灭火。而且'清’听上去也很好听。如果看满文资料的话,会发现'大清国’的满文是'Daiqing gurun’,'gurun’就是国,'Daiqing’是战士的意思,大清国就是战士国,这个词来自蒙语。汉人觉得'大清’好听、吉祥,但是满洲人和蒙古人一听'大清’,就会觉得热血沸腾要打仗。如果不看满文资料,这些平时不会注意的细节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无法看到清朝的另一个面貌。”
而且欧立德还认为,皇太极选择这个国名是有特殊用意的,“正在就其未来的意图向人们发出清晰的信号。果然,八年后,清兵在山海关蜂拥越过长城。”

图片

美国学者马克.欧立德,致力于东亚史研究,曾说过要“透过满人的眼睛看清史”。

图片源自网络


但欧立德的这个观点也遭到了国内一些人的驳斥,像浙江农林大学的一位法学博士就曾写了一篇文章批驳他,在网络上搜索“驳斥欧立德:关于清朝国号的再讨论”,就能找到这篇文章。
用通俗点的话说,欧立德在这篇文章里被骂得“老惨了”,不仅被指责“满语和蒙古语文学知识薄弱却信马由缰”,而且还被直接斥责说,“这样的异想天开基于怎样的语文学和历史学的修养?这样来教授学生?”

不光是“大清国”国名之争,国外的“新清史”研究者们跟国内的清史学者们在很多问题上本身矛盾就不小。
反过来说说痛骂欧立德的这位浙江农林大学的李博士,他在那篇批驳欧立德的文章中对于“大清”国号的来源就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认为:
“清人舆论上对明朝天命的竞争,这以前就开始了。皇太极'崇德’以前的汉字年号是'天聪’,就是类比明朝当时的年号'天启’起的,因为满文中,皇太极的名号是sure han,意思是'聪明汗’,满文年号也是sure han(就是说在满文里,他以汗号作年号),这里没有'天’的意思,汉文年号'天聪’与之不相应,显然起自与大明'天启’的类比而意欲超过之。”
但我国的历史学家蔡美彪考证过,在皇太极改元崇德以前,金的文献只是以汗号纪年,实际上并无年号,而像《清实录》中以努尔哈赤建国称汗之年为天命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年为天聪元年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清代史官为了方便引史叙事而附会汉制所作,但当时并不存在这样的叫法(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
所以努尔哈赤及皇太极时代的“天命”及“天聪”年号根本就不是因为仰慕汉文化、为了跟明朝攀比才有的。
 
如果从满语上来说,“daiqing”这个词肯定不会是一个有年头的原生词汇。为什么,因为“daiqing”这个词在满语词典里除了“大清”一义之外就没有别的解释了,也就是说,它只是为了这个国号才出现在满语里的。
而且满语中称呼明朝为“daiming”。《满洲实录》里就有这样一句话:
“Daiming be dailachi jurgan i dailambi dere。”
“征明国,当以大义伐之。”
“daiming”,就是汉语“大明”在满语里的音译,“dai”就是“大”。
而我们知道,不管是“大唐”、“大宋”、“大元”、“大明”还是“大清”,它们在古代的历史记载中也同样会被记为“唐”、“宋”、“元”、“明”和“清”,包括后来的满文文献。所以这个“大”字,只是在某些场合添加的修饰部分,它是可以单独分开的。
而皇太极在改元时,显然也是参考了大明的叫法,所以在国号中用“dai”(“大”)来做修饰。
满语中并没有“dai”这个单独的词汇,它只是附着于王朝名称中出现。
并且满语中用来称呼“大”的词语是“amba”,也不是什么“dai”,《太祖高皇帝本纪》中就有“amba qing gurun”一名,翻译过来就是大清国,这可是真正的“大”清了。

图片

最上边的满文单词,就是“daiqing”,下边挨着带两个点的单词,是“国gurun”。

图片源自网络


既然“dai”是仿效“大明”的叫法而来,那么“qing”又是什么含义呢?难道就是汉语“清”的音译,或者“金”字的转音?
 
首先来说,“清”是“金”的转音的说法是很不准确的,因为满语中“金”的发音为“aixin”,“金国”的发音为“aixin gurun”,而不是“jin gurun”,“jin gurun”在满语里是指春秋时的“晋国”,所以“大清”肯定不是“大金”的转音。

