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策略探索
2022-10-17 | 阅:  转:  |  分享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主要内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亟待改善中国糖尿病患者调脂策略探索

22.8 30.17.1 11.92002年 2012年 超重 肥胖中国≥18岁居民超重 率 和肥胖率(%)? 其他,如糖尿病患病率40年飙升了近15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0年增加了1.5倍,男性吸烟 仍是全球最高,身体活动量明显下降,不合理膳食及大气污染,等等 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增长1/3-2/3, 且在儿童青少年中增长尤为突出高血压现患人数2.45亿 血脂异常10年患病率翻倍,现患≈4亿

CVD=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循环杂志. 2019;34(3):209-20.全国调

查高血压年龄标 化 患病率(%) 1991年 2002年 2015年9.4 12.3 23.2 三次全国调查≥18岁人 群 血脂异常患病率(%) 2002年 2010年 2012年18.6 34 40.4

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

72.0%单纯T2DMT2DM合并高血压 或血脂异常CONSIDER研究1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 47.7% 17.3% 13.7% 5.6%30%20%10%0%50%40% 血糖 血糖+血脂 血糖+血压 血糖+血脂+血压达标率61.5% 65.8%CCMR-3B研究4DYSIS-China研究2 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 China 20 hospital study3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67.1%CCMR-3B 研究是一项横截面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入组了104家医院的25,817例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测量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总胆固醇水平,并参考其目标水平1. 刘军, 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2):1050-1054 2. 李勇,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8):665-670. 3. Yan L,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6;10(1):150-60. 4. Ji L, et al. Am J Med. 2013;126(10): 925.e11-22.? 我国72%的T2DM患有高血压,血 脂异常或两者兼有? 中国T2DM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 率均较低,三者同时达标的患者比例 仅有5.6%

多项研究显示三高并发率高,但综合管理达标率低

7.9%28.1%18.3%38.3%34.4%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

心脏代谢多发病定义为曾经被诊断患有以下三种疾病中的两种或多种: 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

基线 5年随访期患单一心脏代谢疾病的 患者未诊断心脏代谢疾病的 受试者

患2种心脏代谢疾病患者 一种或多种心脏代谢病多重心脏代谢病3重心脏代谢病CVD

HTNDMCVDHTN+DMHTN+CVDDM+CVDHTN+DM+CVD

Baseline At last visit

2015105

0Patients(%)Zhang D, et al. BMJ Open. 2019; 9: e024476

CHERRY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间相互影响, 随着时间进展,心血管风险持续增加

STENO-2 研究:16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多因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为期7.8年治疗,随后随访5.5年强化治疗:降糖治疗、降脂治疗、降压治疗等

多因素早期强化干预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59% 1

1. Peter Grade, et al. NEJ. 2008 Feb7,358; 6

59%8070605040302010

0 0 1 2 3 4 5 8 9 10 11 1213心血管事件发生

率(%) 6 7随访时间(年)P<0.001 常规治疗组 强化干预组三高共管早期强化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

中国糖尿病负担重,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众多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循环杂志. 2019;34(3):209-20. 2. Yan L,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6;10(1):150-60.

全国31个省170287名城乡居民的大样本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中国成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 全国20家三甲医院流调显示2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10.9% (≈1.1亿) 67.1%合并血脂异常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心血管风险成倍增长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2.ADA. Diabetes Care. 2018;41(Suppl 1):S1-S155. 3. Yan L,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6;10(1):150-60.4. Ji L, et al. Am J Med. 2013;126(10):925.e11-22.

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 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150%的T2DM患者有合并 心衰的风险2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者的心血管病发生率翻倍4事件发生率(%) 组间P<0.0017.5% 14.6%

CCMR-3B是一项横断面、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全国104家医院共25817例门诊2型 糖尿病患者,了解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控制水平,包括血糖、血压、血 脂控制情况。 T2DM=2型糖尿病,DYLP=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极高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的

1约75%的T2DM患 者死于CHD3

溯源机制:糖脂代谢紊乱密不可分, 需整体认识和一体化防控

9上述关键病理机制和环节相互影响,呈网络交织,共同作用导致糖脂代谢病的发生和进展1? 1. 华爽,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14(3):638-44.? 2. .项磊,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35(2):159-63.

