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直有句话,中国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中国虽然世界排名第三,但是耕地很少,人均耕地排名世界第120位。因此,中国人非常关心土地和食物。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特别是现在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杂交水稻专家为中国粮食高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国人也把杂交水稻技术带到了非洲。 中地海外集团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水稻专家王学民(右一)和当地员工一起工作。 在我们的印象中,非洲大陆古老而贫穷。虽然非洲大陆如此辽阔,但那里的国家和人民非常缺乏粮食,他们不得不依靠进口和援助。近年来,许多中国人来到了非洲大陆。除了做生意,许多来自中国的农民去非洲承包土地种植粮食和开办农场。很多人以为非洲的土地贫瘠,其实不然。除了撒哈拉沙漠的不毛之地,非洲其他地方都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肥沃的土地。那为什么土地肥沃的非洲国家仍然粮食不足?那是因为非洲还有很多原始部落,靠狩猎为生。他们自己不知道怎么种庄稼。 非洲有个国家叫布隆迪,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当然,大多数非洲国家都不发达,但布隆迪是最典型的。其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二。它的国土面积只有27800平方公里,人口却多达1120万。而且布隆迪的陆地高原山川众多,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每年都需要外界的援助。近年来,中国向布隆迪派遣了一些水稻专家,帮助他们改良水稻。经过努力,他们的水稻亩产量在2016年达到了924公斤,创造了布隆迪前所未有的高产。所以这种水稻种植技术很快在全国传播开来,并且都获得了大丰收。布隆迪人民高兴地载歌载舞。 虽然布隆迪人民长期贫穷,但他们的心态非常乐观。他们每天努力工作,却只能维持生计。但是他们总是微笑着。中国去过的人都说:见过穷人,见过穷人幸福,没见过这么穷这么幸福的。布隆迪人的确有这种天生快乐的基因。他们经常看到他们唱歌跳舞。其实没什么好高兴的,就是自发性。当然,这种天生乐观的基因也是他们出身贫寒的原因。因为他们欲望小,没有发展的动力。当然,自从他们种植了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后,他们更加快乐,也更加热爱工作。 在非洲的东南部,有一个国家叫莫桑比克,它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然而,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2008年,人均消费仅为每天1.60美元。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全力向中国捐款4万元巨款。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中国人,所以中国非常重视他的感情和义气。为了回报莫桑比克,他尽一切努力支持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莫桑比克的土地非常肥沃。对于每个刚到中国莫桑比克的人来说,这片肥沃的土地会让他们眼前一亮,爱不释手。但起初,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拥有如此天赐良田却不能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甚至挨饿。只是在1975年,莫桑比克人民推翻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但随之而来的是长达16年的内战。经济停滞不前,处于崩溃的边缘。直到上世纪90年代,政局才逐渐稳定,当时农业生产力极低。虽然该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一半,人口只有2600万,但超过一半的大米需要进口。面对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这里的人们不知道如何种植更多更好的粮食。 他们都说,虽然他们保留了这么好的自然资源,这里的人们喜欢学习,但他们缺乏技术。他们一直使用最低级的技术。他们需要有人来培养他们的才能。就这样,中国向这个国家派遣了数百名农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一个农业示范中心。经过最初几年的实验,示范中心成功种植了水稻,然后农业技术人员开始培训当地农民种植水稻。在收获的时候,据当地人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公顷土地可以种植超过3吨的水稻。甚至那些上学的人也从未听说过它。以前这里最多种2吨就不错了,现在每公顷能种9吨水稻。 所有莫桑比克人民都尝到了中国技术带来的好处,他们都在努力工作。当地人说,他们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不仅赚了钱,而且变得更加勤劳。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每天都要看着自己的土地,看着这些庄稼就开心。他们不仅丰衣足食,而且许多人因为种植水稻而建造了新房子。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国家有了新的期望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