至于说因为萨满教民族崇尚青色,而满洲也信仰萨满教,所以才取国号为“大青(清)”的说法,其实也不着边际,因为崇尚某种颜色就拿它用在国家取名这样的大事上,这种逻辑本身就是缺乏说服力的。
非说萨满教民族崇尚青色,无非就是从蒙古人崇尚青色的这一习俗推断而来,蒙古文献《十善法白史》中有“青色蒙古”的记载,这是关于“尚青”最早的文字记录。
但这种习俗也是受藏传佛教影响,在2015年光明日报上一篇《蒙古族为何崇尚青色?“青色蒙古”的民族融合之路》的文章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
“尚青”本就不是萨满教或者笃信萨满教民族固有的习俗,怎么可能推导出因为“尚青”而给国号定为“大青(清)”呢?
而且在改国号的前一年,皇太极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蒙古深信喇嘛,实乃妄人。嗣后有悬转轮结布幡者,宜禁止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喇嘛教是非常反感的,怎么可能会参照喇嘛教的文化而选择崇尚青色呢?
而且他还认为蒙古人信喇嘛教是“妄人”之举,从这也可以看出,皇太极此时对于蒙古文化并没有多少崇拜仰慕之心,因此更不可能直接用蒙古语词汇来给自己的国号命名。
 图片

尽管金代的女真人信佛,但萨满教在明清时期女真及满洲的信仰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

图片源自网络


所以我们得重点说说这个“qing”。
 
在满语中,还真有“qing”这个词,只不过按照满语罗马字的转写方式,它写作“cing”,而在胡增益版《新满汉大词典》中,按照汉语拼音的写法被记为“ching”,本文为了方便阅读,则根据汉语拼音习惯写作“qing”,之前的写法类同。
 
“qing”这个词,在满语里有多个解释,首先它是“清”的意思,就是清王朝的那个“清”;其次,它还是汉语中读“qing”的字的音译,比如江苏淮阴的“清口”,满语中就叫做“qing keo angga”,“青稞”则叫做“qing kko”(也叫“murfa”,不同的称谓);再次,它可以跟其他一些词汇组合,产生不同的意思。
比如“qing chang”,就是形容凿冰的声音,类似于冰铲击打冰面时发出的响声。

图片

凿冰图,声音可以想象,图片源自网络


接下来,重点来了。
“qing sere”这个词组,被用来形容火烧得旺旺的样子,比如“qing sere emu fileku yaha dabuha”就是“点了一盆旺火”的意思。
而“qing seme”这个词组表达的意思就更多了,它可以用来形容火突然烧起来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富裕和富足的样子,比如“qing seme banjimbi”,就是生活过得很富裕;而且它还用来形容直立样子的,头发立得直挺挺地就叫做“funiyehe qing seme madaha”。
所以在满语中“qing”这个词有表达利落、直接、旺盛和兴盛的意思,结合可以快速长出气的发音方式,如果用通俗点的话来讲,念这个词的感觉就是 “气儿顺”。

而“daiqing”这个国号,它的真正意思就是取兴旺和富裕之意,是“富庶之国”、“兴旺之国”的意思,而不是什么源自蒙古语的“战士之国”。

真要是被蒙古文化所影响,取蒙古语词“战士”做国号的话,那也应该是用源自蒙古语的“巴图鲁baturu”,这个词在满语中不光有勇士之意,也可以用来形容英雄,比如“baturu kiyangkiyan”,就是 “豪杰、才勇双全之人”的意思,语气和程度要比“afaku战士”一词更强烈、更重,那国号叫“daibaturu”岂不是更契合?
 


看到这也许会有人说了,你这也是瞎猜,撞上一个发音相同的词就往上贴,凭什么就说它取的是“富庶、兴旺之国”这个意思呢?
我们前面讲过,中国古代的王朝,以开国皇帝的始封地或者始封爵位来给王朝命名是一个传统,“因始封而建国”,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就是为了铭记自己起家发迹的事物才这样做的。
所以,“取名”这件事,多少都是要有点讲究的。

“大清”这一名称虽然跟“始封地”没什么关系,但在给它定名时,一定脱离不开当时历史背景环境,因为人们往往就是受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影响叠加,最终才做出决定。
从历史记载我们知道,“大清”这个国号之前是叫做“金”,这个国号很可能是源于历史上阿骨打创建的金朝。为了跟前任区分,当时有人将努尔哈赤建立的“金”直接记为“后金”,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误以为努尔哈赤建立的国家就叫“后金”。
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会以前朝的国号作为自己的国号呢?不光是因为它们都由女真人创建的关系;实际上“金”与“后金”的创立过程是非常相似的,都经历了由分裂、松散和弱小而走向统一和强大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努尔哈赤选择“金”这个国号也可能有为自己取得舆论优势、树立形象的目的。

图片

《满洲实录》中的努尔哈赤像,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皇太极是什么时候给国号由“金”改成“大清”的呢?那可不是在他被众人推举继位的时候,皇太极继位时仍然沿用了原来的国号,那一年,是公元1626年。
而皇太极改元改国号是在哪一年呢,公元1636年,也就是在他继位十年之后。
 