? 郭姣教授…提出“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具有共同病理机制,以糖、脂代谢紊乱 为特征,需要整体认识和一体化防控1,2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失调 糖脂代谢病

(T2DM、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非酒精性脂肪肝、ASCVD等)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脂代谢紊乱精神因素 + + 炎性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核心病理机制:“多重打击学说”糖代谢紊乱 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之间 相互作用、相互推动

10

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影响脂代谢,加剧血脂异常1-3肝脏脂代谢过剩 脂解作用↑补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LPL/HLLDL↑ sdLDL↑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TG, 甘油三酯;LDL, 低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CE, 胆固醇酯;CETP,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FFA, 游离脂肪酸;HL, 肝酯酶;LPL,脂蛋白脂肪 酶;sdLDL,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1. Li N,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14;233(1):130-8. 2. Ng DS. Can J Diabetes. 2013;37(5):319-26.3. Mooradian AD. 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 2009;5(3):150-9.4. Yaz?c? D, et al. Adv Exp Med Biol. 2017;960:277-304. 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IR)

血脂异常引起胰岛素抵抗1,4脂质基因的遗传变异

另一种解释是FFA的增加通过脂质毒性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产生IR

糖尿病、血脂异常均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

Prabhakaran D, et al. Cardiovascular, Respiratory, and Related Disorders. 3rd edition. Chapter 2. 2017 Nov. 11

? 心血管病三级预防策略 全人群,特别是对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预防危险因素的 发生或及早控制发生过1次或多次 心血管病的患者 探寻病因和控制 可干预危险因素心梗后或卒中后等 患者 加强康复护理, 改善生活质量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糖尿病 高血压 吸烟肥胖/超重 社会心理因素 缺乏身体活动 营养与饮食失衡大量饮酒……

针对缺血性心脏病

可控性危险因素血脂异常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现况不佳, 一级预防治疗亟待改善

121. Yan L,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6;10(1):150-60. 2.Ji L, et al. Am J Med. 2013;126(10):925.e11-22.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脂代谢学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1):925-936.

12%88%未达标患者比例(%) TC、TG、LDL-C、HDL-C 均达标《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

3:中国T2DM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高,治疗率、达标率低,临床上应加强对T2DM患者的血脂管理。

?中国T2DM患者LDL-C及Non-HDL-C的控制率低1 中国T2DM患者中4项血脂指标均达标比例仅为12%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脂代谢学组.中国 2 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 (2017 年修订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7(33):936.

提高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水平: 加强血脂筛查和监测确诊糖尿病同时检测其血脂水平血脂谱正常患者 血脂谱异常患者无其他心血管 伴多重心血管风险

检测血脂谱 1次/年 检测血脂谱 1次 /3个月 生活方式干预±调脂药物治疗起始治疗和剂量调整时每4-12 周检测1次血脂谱,此后3-12个月检测1次血脂谱

主要内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亟待改善中国糖尿病患者调脂策略探索

中国糖尿病患者调脂策略制订 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特殊血脂谱患者

机制/获益/安全性/指南循证

LDL-C与ASCVD风险呈线性相关, 是糖尿病患者首要调脂目标

16

推荐降低LDL-C 作为首要目标。 依据患者ASCVD 危险高低,推荐 将LDL-C 降至目标值(A)——《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2

1. Ference B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8;72(10):1141-1156.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67心梗发生率与LDL-C暴露阈值根据美国均值计算,如美国40岁人群心梗的累积发生率约为1%,平均治疗前LDL-C为125mg/dL。1累

积LDL-C暴露(mg-年) =总斑块负荷 累积心梗发生风险(对数-刻度)年龄持续暴露于LDL-C 125mg/dL(3.25mmol/L)无症状的斑块进 展累积斑块负荷 导致ACS风险增 加 累积LDL-C暴露阈值 线下面积=累积总斑块负荷(与累积LDL-C暴露量和年龄成正比)? 一旦累积LDL阈值被超过,由于斑块 持续增长而出现心梗的风险将呈对 数线性增长? 随暴露时间增加风险呈数倍增长50岁开始降LDL-C 治疗的临床获益持续保持低LDL-C 达到的额外临床获益持续暴露于LDL-C 80mg/dL(2mmol/L)

