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年,有专家到村里收画,村民开口:你要的那种字画,我家有70多幅

 四季视野 2022-10-17 发布于北京

1963年,有专家到山东松岚村收字画,有个村民开口:“你要的那种字画,我家有70多幅,你们要吗?”专家看到字画后,两眼都直了,正要把字画全拿走鉴定时,村民的妻子不松手了。

民国时期,山东黄县有一户大户姓丁,当时丁家的财富难以估量,甚至可以说是黄县的首富。不过,丁家不仅有很多钱,还收藏了许多的古董字画。

到了1947年,胶东地区实行土改,丁家人见此情况,决定离开山东。由于情况紧急,他们走得也很匆忙,所以家里的东西他们也不能尽数搬走,总是会留下一些的。至于那些长工和丫鬟,他们也都辞掉了。

一位黄县松岚村的村民正是丁家的长工,被解雇后,他便回了家。妻子见他回来了,连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搬走了,我们都被辞退了,我就回来了。”他将丁家人搬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完以后,“你怎么那么笨!”大骂丈夫太老实,“丁家那么多值钱的东西,你怎么就不知道拿回来一些呢?”

男人心里也别扭,他家虽然不富裕,但是让他偷拿别人的东西,他是真的做不到。

“他们家里人都走光了,留下的都是不要的,说难听点,都是他们不要的垃圾!”妻子继续说道,“那些东西,你不拿,也会有别人去拿,就跟白捡的一样,也不会有人追究,不拿白不拿!”

见妻子一直数落自己,他也没有办法,只得重新返回了丁家。来到丁家后,他发现丁家值点钱的能搬走的东西村民都搬走了,除了一个大宅子,啥也没有了。

他害怕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去,会被妻子责骂,于是便又四处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被别人落下的值钱的物件。

可找了一大圈,却什么也没找到,只找到两捆字画。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他认为这些字画也不值钱,不过他还是将这些字画都拿走了,就是为了给妻子一个交代。

可妻子也不懂得这些字画的价值,对着他又是一顿指责。他很是生气,便将这些字画堆放到了阁楼上。

1963年,有专家来到村里的一个大户人家收字画,他见到那些破旧的字画,被专家说成文物宝贝,于是,便问专家,自己家有两捆这样的字画,不知道专家要不要?

专家一见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怎么可能收藏到这样的好东西,而且还是两捆,估计是吹牛的。

不过,他这个人心思淳朴,虽然专家爱答不理,但他却很热情地要带专家去自己家里看看。

专家想着这次下乡就是为了收集字画,说不定他说的是真的呢,走一趟也不吃亏,就是浪费点时间而已。



想到这儿,专家便跟着他一起去了他家。可专家到了他家后,眼睛都要钉在了字画上。

当时,他从阁楼上取出了两捆古旧字画,由于十几年没有动过,字画上已经满是尘土。专家见状,都不愿下手,是他先打开了一幅字画,而这幅字画果然是真品,上面的钤印和画面都保存得很完整,价值不菲。

专家心中大喜,迫不及待地将其他字画也打开,果然都是古代字画。经过清点,这里竟然有70多幅字画,只是这些字画的真伪,还要经过鉴定才能知道。

专家说要先将字画带走,可他的妻子却不同意:“你们都带走,那说明这肯定是宝贝,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吗?”

专家笑道:“若这些字画是真迹的话,会给你们一定的经济补偿!”

听到专家这样说,他的妻子才松了手,让专家带着字画离开。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70多幅字画里,有50多幅是真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最珍贵的一幅《古佛图》更是令专家惊叹。这幅画是金农人物画的代表作,原以为早已流失海外的,谁料在农民的手上。它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收藏在烟台的博物馆中。



后来,专家也没有忘记这对夫妻的功劳,在鉴定结果出来之后,便给他们送过了1800元的现金补助,也算是对他们上交文物有功的奖励。

而男人一家,也是喜极而泣,赞道:“真没想到,两捆画居然值这么多钱!公家办事就是不坑人!”

国家收回文物,村民得到奖励,一时间,皆大欢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