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间丨闻道勤行——美术学博士生七人作品展

 私享艺术 2022-10-17 发布于河北

闻道勤行——美术学博士生七人作品展

策展人:阴澍雨

学术主持:周爱民

出品人:张冀

执行策展:黄格锋 廖懿琪 迪丽娜尔

主办单位: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

支持单位: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

参展艺术家:梁智龙 刘心泉 苏德格日勒 王俊昌 黄格锋 王金烨 廖懿琪

展览时间:2022.10.18—2022.11.16

展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丙11号 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

刘巨德先生题字

闻道勤行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梁智龙、刘心泉、Sodgerel Purevdorj、王俊昌、黄国锋、王金烨、廖懿琪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在读博士生,他们学业背景不同,经历各异,但都挚爱绘画,以绘画为志业。他们浸润于水清木华的清华园,在科学、人文与艺术的氛围中研习绘画。在厚积人文思想与智慧的绘画源流中,他们不宗一师,不学一派,而是博观约取,兼功自厉,省悟“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绘画之道。他们的绘画自成面貌,各自循心迹而动,以心接物,纵观万象,以不同而同之。

南朝王微《叙画》所言“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体现了中国艺术思想的独特性与审美价值,以无名的“道”和周流不息的“太虚”认识绘画绵延于中国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绘画之道在恒长与变易中气象万千、生生不息。

道之所存,行之所向。行途于绘画之道,与诸学友共勉!

周爱民

蔡大礼先生篆刻

策展人语走艺术的直路

金秋十月,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推出“闻道勤行——美术学博士生七人作品展”,这是一个年青的群体,七位美术学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刘巨德、周爱民二位教授。他们的作品传递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绘画传统与人文风貌,这一绘画传统的脉络,从庞薰琹到吴冠中、再到刘巨德、周爱民教授,他们走的是一条融汇古今中西的民族绘画之路——这是绘画的正脉,艺术的直路。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于成长中的青年艺术家而言,坚守正脉更需要功力、勇气与坚定的信心。因为艺术家无法回避自身创作所处的当下情境,他必须有宽广的视域,不断观察、审思,建立起宏观的艺术架构,才能确定自己的立足点,明晰艺术方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虽然中西方艺术处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又经历了各自有序的历史传承,但是从艺术本体来看,艺术是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蕴含着人的思想,充满想象力,呈现出美的理想与丰厚的情感力量。所以,无论古今、无论中西,它都具备相同的本质和终极追求,但在时空坐标中,如何面对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去甄别、汲取、转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丰富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这需要艺术家终其一生,通过创作实践来解答。

七位艺术家中年龄最长的是梁智龙,他的绘画也比较成熟。他长期从事油画创作,新的探索也使他处在一个转型期。在此次展出水墨肖像画中,他将已有的绘画经验运用到水墨材料当中,通过墨团墨块的冲融与交叠来塑造浑然的形象。以主要的结构点体现出对象的造型特征与精神气息,与传统绘画的传神写照相应和。另一位年轻艺术家王俊昌有着与梁智龙类似的绘画立意。他把卢沟桥的石狮做拟人化的处理,通过静态的雕塑写生,将石狮的肖像化作人的肖像,也随之把历史与文化语义带入到作品之中,带给观者新的思考。

苏德格日勒是来自蒙古的留学生,自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面貌。她将蒙古族图式、纹样加以组合重构,通过一个当下人的眼光重新造境,从而形成新的绘画样式。多年在中国的学习经验,使她对于综合绘画材料有着充分的理解和应用。在她的作品中,媒材的限制被打破。水墨丙烯材质的综合运用、布面上的纸张拼贴等手法都增加了绘画的表现力。对于她的文化观念与民族信仰的含蓄表述,也使她的画面更加深远而神秘。

刘心泉与黄格锋是两位以水墨语言为主攻方向的艺术家,但两个人的绘画面貌截然不同。刘心泉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画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儿。她把传统水墨语言抽离简化,将写实手法变为概略表现,描绘出优雅的现实图景。黄格锋关注自然花鸟的物象与精神。他通过扎实的中国画基本功训练,夯实了造型与笔墨的基础。他注重自然情态的捕捉,将造型加以概括整理,并把色彩、光影、虚实等现代绘画元素与水墨相融合,全景式的构图、色墨交融的艺术语言,基本形成了他的风格面貌,也反映出他的自然观与人文思考。

王金烨和廖懿琪是专注于油画语言探索的两位艺术家。王金烨的绘画以抽象的手法随机生发,产生新的意象与意趣。画面结构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控制、组合,让人觉得放松且愉快。廖懿琪的绘画色彩明快、清爽,她的技巧朴素自然,不矫揉、不造作。线条、色彩与点画块面突出写意性,极具中国传统绘画的表达方式与创作状态,风格率真且见性情。