糖尿病患者即使有效降低LDL-C, 仍面临高心血管剩留风险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TT) Collaborators, et al.Lancet. 2008;371(9607):117-25.LDL-C以外的血脂也需关注:HDL-C降低;TG升高 ;… …

? Meta分析显示:LDL-C下降能够显著减少主要血管事件的发生,但仍存在约80%的心血管剩留风险剩留风险80%73%79%

TG水平(mmol/L)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征: 混合型血脂紊乱,多伴TG升高

18LDL-

C水平(mmol/L)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脂代谢学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1):925-36. 2.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53.

男性女性新诊断DM 既往诊断DM

LDL-C(mmol/L) 3:<2.6,理想水平;<3.4,合适水平;≥3.4且<4.1,边缘升 新诊断DM 既往诊断DMTG(mmol/L)3 : <1.7,合适水平; ≥1.7且<2.3,边缘升高;≥2.3,升高合 适 水 平 边 缘 升 高理想水平 合适水平

T2DM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12007-2008年中国14省市糖尿病患者现况调查显示2:DM患者LDL-C升高不显著,而TG以边缘性升高为主边缘升高 升高

LDL-C达标的T2DM患者,TG和HDL-C水平与微血管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全球病例对照研究显示,LDL-C达标后:?TG每增加0.5mmol/L,微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6%?HDL-C每增加0.2mmol/L,微血管疾病风险降低8%

Sacks FM, et al.Circulation. 2014;129(9):999-1008.TG四分位水平与微血管病变发生OR值(每四分位区间为增加0.5mmol/L) HDL-C四分位水平与微血管病变发生OR值(每四分位区间为增加0.2mmol/L)一项全球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3个国家,24个研究中心的2535例合并肾病(n=1891)或视网膜病变(n=1218)的T2DM患者(病例组),和 3683例不合并肾病或视网膜病变的T2DM患者(对照组),进行配对分析,探究血脂和微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有患者LDL-C均达标。

高TG与心血管事件、医疗费用、住院率增加直接相关? 针对美国商业行政索赔数据库(Optum研究数据库)≥45岁应用他汀治疗的糖尿病和/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 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基于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匹配为:高TG组(TG≥1.69 mmol/L,n=10,990),对照 组(TG<1.69 mmol/L,n=10,990),对比两组心血管事件、治疗花费等。? 研究结果显示:VS对照组,高TG组单位时间内:? 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34.9%(HR 1.35,95CI 1.225-1.485,P<0.001)? 平均医疗总费用增加≈15%(平均月花费 $1462 VS $1279,P<0.001)

? 更高的住院就诊率:34.0% VS 30.4%,P<0.001? 住院时间延长16.7% (HR 1.17,95% CI, 1.11–1.22; P<0.001)? Toth PP,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18;7(15):e008740. 花费 心血管 事件住院

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全面调脂覆盖“面”?降LDL-C兼顾其他血脂成分针对“点” ?强效降LDL-C

中国血脂异常指南一致推荐:积极全面调脂治疗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22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脂代谢学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1):925-36.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53. 轻中度高TG者(2.3~5.6mmol/L)? 经他汀治疗后,如TG、非HDL-C仍 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 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1,2

如合并高TG伴或不伴低HDL-C者, 可采用他汀类与贝特类等药物联合应用2严重高TG者(≥5.7mmol/L)? 使用主要降低TG的药物,如贝 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等1,2? 确诊糖尿病同时检测其血脂水平1? 血脂异常患者,生活方式干预±调脂药物治疗1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2根据血脂异常特点,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 主要目标并按危险程度确定LDL-C目标水平1,2 其他重要 目标

为了更多获益,调脂必须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953.

从调脂治疗获益的角度来说,长期坚持治疗最为重要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调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 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益处

TG 应作为风险增强因素用于部分患者 ASCVD 风险评估 Ⅰ C非HDL-C作为ASCVD风险评估指标和干预靶点,特别是合并高TG、糖尿病、肥胖 及LDL-C极低的极高危患者,可以替代LDL-C Ⅰ C《2020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调脂达标:高危人群更广泛,指标更综合、数值更严格综合/替代达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12):1000-1038.