这里的历史背景必须要捋清楚,它对于理解皇太极为何要改国号为“大清”很重要。
 
《清史稿》中非常清楚地记载,努尔哈赤去世时并没有明确储嗣是谁,“太祖崩,储嗣未定。”
大贝勒代善和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廉认为只有四贝勒皇太极才有能力继承汗位,因此“与诸贝勒议请嗣位。”就这样皇太极才继承了大统。
至于影视剧和野史文章喜欢讲的,努尔哈赤实际中意的是多尔衮、但皇太极等人勒令多尔衮母亲殉葬而断掉了他继位可能的说法,缺乏合理的史料依据,不足为信。

图片

电视剧《孝庄秘史》剧照,所有影视剧里的皇太极都不胖,但这是错的。

图片源自网络


但在努尔哈赤时代辅政的四大贝勒里,大贝勒代善心软,在女人面前拉不下脸(受大妃阿巴亥单独宴请结果被诬有奸情),二贝勒阿敏就是个暴躁的屠夫(后在征朝鲜和入关时都干过擅自屠掠的事情),三贝勒莽古尔泰则是个莽撞的楞头(母亲富察氏有罪,他竟然亲手弑母),也的确只有皇太极不论武功还是治国谋略,在努尔哈赤所有子嗣中都是最好的。

但即便是皇太极这样的优秀儿子,也是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的。
首先说努尔哈赤自身就非常优秀,不仅在射箭这种女真人的看家本领上相当出众,而且自年轻时就是个性格顽强的硬汉,在攻打翁克洛城时被人一箭射穿头盔,结果努尔哈赤伸手把箭拔了出来,反手就将对方射倒,从伤口喷涌出的血流到脚面也不下战场,直到再被人射中脖子血流不止,方才停止战斗。
在统兵作战上,努尔哈赤不仅有在浑河之役“四人战八百”的勇武,也有“我只一路去”在萨尔浒大破三路明军的智谋,亦有“伐乌拉如伐大树”这样的战略思维。

图片

《满洲实录》中的努尔哈赤浑河之役四人战八百,图片源自网络


而在统治手腕上,努尔哈赤也表现出雷厉风行甚至是严厉的一面,长子褚英和弟弟舒尔哈齐都因罪而遭幽禁处死。
有这么一位优秀且强势的爸爸,换谁做儿子都得是活在其影子之下。

所以皇太极在当年九月继位后,立刻采取措施缓和努尔哈赤时代晚期造成的对立矛盾,“满洲、汉人,毋或异视,讼狱差徭,务使均一”,并且采取鼓励农业和商贸、改革八旗管理制度等政治措施,接下来就是开始进行对外战争,一方面是打击努尔哈赤去世后开始冒头的敌对势力,确保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战争,完成汗父努尔哈赤没完成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后来皇太极也的确做到了,蒙古和朝鲜的威胁均被消除,后金的东西两翼全部安全,再无后顾之忧。
而同明朝的冲突,虽然有宁锦之败,但皇太极很快就吸取了教训,改善了军队的动员和管理方式,并调整了战略战术,不再以强攻的方式攻打明朝拥有坚固防守的辽东边堡,而是取道从北线破长城关口伐明。
而且皇太极的伐明战争,在一开始就定下了严格纪律和明确的作战策略,就是通过掠走人口来掏空明朝生产和作战的基础,就如同努尔哈赤伐乌拉部的策略一样,通过持久战来削弱明朝的实力,并且补充和加强自己的实力,进而达到将其击败的目的。
“朕承天命,兴师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扰。俘获之人,父母妻子勿使离散。勿淫人妇女,勿褫人衣服,勿毁庐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违者罪无赦。”
公元1630年的农历二月,在第一次对明朝的远征中,皇太极曾在滦州驻扎三日,发布谕旨说:“天以明土地人民予我其民即吾民,宜饬军士勿加侵害,违者治罪。”
但后来发生一件事,明军用火炮轰击驻扎在滦州的那穆泰等人,那穆泰力不能支而弃城奔永平,撤退过程中因无马和受创阵亡之人多达四百多。而驻守在永平的阿敏和硕讬听闻滦州之败后,竟然也仓惶逃离,但在逃离前却将明朝降官白养粹等人杀害,并尽屠永平士民。
皇太极听闻永平之屠后颇为震怒,“御殿宣阿敏十六罪”,对于阿敏将永平的官民妻女分予士卒为奴的行径,更是愤怒地声讨说:“彼既屠我归顺良民,又奴其妻子耶!”
皇太极随即将这些被掠为奴的人重新编为民户,并由朝廷出面分给他们衣物粮食和房屋,以便其生活。

