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里的中医丨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

 中医药方便 2022-10-17 发布于四川

I导读高汉章患风湿病,前医施以“驱风利湿”病未减轻,而发汗外散更伤表阳、利水去湿更伤里阳,病反加重。谢星焕选用甘草附子汤,温补表里,又散风利湿,故疾病快速得愈。

图片

作者简介:谢星焕(1791年-1857年),字斗文,号映庐,江西南城人。谢氏三世为医,少时攻读儒书,欲应科举入仕,后因家贫而弃之,乃继承先业,肆力于医,遂通其术。谢星焕一生行医40余载,医学理论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善于探求病机,注重辨证施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或依据,立法、选方、遣药具有很高水平,对于治疗重、危病症,颇有独到之处。慕名求治者不绝,门庭若市,治好者无数。著有《得心集医案》。

书籍介绍:《得心集医案》6卷,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凡21门。原书因遭战乱而散失过半,后经其子甘澍进一步整理,并附入甘澍的《一得集》治验数十则,仍名《得心集》。1936年,绍兴裘吉生将其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196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校勘出版单行本,改名为《谢映庐医案》。

风湿相搏

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时当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

予曰:“此风湿为病”。

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

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

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一剂如神,服至三剂,诸款悉愈。可见古人之法,用之得当,灵验若此,学者可不求诸古哉?。

甘草附子汤:甘草 附子 桂枝 白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