“闻道勤行”,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绘画实践体现出他们扎实、勤勉的艺术态度。同时也能看到刘巨德、周爱民两位导师对他们艺术道路的指引。两位导师以务实、有效的教学理念推动着年青人不断前行。艺无止境,艺术境界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离不开艺术家踏实、努力的点滴积累。祝愿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们能在艺术的直路上走得坚定,延展绘画的正脉,也创造出真正的自我。

阴澍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

《美术观察》栏目主持

梁智龙,1975年生于内蒙包头。现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70油画公社社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

200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0年短期研修于英国剑桥安吉利亚 鲁金斯大学;201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奥地利驻地艺术家交流项目;2018年入选第十批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计划,布拉格艺术设计与建筑大学访问学者。

“面对变幻莫测的当代视觉艺术状态,我感慨于自己是何等的渺小与苍白。可是,我还是愿意为自己编织一个白日梦:梦想自己能够像流星一样在艺术星空能有一丝短暂的痕迹,哪怕就是瞬间,我也就知足了。”

梁智龙 人物手稿4 34x26cm 宣纸水墨 2020

梁智龙 人物手稿5 34x28cm 宣纸水墨 2020

梁智龙 人物手稿6 34x26cm 宣纸水墨 2020

刘心泉,出生于湖南。2003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2012年7月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2019年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在读。个人作品曾在巴黎、纽约、东京、首尔等城市展览,并被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出版画册有《儿时的夜》、《起云堂-四季清华园》等。

“诗性指向人性深处——人之本心。对于追求艺术与生活之真善美的我们,诗性的水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永久恒新的精神家园。”

请横屏欣赏

刘心泉 琴声 70x140cm 纸本水墨 2018

刘心泉 太平洋 88x155cm 纸本水墨 2018

刘心泉 远古的风景 140x210cm 纸本水墨 2012

Sodgerel Purevdorj 苏德格日勒,1980年出生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自硕士研究生起研究蒙古民间图案,现攻读清华美术学院绘画系博士,继续图案研究,博士论文课题为“蒙古鹿石图腾柱研究”。

“所谓宇宙万物中的丑与美,蕴含自身美感,美无处不在,感悟自然美,遵循自我内在美感,才能够表现艺术,艺术是经过人类的智慧和创作行为产生的载体。”

Sodgerel Purevdorj 苏德格日勒 胡杨魂 80x60cm 丙烯综合材料 2021

Sodgerel Purevdorj 苏德格日勒 胡杨林 90x120cm 丙烯综合材料 2021

Sodgerel Purevdorj 苏德格日勒 鹿石 50x70cm 水墨 2022

王俊昌,1988年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201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于2015年获硕士学位;2019年至今,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

白烛红光,虚室晃晃;无影无象,心音滋长。须问芯源,何处常常;循迹之力,青渠显光。

王俊昌 九思图 系列1 40x40cm 纸本设色 2021

王俊昌 九思图 系列2 40x40cm 纸本设色 2021

王俊昌 九思图 系列3 40x40cm 纸本设色 2021

黄格锋(黄国锋),1992年出生于广东河源。201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21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本立道生,先立乎其大者,明源流,厚根本。天地氤氲,万物化生,格物穷理,尽心知性,意之所涉,万象归一。”

黄格锋 古木逢春 70x70cm 纸本设色 2020

黄格锋 盘岭野松 70x70cm 纸本设色 2021

黄格锋 蒹葭苍苍 70X140cm 纸本设色 2022

王金烨,1993年出生于河北省高碑店市。2013年至201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2017年至2019年留校工作于美术学院学生与校友事务办;2019年至202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目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2022级博士研究生。

“努力创作具有东方韵味、有中华民族精神、展现生命的活力的艺术作品。”

王金烨 晚秋系列之一 35x45cm 布面油画 2021

王金烨 晚秋系列之二 35x45cm 布面油画 2021

王金烨 晚秋系列之三 35x45cm 布面油画 2021

廖懿琪,1995年出生于江西。2017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同年保送硕士研究生,2020年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在读博士生。2019年于法国巴黎艺术城研修,举办个人画展“Life Follows the Sun”。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美化乡村社会公益活动,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

“绘画不只是宏伟的叙事表达,有时在平凡的景象中探寻艺术的本体更具温情。”

廖懿琪 锦簇 70x70cm 布面丙烯 2022

廖懿琪 瓶中玫瑰 120x90cm布面丙烯 2022

廖懿琪 百合 120x70cm 布面丙烯 2022

-- END --

出品丨私享时代

学术主持丨刘大石

主编丨王成业 编辑丨刘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