图片

这个影视剧里的形象还是比较符合阿敏的特点的,图片源自网络

我兵之弃永平四城,皆贝勒等不学无术所致。


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壬午,第一门仿制的红衣大炮被制造了出来,自此后金(清)开始系统性建设炮兵部队,“军中造砲自此始”。皇太极更是在当月任命佟养性“总理汉人军民事,汉官听其节制”,将汉军与汉民的管理交由更了解业务的人负责(佟养性自己就是辽东汉人)。
而到了公元1632年的八月丁卯,皇太极召明朝儒生王文奎、孙应时和江云入宫询问与明朝和议之事,三人都说明朝内部政局混乱,与明朝的和议注定难产,“明政日紊,和议难必”;而且又逢中原农民起义迭起,因此劝皇太极“宣布仁义,用贤养民,乘时吊伐,以应天心”。
于是皇太极开始加快内部的建设,设立六部来加强社会生活的管理,并且要求各旗旗主(固山额真)要察民疾苦并清理刑狱,来获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对于在努尔哈赤时代晚期曾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的新附汉民与土著居民对立的问题,皇太极在公元1633年的六月壬戌特别下诏,“谕将士毋侵扰辽东新附人民,违者孥戮之”,有任何欺压和滋扰的行径都要被处死。
到了七月则又“谕满洲各户有汉人十丁者授棉甲一,以旧汉军额真马光远统之”,将原本纳入满洲各旗的汉民参照八旗制度进行管理,独立汉军八旗的雏形开始出现。
尽管皇太极也曾因汉官备御越级反馈汉民徭役重于满洲的事情而申斥其不合礼制,但对越级上访的汉官最后也没加任何处罚,“若加以罪,则后无复言者”,信访工作的大门依然打开着。
为了避免将本文写成皇太极的个人传记,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但即便从这些记载也可以看出,皇太极的治国思想已经跟其父努尔哈赤开始有了区别。

应该说,努尔哈赤对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关注点更多在于要统一分裂的女真各部力量,使其能够形成整体而不被蒙古和朝鲜欺压,甚至可以变强到与明朝抗衡,而不再成为匍匐于他人脚下求得苟活的弱小之邦。
但皇太极通过对蒙古和朝鲜的战争,获得了外部的战略安全缓冲区;通过战略战术的调整,对明作战也逐渐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而通过改革管理方法和安抚政策,将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和对立大大缓和,农业和商业也得到了有力的发展。
因此皇太极的治国战略,已经从“谋生”变成了“谋发展”,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可以媲美大明的国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和人口,并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共生与共存。
其民即吾民”,皇太极的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是金亡之后的女真社会里前所未有的。

图片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汇集了众多知名演员,主线情节也符合历史记载,是一部比较难得的历史剧,里面就有明朝百姓向皇太极高呼万岁的镜头,而史书记载也的确如此。

图片源自网络


在皇太极继承汗位的这十年里,随着政治的稳定和国力的提升,皇太极也从父亲的影子中彻底走了出来,他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自己并不比父亲差,自己治下的国家,跟父亲时代的国家比起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有观点说皇太极将“金”改为“清”是不想被汉人老百姓跟历史上的金朝联系起来,避免让金朝时的“残暴统治”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但这种观点其实是基于对金朝历史的完全不了解。
《金史》中记录的金王朝,尽管也有统治不利而生民变的记录,但跟宋朝比起来,平均到每年的农民起义次数只会少不会多,怎么就非说金朝统治“残暴黑暗”呢?

皇太极要改掉的这个“金”,其实是指他父亲建立的“金国”,跟历史上的金朝没什么关系。

努尔哈赤晚年犯下了敌视新附汉人的错误,使得国内民族的对立加剧,再加上阿敏擅自屠永平的这种行为让明朝汉人对于后金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所以“金”这个国号是有些“褪色”甚至有较多负面影响的,通过立新国号来改换形象也属正常之举。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后金国力已经大大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在随之提高,臣民对于皇太极的拥护也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民意角度来说,也需要一个更为响亮的国号,来代表这个开始蒸蒸日上的国家。
再加上公元1635年八月多尔衮等人在远征林丹汗时获得了元朝玉玺,使得在名义上有了继承“大统”的依据,改元也就变得更为顺理成章。

所以在当年的十二月,“贝勒萨哈廉与诸贝勒及大贝勒代善盟誓,请上尊号”,正式提请皇太极更改国号。
但皇太极是谨慎的,并没有同意,即便是在蒙古贝勒也来劝说皇太极立自己的尊号(国号)时,皇太极虽然有所松动,但仍然说“朝鲜兄弟国,宜告之”,还要听听朝鲜国王的意思。
等到了1636年的三月,外籓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全都纷纷上书到盛京,请皇太极改立自己的尊号。
而进入四月,他们更是联合起来上书,力劝皇太极此事。
“夏四月己卯,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