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装周上的港风新潮,出圈的走秀,扎实的自救

 世界经理人 2022-10-17 发布于广东

即使疫情影响仍在,国际各大时装周依然如约而至,如火如荼。一支来自中国香港的设计师队伍引人注目:他们在巴黎走完秀,马上又现身上海的订货会,无论是独占鳌头的巴黎时装周,还是“全球最具活力”的上海时装周,他们都很出圈。

CHARLOTTE NG STUDIO、DEX、KYLE HO、TAK L.......在这些或许还显得陌生的设计师品牌身上,我们见识到香港时装新势力的崛起:他们都有特定的设计DNA,不仅前卫,更具前瞻力;他们的灵感来源之多元,充分展示出香港潮流时尚的多元化精髓;他们年轻而成熟,秉承“走出去”的精神,要让香港时装设计发热发光......

现状

潮 VS 低迷?

“潮”,一直是香港时装带给我们的印象。作为国际性的时尚之都,香港服装业起步早,凭借着高效率的保险、法律、质检等商贸服务队伍,很快在内陆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香港拥有高效和品控较高的服装供应链,是亚洲区的全球服装采购枢纽。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香港受惠于一些经贸政策,加强了与欧美、中国内陆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往来,服装业逐渐成为香港主要的制造业之一,直到2018年,服装业仍在香港各行业出口额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电子产品。

香港服装制造业的一大趋势是拓展以自有品牌为主的高增值业务,主要是为了在规模较小的香港市场之外寻求更多机会。于是我们能看到1980年代之后,众多香港品牌开始密集崛起,佐丹奴,班尼路、堡狮龙这三个香港时尚服装巨头在内陆市场叱咤风云,成为一代人无法磨灭的青春符号。但随着香港服装总出口量的下滑,香港时尚品牌因为竞争激烈而很难保持良性发展。

香港品牌的低迷被归咎于渠道和设计的原因,在设计和营销层面存在老化风险,难与年轻消费者有效对话。为了推动本地设计力量,香港政府注入财力,在全球推广香港设计师品牌、设立设计师培育计划、为设计师提供技术资源。而对于市场太小的香港来说,最为困扰时尚新鲜血液的难题,是如何“走出去”,寻找更国际化的身份表达。幸运的是,随着中国内陆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数字化平台的涌现,广阔内陆市场为香港设计师品牌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最佳助力,而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更是将香港时尚业纳入中国时尚产业链的创新和变革中。

突围

抱团踏上海外舞台

巴黎时装秀是时装界“朝圣地”,是许多设计师梦寐以求的地方。而今年有3个中国香港品牌登上巴黎时装周秀场,还有8个品牌入驻巴黎时装周展示厅进行静态陈列。

这些香港设计师品牌带来最新的“港风”:KYLE HO融合了英式剪裁和法式时装的经典元素,并采用采用有机棉和新羊毛等可持续材料;RICKYY WONG STUDIO设计师通过对古代战争物品的研究,重新演绎了电视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图像;SHEK LEUNG 在T台上用时装呈现出一部“电影”,表达男性的力量与脆弱......通过多年耕耘,“香港设计”已经能够再次在国际时装舞台展示出自己的特色。

此前香港本地高等教育院校培养出的时装设计师,并不逊色于外国的设计师,但却因市场局限和不完整的行业链等因素,陷入困局。有设计师表示,香港地方小竞争大,真正可以接受潮流的人不多,一些颜色太丰富或太性感的设计,市场都不太接受,设计师往往因为要顾及市场口味而修改设计。进入国际时装舞台,拥有国际化视野因此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新一代设计师正在不断摆脱“自我”,将港风融入西方口味。当然,独立品牌要得到在巴黎举办时装秀的入场券,并非易事。而且品牌自行前往海外发布,搭展位和办秀的钱对独立设计师品牌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因此抱团取暖显得特别重要,从2013年起,香港相关组织就以每个时装据点为目标,带领香港时装设计师集体行动,它们为资金不足的新品牌提供了从设计创意到销售渠道的支持,为这些新鲜血液拓宽了思路。