高危人群更广泛 CKD3/4期患者直接列为心血管病高危患者ASCVD中危患者:达标更严格

中国糖尿病患者调脂策略 制订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

机制/获益/安全性/指南循证特殊血脂谱患者 25

面对复杂临床情境,中国糖尿病患者应如何优化调脂治疗?

26

混合型血脂紊乱,多伴TG升高2对他汀类药物耐受性低,安全性需求高3中国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临床现状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CV风险高11. Ji L, et al. Am J Med. 2013;126(10):925.e11-22.

2.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3. HPS2-THRIVE collaborative group. Eur Heart J. 2013;34(17):1279-91.

选择一个有明确CV获益且安全性高 的调脂药物对中国患者至关重要!CV获益全面调脂 安全性

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起始中等强度调脂

27

(I, B)? 依据基线血脂水平,建议起始应用中等强度治疗? 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若不达标,联合应用(如依折麦布)可获得安 全 有效的调脂效果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 中等强度调脂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53.2. Arnett DK,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19.03.010.

指南更新 ? 40-75岁糖尿病患者 (I, A)

? 中危人群 (7.5%≤10年ASCVD风险<20%)(I, A)? 临界风险人群(5%≤10年ASCVD风险<7.5% ), 若存在风险增强因素 (IIb, B-R)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2

作为天然调脂药物,通过多种成分, 全面调节血脂

281. 张茂良, 等. 中国新药杂志. 1998;7(3):213-4.2. 天然调脂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组. 中华内科杂志. 2009;48(2):171-4.3. Feng Y, et al.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2;18(4):318-28.4. Feng D, et al. Acta Pharmacol Sin. 2015;36(12):1462-72.5. Feng D, et al. Acta Pharmacol Sin. 2018;39(11):1804-15.

无晶型结构的天然洛伐他 汀及其同系物? 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 成,抗动脉粥样硬化? 干扰胆固醇吸收, 降低TC、LDL-C、 TG,并升高HDL-C 水平? 参与集体重要的生 理、生化活动 ? 增加天然他汀生物 利用度,降低TG、 TC水平

? 作用广泛,有止痛的作用? 有广泛的生理保护 作用,调节免疫功 能、抗氧化

? 主要抑制TG合成,延缓 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麦角甾醇(0.9mg)多种微量元素 黄酮类物质(0.14mg)

生物碱(1.05mg) 多种氨基酸(25.7mg)

不饱和脂肪酸(24mg)特制红曲菌籼米发酵20余天天然调脂药物天然复合他汀(天然洛伐他汀不少 于2.5mg)

天然调脂药物调脂治疗全面改善糖尿病患者血 脂指标

29Li M, et al.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2015: 468520.

? Meta分析:天然调脂药物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脂质谱,降TG、TC和升HDL-C疗效优 于他汀(P<0.01),降LDL-C疗效与他汀相当

共纳入16项天然调脂药物(1.2g/d)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进行Meta分析,治疗疗程至少8周。天然调脂药物 vs.基础降糖治疗(BGLD),共5项;天然调脂药物 vs. 他汀治疗 ,共11项(辛伐他汀有7项,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各1项)】。

天然调脂药物调脂治疗显著降低空腹及餐后TG 水平

30

天然调脂药物CFDA II 期注册临床研究

研究入组44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接受天然调脂药物组或对照组治疗8周。 天然调脂药物 1200 mg/天治疗8周,能够有效降低LDL-C,TC 以及 TG,升高 HDL-C治疗后差数 %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01 #P<0.01

#

1. 王俊显,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1(1):37-41.2 Zhao SP, et al.Atherosclerosis. 2003;168(2):375-80.

? 天然调脂药物调脂作用全面,降空腹TG水平达36.5 % 天然调脂药物调脂治疗6周后,餐后TG水平降幅达43%TC TG LDL-C Apo B HDL-C Apo A1 # 与空腹(0h)相比,P<0.05与基线相比,P<0.001

研究纳入5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天然调脂药物治疗组(1200mg/d, n=25)和基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福辛普利、 硝酸盐治疗,n=25),随访6周,分析天然调脂药物治疗对患者空腹及餐后 血脂的改善情况。

天 然 调 脂 药 物 与 贝 特 类 药 物 联 用 , 降 TG疗 效 达 53%

31

TC TG LDL-C HDL-C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0.05? 研 究 纳 入 2 型 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血 脂 症 患 者 80例 , 随 机 分 为 联 合 治 疗 组 【 天 然 调 脂 药 物 (600mg, bid)+非 诺 贝 特 200mg,qd, n=40 】 或 对 照 组 【 瑞 舒 伐 他 汀 10mg,qN , n=40], 疗 程 8周 。 联 合 治 疗 组 血 糖 水 平 (FPG, 2hPG, HbA1c)明 显 改 善 , 而 对 照 组 血 糖 较 治 疗 前 略 有 上 升 , 组 间 比 较 差 异 显 著 ( P<0.05) 。? 在 糖 尿 病 合 并 血 脂 异 常 患 者 中 , 天 然 调 脂 药 物 联 合 贝 特 类 药 物 降 TG、 升 HDL-C疗 效 更 优 , 安 全 性 良 好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率

吕 兰 , 浙 江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 2015, vol.25( 6)

CCSPS研究糖尿病亚组:天然调脂药物调脂治疗降低冠心病事件相对风 险51%

32Zhao SP, et al.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7;49(2):81-4.

合并糖尿病患者从天然调脂药物治疗中获益更多, 事件或死亡相对风险降低均优于非糖尿病者冠心病事件 全因死亡糖尿病患者 ↓51% ↓44%非糖尿病患者 ↓44% ↓30%终点事件相对风险降 低 P<0.01 P<0.01P<0.05冠心病事件 冠心病死亡 全因死亡

天然调脂药物:唯一被心血管领域多部 权威指南推荐的天然调脂药物

33

2018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72007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防治指南520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2013 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之血胆固醇治疗指南12018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8天然调脂药物 2018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9ACC AHAESC 20112、20163、20194EAS 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国 红曲作为食品着色剂和增味剂已在中国应 用数个世纪。其调脂机制与他汀类似(抑制 HMG-CoA还原酶)。不同制剂的红曲含有 不同浓度的莫纳可林,为降低TC和LDL-C的 活性成分。在中国ASCVD患者中进行的RCT证实部 分纯化提取红曲(天然调脂药物)通过调脂 治疗,可降低事件再发风险45%。截至2021年2月1. Circulation. 2014;129(suppl 2):S1-S45.

2. Eur Heart J. 2011;32:1769-818.3. Eur Heart J. 2016;37(39):2999-3058.4. Eur Heart J. 2019 Aug 31. pii: ehz455. 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195-204.6.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53.7.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8;10(6):1-130.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46(9):680-94.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38(3):272-84.1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12):1000-1038. 2020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10

天然调脂药物推动指南对天然调脂治疗的推荐更新

持续入选国家医保甲类、低价药及基药目录, 助力中国人群血脂长期管理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2/28/content_5574062.htm[2021-02-24] http://www.gov.cn/govweb/foot/2014-05/08/content_2674863.htm [2021-02-24] http://www.nhc.gov.cn/wjw/jbywml/list.shtml[2021-02-24] 34

中成药类调脂药物中甲类报销药物,长期使用经济性好天然调脂药物是中成药类174号天然调脂药物是中成药调脂剂165号天然调脂药物 血脂康胶囊血脂康胶囊

总 结? 中国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现状堪忧,亟待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众多,心血管风险成倍增长?但调脂治疗达标率低,一级预防治疗亟待改善?需加强血脂筛查及用药后的达标监测,及时识别及管理风险? 天然调脂药物是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天然调脂药物? 中国糖尿病患者多为混合型血脂紊乱,应全面调脂

? 多项研究证实,天然调脂药物可全面调脂,降TG作用明显? CCSPS研究力证,天然调脂药物调脂治疗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事件风险达51%? 中国患者长期使用天然调脂药物安全性良好? 天然调脂药物甲类医保药物,减轻患者负担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