这种抱团行动的成功先例是韩国时装业,其成功并不只因一个品牌成名,而是整体设计普遍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才开始令人留意。

更加广袤的市场

深入内陆消费市场

曾经,内陆时尚行业的腾飞,离不开香港的影响,许多内陆初代设计师受到香港时尚风潮的影响,对“香港”怀着特殊的情怀。现在,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内陆市场不断“反哺”,为香港设计师们打造了更多机遇。

作为试水,早在2014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就以一场精彩大秀展示了来自香港的潮流风尚,让到场的买手、嘉宾和时尚人士倍感惊喜。最近几年,上海作为中国时尚之都拥有的曝光机会,上海时装周给设计师品牌的肯定和鼓励,吸引了越来越多香港设计师的关注:“比起国外,上海的变化非常快,只要半年不过来,这里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机会很难得。”上海潮流追逐者对时尚的包容性,使他们觉得当下正是推广香港时装的好机会。据悉,香港品牌在上海时装周均有亮丽表现,短短几天就在展会现场接单数十万,这对于以小众化取胜的设计师品牌来说实属不易。

不少香港小众品牌都有计划在淘宝推出品牌的线上商店,让内陆消费者有更多渠道可以认识自己。他们表示,要在香港经营品牌从来都不易,内陆电商平台的门槛更低,更有助于品牌规模变大。

香港设计师到内陆开展业务,通常会遇到两个难题:一是不懂内陆的公司营运流程,二是IP注册问题。但这仍然阻止不了他们北上的脚步,因为内陆时尚业整体发展速度比全球其他市场要快,“巴黎要不停去才行,去三到四次,买手才会认同你的品牌。但上海不同,内陆买手看到新品牌会有兴趣下单,他们愿意尝试不同的商品。”

格局与布局

构建大湾区一体化产业链

打破地域界限,深化城市间的联结,为大湾区时装设计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是香港时装设计界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意工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探索。

2019年,香港时尚公益组织FFF在深圳等地举办了“大湾区——时尚·出行”活动,通过设计巡回展、联合展示秀、音乐巡回、高峰论坛、“时尚卡车”T台、剧情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和多元文化元素,展示了香港服装品牌。此后,多位香港设计师品牌将工作室和供应链挪去了广东,以保证品牌的增长和发展的整体性。

不久前,FFF再次推出“湾区时尚2022”活动,以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我们接触过很多内陆和香港的设计师,可以说各有优势。内陆有服装行业的完整产业链,所以内陆设计师技术方面很强。香港作为中国一个对外窗口,香港设计师对国际上最新、最潮资讯的触角会敏锐一些。正是各自的优势,让大湾区设计师有了交流的基础。”FFF相关人士表示。

得益于广东发达的产业链,很多香港时装品牌的生产制造环节都是在广东完成的。对于香港设计师品牌来说,把大湾区生产的产品直接拿到上海和巴黎并不是个复杂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断加强大湾区的时尚属性。

中国时尚产业链正处在创新和变革的风口,相信随着香港设计师品牌在创意引领度和商业成熟度等方面羽翼渐丰,中国时装体系也将迎来新的崛起。

结语

不久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2)又有了新的排名, 按照9月份最新报告,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第三,而前两次排名稳居全球第三的香港此次排名全球第四。这在引发香港如何保持国际金融港优势的话题之时,也促使我们思考:港味如何风采依旧?

曾经激励我们的香港精神: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波涛汹涌,也仍会尽力于当下能做的事情,直至慢慢看到方向。在香港时装产业中,香港精神是否历久弥新?

江山代有人才出,新鲜的血液创造出新的生命。透过时装舞台上的衣香鬓影,我们会觉得,香港时尚产业带来的新港风仍然令人沉迷。

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

(www.ceconlin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